
當(dāng)前位置:首頁>2010專題匯總>濟空英雄飛行員馮思廣舍身為人民>事跡報道
決定高度的44毫米
- 2010-05-20 23:20:00
- 作者:
- 來源:人民網(wǎng)
- 【新聞?wù)搲?/a>】
- 我要評論
決定高度的44毫米
——飛行員馮思廣、張德山正確處置重大空中特情保護人民生命安全記事
新聞背景:5月6日,濟空航空兵某師組織跨晝夜飛行。20時51分,飛行員馮思廣、張德山駕駛殲教某型飛機實施夜間暗艙儀表結(jié)合夜間起落航線課目訓(xùn)練。21時30分,第二次著陸連續(xù)起飛高度約50米時,發(fā)動機因機件故障突然低高度停車。在被迫跳傘中,為防止發(fā)生重大次生災(zāi)難,保護前方230米處居民區(qū)和夜市群眾的生命安全,兩名飛行員強行改變飛行軌跡,將飛機由仰角12.3度迅速調(diào)整至俯角9.8度,迫使飛機縮短前沖距離,在機場內(nèi)提前墜毀。后艙飛行員張德山跳傘成功,前艙飛行員馮思廣跳傘時因低于彈射安全包線高度壯烈犧牲。
藍天衛(wèi)士為人民,萬人空巷送忠魂。5月12日上午,濟空航空兵某師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英勇犧牲的飛行員馮思廣舉行魂歸故里送別儀式,聞訊趕來的數(shù)千名駐地群眾,肅立在營門外的馬路兩側(cè),懷著崇敬而又沉痛的心情祈求英雄一路走好!
這是一次重大空中特情!這是一場驟然降臨的飛來橫禍!因兩名飛行員不顧個人生死安危,不約而同地前推駕駛桿44毫米,改變了飛行軌跡,從而避免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次生災(zāi)難。
當(dāng)晚,完成第一輪課目的馮思廣操縱飛機輕盈地落在跑道上;、加油、拉桿,剛剛著陸的飛機在巨大的轟鳴聲中再次躍起,開始執(zhí)行第二輪飛行任務(wù)。
腳下的城市夜色闌珊,頭頂?shù)奶炜招枪忤。就在這一片溫馨祥和之中,災(zāi)難不期而至。全神貫注的張德山突然感到發(fā)動機聲音沒了,飛機的推力小了。他迅急一瞥儀表盤,發(fā)現(xiàn)速度表指針在下降。他當(dāng)即向塔臺報告:“我停車了!”當(dāng)日飛行副指揮員、師參謀長沈樹范沒有絲毫猶豫,在不到1秒鐘內(nèi),就果斷下達命令:“跳傘!跳傘!”
此時,飛機已飛臨跑道南頭攔阻網(wǎng)上空,與地面高度約50米,所有條件均不具備迫降或再次開車,飛機墜毀已成定局,飛行員跳傘是唯一選擇。
從空中看下去,城區(qū)的燈火就在眼前。如果飛行員在飛機起飛上仰的態(tài)勢下跳傘,馮思廣和張德山都能生還,但飛機就會墜毀于城區(qū),機上800公升的剩余燃油和溫度高達700多度的發(fā)動機機體,勝過重磅炸彈的威力。
這是一片人口密集區(qū)域,僅常駐居民就有4000多人,并且毗連夜市、賓館、物流站。時值晚上九點多鐘,居民大多在家中休息休閑,一旦墜入這里,飛機觸地產(chǎn)生的跳躍、沖擊、爆炸,以及引發(fā)的大火等一系列重大次生災(zāi)害,將會把城區(qū)炸出一片火海,傷亡和損失難以計算。事后清理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飛機爆炸后的最大一塊殘骸離墜毀點74米,殺傷威力和殺傷范圍令人不寒而栗。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在這生死抉擇瞬間,馮思廣和張德山同時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不約而同地前推駕駛桿,將處于仰角狀態(tài)的飛機迅速調(diào)整為俯角狀態(tài)。事后飛參判讀顯示:駕駛桿前推44毫米,飛機由仰角12.3度變?yōu)楦┙?.8度,由此改變了飛行軌跡。
看到飛行軌跡已避開居民區(qū),按照后艙要先于前艙彈射的跳傘程序,張德山拉開彈射救生裝置拉環(huán),飛機提前墜毀于機場內(nèi)跑道延長線300米處。因后艙和前艙彈射按自動程序控制有1.1秒鐘的延遲,就在這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剎那間,先行跳出的后艙飛行員張德山跳傘成功,落地時右腳踝骨骨折。而前艙飛行員馮思廣跳傘時,飛機高度僅有32米,且?guī)в?6度俯角,低于彈射安全包線高度,彈射后降落傘尚未張開即觸地,壯烈犧牲。
從飛機發(fā)動機停車,到最后一名飛行員跳出座艙,前后只有5秒種時間。生死時速中,馮思廣、張德山做出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內(nèi)不愧心的英雄壯舉。
一次飛行軌跡的強行改變,改變了一個年輕飛行員的生命軌跡,卻保護了眾多居民家庭的正常生活軌跡。
生命因高度而美麗,境界因高度而升華。兩名飛行員毅然推桿44毫米,下降的是飛機的高度,上升的卻是人生高度。馮思廣永遠停留在28歲的人生高度上,但人民空軍飛行員熱愛人民的崇高境界,再一次躍上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