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明年通車
2010-10-28 15:17:00 作者:馮煒程 曹亮 韋輝 來源:大眾網
青島海灣大橋如今已經進入了通車的倒計時。海灣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的建成不僅將青島到黃島的時間縮短為30分鐘,同時也打通了青島與濟南的直通線,加強了青島與半島城市群之間的聯(lián)系。大眾網記者 曹亮 攝
正在建設中的海灣大橋。大眾網記者 曹亮 攝
正在建設中的海灣大橋。大眾網記者 曹亮 攝
正在建設中的海灣大橋。大眾網記者 曹亮 攝
大眾網青島10月28日訊(記者 馮煒程 曹亮 韋輝)“聚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qū)”第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28日上午來到青島海灣大橋采訪。記者了解到,這座大橋2007年5月正式動工,如今已經進入了通車的倒計時。海灣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的建成不僅將青島到黃島的時間縮短為30分鐘,同時也打通了青島與濟南的直通線,加強了青島與半島城市群之間的聯(lián)系。
記者看到,青島海灣大橋下部結構已基本完成,上部結構完成九成以上,大沽河航道橋、紅島航道橋、滄口航道橋的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橋面鋪裝施工已陸續(xù)展開。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大橋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線貫通,2011年上半年通車。
據介紹,海灣大橋是我國北方冰凍海域首座特大型橋梁集群工程,加上引橋和連接線,全長超過41.58km,為世界第一跨海長橋,其中一期工程全長28.880km,二期工程12.7km,目前,一、二期工程都已開工建設,明年將陸續(xù)建成并投入使用。
據了解,海灣大橋的工程包括滄口、紅島和大沽河航道橋、海上非通航孔橋和路上引橋、黃島側接線工程和紅島連接線,李村河互通、紅島互通以及青島、紅島和黃島三個主線收費站及管理設施。其中滄口航道橋和紅島航道橋采用主跨260m和120m稀索鋼斜拉橋,結構簡潔明快,具有獨創(chuàng)性。大沽河航道橋采用獨塔主跨260m自錨式鋼懸索橋,采用空間單索面,雙邊鋼箱梁+橫向連接箱結構,結構造型恢弘,氣勢磅礴,同類結構為國內首次采用。非通航孔橋采用跨徑60m雙幅分離整孔吊裝施工的連續(xù)梁,其施工工藝先進,設計合理,大大加快施工進度。西岸灘涂區(qū)采用跨徑50m移動模架施工的連續(xù)梁,基礎均采用水下鉆孔灌注樁。
青島海灣大橋總投資95.3億元,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海灣大橋的建成不僅將青島到黃島的時間縮短為30分鐘,同時也打通了青島與濟南的直通線,加強了青島與半島城市群之間的聯(lián)系。另外,青島海灣大橋建設過程中還創(chuàng)下了世界第一跨海長橋、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海上鉆孔灌注樁數量最多等多項世界記錄。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