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的神話傳說與鴉鵲崇拜
2011-07-30 15:03:00 我要評論
來源: 中國網(wǎng)[提要] 滿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對鳥的喜愛和崇拜是滿族文化的特征之一。滿族神話傳說中還有造福者形象,如上所述,鴉鵲為女真人銜來了谷種,使女真開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日益強大。滿族的鴉鵲崇拜地位很突出,但是滿族對于烏鴉和喜鵲的崇拜卻是有區(qū)別的。
滿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對鳥的喜愛和崇拜是滿族文化的特征之一。在滿族的鳥崇拜中,對烏鴉和喜鵲的崇拜尤為突出。滿族民間的神話傳說中存在著豐富的鴉鵲形象。國內(nèi)外有很多學者都對滿族的鴉鵲崇拜進行過探究。本文力圖從滿族神話傳說中的鴉鵲形象入手,結合鴉鵲的生物習性分析這些形象產(chǎn)生的根源,闡述滿族的神話傳說和鴉鵲崇拜的密切關系,并對滿族鴉鵲崇拜的原因進行探討。
一
滿族神話傳說中的烏鴉和喜鵲形象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指引者的形象 這一類形象的鴉鵲總是在關鍵時刻指引主人公找到要尋找的人或事物。在《多龍格格》中,多龍格格要找能夠制服妖鵬的人,這時候一只雪白的喜鵲口吐人言為多龍格格指點了迷津。在《女鎮(zhèn)定水》中,完達、女真夫婦歷盡千難萬險奪回被孽龍盜去的定水珠以消除水患。完達在戰(zhàn)斗中死去,變成了一座山。他的兩只眼珠化作兩只喜鵲,帶領女真娘兒仨找到了完達的寶斧并叼來碎珠片告訴女真寶珠已碎。在《快活林》中,啞巴姑娘珠申的好朋友——一只小喜鵲帶領珠申的丈夫找到了離家出走的珠申,使兩人再也不分離。
使者的形象 滿族有一則《打畫墨兒》的故事,說一次樹林失火了,滿族的獵神班達瑪發(fā)派烏鴉去叫醒人們來救火,救完火,樹木已燒去一半。為此班達瑪發(fā)決定懲罰那些不去救火的人,又派烏鴉,叼著珠串,給救火的人作為標志,沒有標志的人將遭到懲罰。 滿族著名的三仙女神話中,佛庫倫吞下了神鵲銜來的紅果,生下了愛新覺羅氏的祖先布庫里雍順。神鵲是上天派下來的使者。
保護神的形象 這一類形象中的鴉鵲能夠保佑平安,讓人們免受災難。呼什哈哩氏的薩滿祭祀中講,烏鴉是看林子的格格,即林海女神,有了她獵人進山就能平安。所以,往昔獵人祭山林時先要給烏鴉揚酒撒肉!稙醪嘉鞅紜寢尅分姓f烏鴉從前是天神阿布凱恩都力的親隨,在爭戰(zhàn)中誤食黑草死去,變成號啼的黑烏,在人馬屯寨邊飛旋,為人巡狩。有的薩滿神諭中載:烏鴉的羽毛“像沒有太陽時候的顏色”,即黑夜。烏鴉是黑色報警鳥,有了她就宵夜平安。在寧古塔流傳著關于沙克沙恩都里的神話:天神看見人間對天災病患,一點也不懂得預防,就派沙克沙下界預報一些吉兇禍福。他通過感孕投生在一個老獵戶家中,是一個半人半鵲的形象,并在喜鵲窩里長大,終日和喜鵲為伴。他預報了洪水、瘟疫,使部落幸免于難。他識破了耶魯里的迷魂陣,救出了族人,被滿族奉為喜神。每逢添人進口、修建新房、久病得愈、出兵打仗平安回來,滿族都要祭喜神。
拯救者的形象 這一類鴉鵲形象大致又可以細分為兩類:
一類是在以人為主人公的傳說中,鴉鵲落在滿族的皇帝或英雄人物的身上,從而使他們躲過敵人的耳目獲救。鴉鵲也因此受到皇帝的寵愛,也受到滿族人民的愛戴。這一類形象中的鴉鵲并沒有被擬人化,其救助行動是直接的。這一形象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烏鴉搭救小罕(努爾哈赤)逃生的傳說。小罕被明兵追趕,眼看就要追上了,一群烏鴉蓋在他的身上。明兵遠遠看見一群烏鴉,就斷定這地方?jīng)]人,朝前追去了。烏鴉救了小罕的命。在《昭陵的由來》中,也是一群烏鴉將皇太極團團圍住解救了處在極度危險中的皇太極。皇太極從此將烏鴉看作神物,不但不讓人傷害,還專門在盛京的東北角圈地伺鴉。清文獻《滿洲實錄》卷一則記載了一篇愛新覺羅氏家族崇鵲神話:布庫里雍順數(shù)世后,“其子孫暴虐,部署遂叛,于六月間將鄂多理攻破,盡殺其闔族子孫,內(nèi)有一幼兒名樊察,脫身走至曠野,后兵追之,會有一神鵲棲兒頭上,追兵謂人首無鵲棲之理,疑為枯木遂回,于是樊察得出,遂隱其身以終焉。滿洲后世子孫,俱以鵲為神,故不加害!盵i]
另一類是在神話中,鴉鵲具有人性,或神性,幫助人類或神靈達到間接拯救的目的。在《白云格格》中,群鵲求告天神的三女兒白云格格,投下青枝,拯救了洪水中的人類和生靈萬物。
造福者的形象 在金源地區(qū)(今黑龍江省阿什河一帶)的滿族神話中,喜鵲、烏鴉是九天女的孩子,被洪水淹死后,化為鴉鵲,給女真人銜來了谷種,送來了谷神,女真人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日益發(fā)達,完顏部日益強大起來。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nèi)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nèi)聲明的版權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nèi)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