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民:調低GDP增速 加大民生投入
2011-03-03 00:11: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全國政協(xié)委員、奧克股份董事長朱建民接受大眾網、和訊網的聯合采訪
全國政協(xié)委員、奧克股份董事長朱建民接受大眾網、和訊網的聯合采訪
大眾網--和訊網北京3月2日聯合報道(特派記者 曹亮 劉國棟)今天上午,全國政協(xié)委員、奧克股份董事長朱建民在接受大眾網、和訊網的聯合采訪時表示,“執(zhí)政為民”目的是為民,現在改善民生既有心又有力。他建議,適當放慢GDP增速,把更多資金投入于改善民生方面。
增加民生投入“有心又有力”
記者:您作為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界的委員,今年主要關注社會保障界哪些方面的問題,您的觀點是什么?
朱建民:社會保障方面,在去年提出的“提高個稅起征點到3000元”的基礎上,今年重點提出一個提案,建議國家適當調低GDP增長速度,加大對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因為要提高社會保障,從國家的財力來講,必須要有這筆資源。 經過改革開放,現在從國力來講,已經越來越具備這個條件了,不僅是科學發(fā)展觀中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更重要的是我國現在具有這種國力了。比如1995年我國人均GDP是600美元,到2010年我國GDP已經達到4000美元的水平,已經進入中等偏上國家的行列,國民收入自然而然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國力是一定的,如果GDP增長速度過快,勢必在某方面的投資過快,占用國力過大。所以,在總體人均4000美元水平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適當降低GDP的增速,拿出更多的國力來用于改善民生,改善社會保障,現在也應該是能夠做到的。所以,這次我提出適當降低GDP增長速度,控制在8%至9%之間,進而提高我國整體的社會保障水平。具體的建議是:放緩GDP增速,實施國民收入再分配制度,提高個稅起征點,建立、保護法制環(huán)境,以致能夠更好地保障基層員工或者是勞動者的收入環(huán)境。政府要加強法制環(huán)境,一視同仁。建議工資集體協(xié)商、社會統(tǒng)籌保障,企業(yè)如數為為員工、特別是農民工繳納保險。
漲薪: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分享,同步增長
記者:您覺得作為企業(yè)家來說,在為勞動者普遍加薪方面企業(yè)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未來如果要改善,有待于哪些條件的進一步成熟?
朱建民:1995年我國的人均GDP才600美元到現在的人均4000美元,這不僅僅是國力的提升,也是我們企業(yè)實力的提升,F在,我們的國家和企業(yè),都有能力來提高國民收入,來提高員工收入。但國不強、企業(yè)不富,提高國民收入也就有心無力了。
第一, 從客觀的經濟實力來講,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yè),現在與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這4000美元的水平就是標準。
第二,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企業(yè)的財富和職工的財富是什么樣的關系?奧克有一句傳統(tǒng)的話,也是奧克的理念和核心價值觀,叫做“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分享”:企業(yè)的財富是員工和股東共同創(chuàng)造的,甚至是利益相關者共同創(chuàng)造的,這個共同創(chuàng)造的財富應該共同去分享。企業(yè)在正確地考慮到企業(yè)雇主和員工關系,其實這也是一種文化和價值觀,在此條件下也會有利于企業(yè)的矛盾解決,有利于企業(yè)的和諧發(fā)展和持續(xù)發(fā)展。
第三,營造法制環(huán)境。這是一個逐漸規(guī)范和逐漸法制的環(huán)境,在一次分配上政府是有作為的,也應有更好地作為。不是說市場經濟,農民工愿意給什么樣的工資就給什么樣的工資。企業(yè)應該有一個制約,使工資同步增長,避免貧富差距拉大。相信更多的企業(yè)在這方面會做得越來越好。
就業(yè):大學生應從“學徒工”干起
記者:作為企業(yè)家,您認為怎么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
朱建民:在金融危機來的時候,大家都很擔心,就業(yè)當時缺口1000萬,但事實上講,中國經濟總量比較大,經濟增長點比較多,從大學生就業(yè)而言,在就業(yè)的數量方面國家有相應的政策,但是非常關鍵的是大學生的自我定位。
大學生走出校門就相當于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走出校門,社會實踐就要從零開始,如果定位準了,我認為大學生工作就很好找了。
大學生技;貭t現象反映了一個問題:大學生在原來教育過程中沒有得到技能訓練,原因一是需要技能,二是欠缺技能培訓環(huán)節(jié)。在這種情況下,回爐是有必要的。我認為,更好的學習應該是在學徒工的崗位學起,從工作崗位做起。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