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撐起四個“家”
2012-03-03 10:40:00 我要評論
來源: 大眾網(wǎng)[提要] 從1990年到2011年,二十一年間,49歲的女人劉明君用她柔弱的肩膀,先后撐起了四個風雨飄搖的家。
劉明君:一個女人撐起四個“家”
劉明君工作照
劉明君與繼父、阿姨在一起
劉明君與外甥女在一起
劉明君,女,1962年11月出生,萊州市地稅局文昌分局稅管員。1979年參加稅務工作至今,她的生活中曾出現(xiàn)過許多意想不到的生活磨難,由于她能以平和寬容的心態(tài)去看待處理,用孝心和愛心對待家人和身邊人,家人齊心協(xié)力戰(zhàn)勝了困苦和磨難,迎來了今天家庭的和諧幸福,被萊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好女兒”和“現(xiàn)代二十四孝賢”。
劉明君有一個特殊的家庭,父親在她29歲那年因病去世。父親去世的第二年,繼父來到她們家,繼父家有三女一男四個孩子,當時只有一個大姐成家,他們相處的情同手足。接下來四年,繼父家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先后結(jié)婚、出嫁,每一次劉明君都是跑前跑后,盡心盡力的幫忙操辦,從為弟弟訂婚宴到為二妹結(jié)婚化妝,甚至連小妹妹的對象也是她給介紹的……就這樣他們快樂、和睦的生活了五年。劉明君的母親得重病去逝,劉明君一如繼往地關(guān)心著繼父的生活,在她的積極建議下,繼父又找了一個老伴,住進了他們的家。劉明君叫她阿姨,阿姨家有兩個孩子。這時,他們的家庭是由三個完全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的家庭組成的。作為家里的老大,劉明君以身作則,起到了協(xié)調(diào)和諧的主力作用,每逢節(jié)日或者老人的生日,他們?nèi)胰嗳讼嗑墼谝黄,那份融洽氣氛令街坊鄰居贊不絕口。
從1990年到2011年,二十一年間,49歲的女人劉明君用她柔弱的肩膀,先后撐起了四個風雨飄搖的家。2011年5月7日,劉明君被山東省確定為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成為全省十位參評候選人之一,同時也是煙臺市唯一一名候選人。當天,劉明君打電話向“父母”報喜,但她的親生父母已無法分享她的快樂,因為他們已分別于1990年和1997年先后離世,而現(xiàn)在能與她共同慶祝的,只有她的繼父徐忠喜和徐忠喜在劉明君母親過世后娶的新老伴兒李國芝,劉明君稱呼她為“阿姨”。
擔憂:特殊的家
在很多人眼里,萊州市地稅局機關(guān)干部劉明君生活在一個極其復雜、特殊的家庭。1990年,劉父因病去世。次年,劉母再婚,與繼父徐忠喜共同生活在萊州市干休所公寓里,那是劉父生前分到的房改房。1997年,劉母去世。兩年后,徐忠喜再婚,就在劉家干休所的房子里,迎娶了新老伴兒李國芝。這時,居住在劉明君父母所遺房屋里的,已是三家完全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
“剛開始時,誰都不看好這個‘家’。”劉明君的鄰居、今年75歲的退休教師崔秀芳說。在她眼里,1999年第二次重組后的“劉家”,充斥了太多的問題,“老人的贍養(yǎng)問題;房屋的所有權(quán)和使用權(quán)問題;劉明君和徐忠喜新老伴兒之間的問題;三個家湊成一個家,各自兒女們之間的問題”,等等等等,她經(jīng)常莫名擔心,害怕哪一天這個家會被鬧得“雞飛狗跳”,使“四鄰不安”。
與崔秀芳不同,1999年的徐榮愛則不太擔心“劉家”會鬧,因為她覺得自己很了解劉明君。今年71歲的徐榮愛跟劉家于1986年同一批搬進干休所,兩家住在同一單元,樓上樓下,“平時走動很勤,交往不錯。”做鄰居的二十五年來,徐榮愛親眼見證了劉家的曲折變遷,見證了一個完整和睦的家庭四分五裂、兩次重組。當劉母再婚時,她也曾擔心劉明君能否接受繼父徐忠喜和他帶來的三女一男四個兒女,因為徐的四個兒女中,除了大女兒已婚外,其他三個都還沒有成家,而這“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不過,在接下來的四年間,她的擔心逐漸煙消云散。因為就在這四年里,徐忠喜的三個兒女先后成家,而他們的整個婚事,都是劉明君在操辦,訂酒席、發(fā)請柬、雇婚車,甚至為新娘子化妝,劉明君一個人幾乎包辦了所有的事,忙得昏天黑地!懊恳粋婚禮都很隆重風光,不知情的人都不相信,劉明君這個最操心出力的人,居然不是新郎(新娘)的親姐姐……”徐榮愛回憶說,那段時間里,她看到最多的,就是徐忠喜笑花了的臉;聽到最多的,就是徐忠喜和鄰居們對劉明君的夸獎,這一切讓她對劉明君充滿了信心,她感覺劉明君是一個“開通、爽朗、不自私,善于為別人著想”的人,而且“很會處理復雜的家庭關(guān)系”。她相信,第二次重組后的“劉家”,一定還會相安無事。
此后的十二年間,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了徐老太的猜測是正確的。
奉獻:特別的愛
“電視、冰箱、空調(diào)、熱水器,家里十件電器,八件都是大閨女買的!2011年5月7日,在劉明君親生父母所遺下的房子里,李國芝指著滿屋子的電器對記者說。目前,這所房子里,已只有她和徐忠喜在此常住。而她嘴里的“大閨女”劉明君,也正象這所房子一樣,本該與她全無關(guān)系。但現(xiàn)在,這一切都因為劉明君而發(fā)生了難以分割的交集,三個支離殘破的家庭,三代三十多口人親密無間地融合在了一起,而這所房子則成為這三個殘破家庭的最終交點。
對于自己與李國芝的婚事,徐忠喜曾一度惴惴。最終結(jié)合前,他曾含蓄地征求過劉明君的意見,并表示如果劉明君不愿意,他可以跟李國芝搬出現(xiàn)在的房子!爱敃r明君對我說,叔叔,只要你感覺幸福,我就無條件地支持你。房子你和阿姨繼續(xù)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這里永遠是你的家,我也永遠是你的閨女!笔旰,當徐忠喜再次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時,仍然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他說,劉明君很短的幾句話,讓他幾個月郁郁寡歡的心境一碧如洗。
“畢竟是價值數(shù)十萬元的房產(chǎn),就算是親生父女、親生兄弟姊妹之間,也不會輕易地拿起放下,處理不好還會鬧得親戚反目、骨肉相殘。”鄰居徐榮愛說,劉明君的做法曾一度讓她們震驚得感到難以接受,“覺得這個閨女真是太了不起了”。
但在劉明君心目中,這一切卻都微不足道。因為她感覺自己和丈夫都有著穩(wěn)定的工作、不錯的收入,而兩位老人則很可憐,徐忠喜僅靠退休金生活,李國芝則家在農(nóng)村,“不讓他們在這住,能把他們攆到哪里去呢?反正俺是狠不下這個心,去攆兩個六七十歲的老人!眲⒚骶f。
鄰居崔秀芳告訴記者,劉明君所做的,其實遠遠不止這些,她對那個特殊家庭的付出,是“常人根本無法想象的”!皩Υ齼蓚老人,跟對待自己親生父母一樣,實心實意地在盡孝。而且,還把兩個家庭,包括徐忠喜和李國芝兒女們的所有事兒都攬在了自己身上,一個人扛起了三個本不相干的家。其中一個,還是各方面都比較困難的農(nóng)村大家庭!贝扌惴颊f。
2003年3月,李國芝已離婚的女兒段曉燕出現(xiàn)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其時正值非典,許多人視醫(yī)院為禁地,劉明君卻毫不在乎地陪著這位“妹妹”去醫(yī)院檢查,并在對方被確診為骨癌后,仍然在醫(yī)院進進出出、探望護理,整個非典期間幾乎都是在醫(yī)院度過的。當時的很多醫(yī)護人員都很好奇她們之間的關(guān)系,“因為在那種特殊時期,能長時間呆在醫(yī)院照顧病人的,肯定是非常親密的家屬。后來俺問段曉燕,她就對俺說,那是她的親姐姐!币驗槎螘匝嗟倪@句話,當年曾護理過她的護士李云華誤會了整八年,“一直認為她們就是親姊妹,雖然模樣不太像!蓖8月,段曉燕去世!皬浟糁H,她拉著俺的手說,‘姐姐,俺很知足、很幸福,但今生沒法報答您了,等來世吧。等俺走以后,這個家就托付給您了’。俺知道她的意思,她是擔心她留下的唯一一個兒子以后會吃苦,會不走正路。”八年后,劉明君含著眼淚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她說,作為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的“姐妹”,段曉燕毫無保留的信任讓她感動,所以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就把曉燕的兒子當成自己的兒子來養(yǎng),從念書畢業(yè)到找工作,俺都一個人承擔下來了。包括以后他結(jié)婚,俺還是要管。”
感動:一個社會無數(shù)個家
“其實,明君扛起來的,不僅僅是她叔叔、阿姨那邊的家。俺這個家如果沒有明君,可能也早就亂了、垮了!2011年5月7日,劉明君的公公、65歲的張錫恩對記者說。張錫恩共有一兒一女,兒子張健波是劉明君的丈夫,女兒張健萍則先后兩次離婚,并于2002年從企業(yè)下崗,“精神受到了刺激,本身又患有癲癇,下崗后就無所事事,失去了所有經(jīng)濟來源,只能帶著一個女兒住在我們家里,靠我們養(yǎng)活。”張錫恩說,剛開始時,他生怕兒媳劉明君計較,但很快他的顧慮就沒了,因為他發(fā)現(xiàn),對于這個下崗又離婚的無助的小姑,“明君對待她,比我們對待她還要好,還要體貼周到!
2003年5月,劉明君出資幫助張健萍開了一個服裝店。同年5月25日萊州月季花節(jié),劉明君脫掉稅官制服,帶著小姑跑到大街上“練攤兒”。“俺害羞張不開嘴,俺嫂子就替俺大聲吆喝;衣裳很快就賣光了,她又騎著三輪車回家去拉貨,大日頭底下,一趟一趟地來回跑……”張健萍回憶說,當年倆人練了三天的攤兒,“期間嫂子碰到很多熟人,他們都很驚訝,但嫂子卻一點兒也沒有不好意思。”張健萍告訴記者,2003年月季花節(jié)的那幾天,是她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不僅僅因為她在那幾天里賣了很多貨、賺了一些錢,更重要的,是她感覺到了嫂子劉明君對她最深沉的愛,對她最無私的呵護。
2010年8月,在濟南一所醫(yī)護高等?茖W校念大專的張健萍的女兒張韋旻偶然提起,說學校正在組織一批學生自費赴英留學,學費十萬。本來作為一個經(jīng)濟窘迫的單親家庭女孩兒,張韋旻對此并無妄想,“但舅媽當時就對俺說,如果你也想去,不要考慮太多,學費舅媽負擔。”張韋旻說,當時她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是真的,因為劉明君的兒子大學畢業(yè)后也曾想出國留學,但劉明君考慮到家庭經(jīng)濟承受能力,最終沒有答應。“俺就是覺得,韋旻這個孩子太可憐,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也沒考上太好的大學,還是個?,出國留學對她來講,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否則她的前途真得很不樂觀。跟俺的孩子比,她更需要這個機會。咱不能因為心疼錢,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劉明君對記者說。
2008年12月,劉明君被萊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當代二十四孝賢”榮譽稱號;2009年9月,劉明君又被山東省委宣傳部評選為“全省孝老愛親模范”。她的事跡在當?shù)貜V為流傳,引起了整個社會道德良心地共鳴。2008年2月,劉明君在帶孤兒郝愛心配眼鏡時,被眼鏡店老板認出,老板執(zhí)意不收她的錢,因為他覺得劉明君是一個好人;2009年10月,劉明君在農(nóng)貿(mào)市場買海鮮時,一位魚販認出了她,主動降價,因為他也覺得劉明君是一個好人。2010年9月,劉明君應邀到臨沂作報告,她在臺上流著眼淚講,聽眾則在臺下擦著眼淚聽。報告結(jié)束后,聽眾們爭相邀請劉明君合影、做客,因為劉明君的事跡讓他們感覺太震撼,“太受感動”。一個劉明君感動了一個社會,無數(shù)個家庭。
相關(guān)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wǎng)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nèi)容的版權(quán)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nèi)聲明的版權(quán)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zhuǎn)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zhuǎn)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quán)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nèi)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