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瑞霞,女,漢族,1980年生人,聊城市莘縣魏莊鎮(zhèn)魏莊村村民,13年前,丈夫王代路因車禍造成下半身癱瘓不能自理,多年來,張瑞霞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用柔弱雙肩撐起整個家。
“只要你活著就是一個家”
2008年2月的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丈夫王代路頸椎以下毫無知覺,生命危在旦夕。周圍的親戚朋友議論紛紛,認為張瑞霞可能會離開現(xiàn)在的家。看到躺到病床上與死神抗爭的丈夫,嗷嗷待哺的兒子,張瑞霞想到戀時的承諾、出嫁時的喜悅、初為人母的幸福、攜手創(chuàng)業(yè)的歡樂,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她難以割舍,她背過人擦干眼淚,用愛呵護著病床上的丈夫,撐起這個家。“只要他有一口氣在,俺都覺得還有盼頭,俺跟孩子還有個家,就感覺很高興了”。
丈夫王代路的命是保住了,出院了,但是下身癱瘓、失去知覺、大小便失禁。一向要強的丈夫接受不了現(xiàn)實,心情非常低落,產(chǎn)生輕生念頭,五天不吃不喝,張瑞霞含淚對丈夫說道:“只要你活著,孩子就有個爹,你不能走了,我當你的腿,你想去哪我就帶你去哪,咱們一起把日子過好,給咱兒一個完整的家”。張瑞霞用行動感動了丈夫也幫助了丈夫充實生活的信心。為了不讓丈夫肌肉萎縮,張瑞霞每天定時幫丈夫按摩、拍打他的肢體;為給丈夫增加營養(yǎng),每天早晨她都早早起來為丈夫準備可口的飯菜,一天三餐變著花樣給丈夫增加營養(yǎng);定時伺候丈夫大小便,給他喂水喂飯、洗臉梳頭,每天都得花費兩個多小時,但她從不厭煩。為了能背動丈夫去外面看看,90多斤的她放棄女人愛美的權(quán)利,迅速增肥30多斤,用自己的雙腿撐起丈夫的一片天。
“一定要把日子比別人過的好”
丈夫的倒下讓這個原本還算小康的家庭一貧如洗,負債40多萬元。為照顧好丈夫,張瑞霞賣掉大棚,東挪西借在自家門口弄了個加工水果網(wǎng)套的小車間,向周邊瓜農(nóng)和收瓜市場供貨。由于沒有生產(chǎn)經(jīng)驗,達不到供貨商的要求,常常被退回來。為了苦苦支撐下去生活,張瑞霞和丈夫坐在網(wǎng)套機器旁來回實驗網(wǎng)套的顏色和韌性,常常一坐就到半夜兩三點,丈夫的屁股都被壓出了血泡。半夜三更,兩個人經(jīng)常流著淚互相鼓勵,“一定要把日子比別人過的好”。在夫妻倆的不懈堅持下,自己制作的水果網(wǎng)套韌性特別好,顏色達標,受市場歡迎,水果網(wǎng)套生意慢慢走上正軌。
五月是瓜果成熟的季節(jié),也是張瑞霞最忙的時候。每天晚上伺候完丈夫睡覺,張瑞霞就去將訂貨商要的網(wǎng)套按照訂單裝上車,凌晨三點的鬧鐘一響,她就快速起來騎上電動摩托三輪車送去,一天連3個小時都睡不了!叭绻皇瞧拮雍秃⒆,我堅持不到現(xiàn)在,每天看到妻子這么累,我就感覺深深的愧疚,是妻子給我了第二次生命,只能用來生報答”丈夫王代路提起妻子滿懷愛意。
“吃了止痛片恢復(fù)慢,我要盡早回去照顧他”
張瑞霞就像一個不停旋轉(zhuǎn)的陀螺,每天都任勞任怨的操持著整個家。生活的不幸再次降臨到了這個家庭。2017年2月的一天夜晚,張瑞霞在清理機器的時候不小心被切割機切到了左手小指。丈夫王代路緊張的給親戚朋友打電話把自己的媳婦送到醫(yī)院。醫(yī)生建議通過手術(shù)把手指接起來,這樣比較美觀,張瑞霞怕耽誤照顧丈夫要直接截掉包扎下回家!白鍪中g(shù)的話需要住院好幾天,我不放心他,我住院了誰來伺候他?誰來賺錢?”張瑞霞著急的說道。后來在醫(yī)院人員和周圍人的勸說下,張瑞霞同意做手術(shù),手術(shù)結(jié)束三個小時后,麻藥不起作用了,她的手指疼痛難忍卻拒吃止痛片,只因醫(yī)生提了一句“吃止痛片恢復(fù)的慢”。在她的心里,自己的這點疼痛跟生活的艱辛比起來根本不算什么,丈夫和孩子才是她心中最大的牽掛!皬某鍪碌浆F(xiàn)在,她一直盡職盡責,住院時天天守在病床前,出院后無微不至的照顧;開頭幾年,我這個孫子脾氣不好,經(jīng)常罵她,我們一句怨言都沒聽過;她手指頭都快沒了還惦記著我孫子,我們?nèi)胰硕己芨屑に?/span>。”張瑞霞丈夫的奶奶談起她贊不絕口,這是丈夫的奶奶對她的肯定,也是整個婆家的肯定。
“感恩父母和社會上的好心人”
由于照顧丈夫和家庭,張瑞霞沒有自己的一丁點時間,一年也去不了娘家?guī)状危瑢乓沧霾坏饺杖諊u寒問暖,反而公婆日日操心他們的生活!拔易罾Φ木褪请p方的父母,我母親磕碰到腿一個月不敢下床,我只去看了兩次,每天去娘家,都被催促著回來照顧自己的小家,他們這么大年紀了反而經(jīng)常來照顧我們,作為兒女,我們太失職”,張瑞霞臉上掩蓋不住的愧色。其實,她是父母心中最堅強的女兒,公婆心中最感激的兒媳。說到感恩,她眼睛里的淚水一直在轉(zhuǎn)!俺鍪逻@么多年,有太多親戚朋友幫助我們,很多購貨商看我們可憐一直從我們家要貨,幫助我們。這幾年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人就覺得我們夫妻不容易,還賬時錢都不要了”,現(xiàn)在,不管夫妻兩人需要到什么困難,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窮人的孩子知事早。15歲的兒子為了幫助張瑞霞照顧父親,選擇了離家門口最近的中學讀書,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媽媽做飯,給爸爸喂飯。“爸爸站不起來,一直都是媽媽一個人干活撐起這個家,比起同齡的阿姨,媽媽顯得憔悴而蒼老,看著媽媽時常背著我流眼淚,我心里很難過,我一定好好學習幫助媽媽照顧爸爸”。兒子過早的懂事讓她那顆疲憊的心得到安慰。
身為80后的張瑞霞在本該愛美的年紀卻因生活重擔無暇也無力去打扮自己。但是在她的臉上,始終能流露出樂觀的微笑,這一切都源自心中的一份信念:“他是我的丈夫,我是他的妻子,我有責任照顧好他……”正是這份愛的堅守,支撐著她克服重重困難,一路走下去。張瑞霞數(shù)年如一日的照顧丈夫,勇敢迎著生活的困難前進,感動著鄰里。在大家的眼里,張瑞霞就像一縷縷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每個人的心田,感動著大家,也用實際行動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面對人生困難和不幸時,該如何堅定地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