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手機查看
楊慶榮,女,1950年7月出生,現(xiàn)為兗州區(qū)顏店鎮(zhèn)翟三村村民。
常言道,積谷防饑,養(yǎng)兒防老。子女照顧患病的父母,這是起碼的本分和孝道,也是天經(jīng)地義的。作為媳婦來說,長年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攙上送下、喂吃喂喝,一天兩天可行,一月兩月或許也能做到,可數(shù)年如一日長期堅守,做到的人恐怕不多。但有一個人做到了,她就是以善良的底色譜寫了一曲孝道之歌的農(nóng)家媳婦——楊慶榮,一位十五年如一日孝順患病婆婆的堅強兒媳。
往爐子里添了點煤,用手試了試溫度,再把婆婆的腿挪到爐子旁邊,楊慶榮這才坐下!疤炖,烤烤火舒服”,她笑著望向婆婆,婆婆圓潤的臉上也泛起了笑容。今年70歲的楊慶榮與88歲的婆婆經(jīng)歷了這個家庭的一次又一次變故與打擊:老人育有三女一兒,兒子2000年因急性胃出血去世,一名女兒因突發(fā)疾病離世。2005年,老人又因高血壓引發(fā)腦血栓,造成偏癱,生活無法自理。歲月的無情打擊沒有擊垮堅強的楊慶榮,她開始了挑起家庭大梁的艱苦生活。
對于楊慶榮來說,她的一天是從早晨6點鐘開始的!澳昙o(jì)大了,睡的也不沉,就起來打掃打掃屋子,”她解釋道。順著她“閑不下來”的手望過去,只見里屋的兩張床床尾頂著床頭的緊挨在一起!拔业煤退∫婚g,方便她晚上起來的時候喊我”。婆婆白天喜歡睡覺,晚上像小孩一樣要醒好幾回,她怕離遠了聽不見,就把自己的床鋪布置到婆婆旁邊。早晨8點,婆婆醒了,穿衣服、扶上輪椅、洗臉、做飯、把飯端到面前——對于楊慶榮來說,這一套“流程”已經(jīng)駕輕就熟。每一天,她就像陀螺似的轉(zhuǎn)個不停!俺矛F(xiàn)在還能干得動,就多干點兒,讓婆婆過得舒服點兒!睏顟c榮說。婆婆體重有150多斤,98斤的楊慶榮扶起來很吃力,再加上80多歲老人的身體很脆弱,得小心翼翼、輕手輕腳,一個晚上三四次折騰,楊慶榮總是又困又累。盡管如此,她依然堅持夏天每天為婆婆擦身,冬天天冷,就勤換衣服,兩三天就換一身。家里沒有洗衣機,她就手洗,即使自己生病難受,這些在她看來“應(yīng)該做的”事情,也一件不落下。楊慶榮還記得,自己有一次感冒發(fā)燒,在診所打了八九天的吊瓶,身體十分虛弱,但“想到婆婆還沒吃上熱飯,心里就放心不下”,回到家,她又強撐著忙上忙下。還有一次,在家中打掃衛(wèi)生的楊慶榮不小心撞到了輪椅上,腿被刮了個大口子,血止不住地流,她去診所包扎完后馬上往家趕,忍痛把手中的活干完,“到現(xiàn)在疤還在”,楊慶榮挽起褲管指了指。婆婆喜歡吃肉,吃菜也光挑肉吃,楊慶榮就變著法兒地給婆婆調(diào)劑口味,有時是炒肉絲,有時是雞腿,“這不,明天打算給她燉個排骨”,楊慶榮打開冰箱,是兒子昨天剛送來的排骨,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都十分孝順,這令她自豪不已。正是因為楊慶榮將婆婆照顧得如此無微不至,整個房間里沒有一絲異味,婆婆也沒有生過褥瘡,體重反而比生病之前又“漲”了不少。
婆婆自從生病以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黏人”,只要楊慶榮離開一小會兒,婆婆就會著急,所以她多年來很少走過親戚。在她的印象里,只記得有一次娘家的哥哥過壽,她給婆婆換上尿不濕,讓對門的鄰居幫著照看婆婆,自己匆匆趕去吃了個飯,不敢有絲毫耽擱地往回趕,“像打仗一樣”。一次她和鄰居在門口聊天,聊的一時興起忘記了時間,婆婆嫌她出門時間長,從那之后她就十分注意,跟鄰居聊一小會兒就得趕緊回屋!皸顟c榮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有孝心、不怕吃苦的好人,她丈夫去世的早,十幾年來沒跟婆婆發(fā)過急紅過臉,把婆婆伺候得這么好,整個三村都找不到這樣的好媳婦啦!”提起楊慶榮,翟三村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15年,5000多個日夜,楊慶榮重復(fù)著看似簡單卻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小事情,書寫著人間的至孝真情。她用自己的堅強和毅力,踐行著“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的千古名言,在平凡的點滴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不平凡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