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手機查看
英昌珍,女,中共黨員,1960年1月出生,臨沭縣大興鎮(zhèn)東日曬村村支部副書記。她,悉心照顧癱瘓臥床的小叔子30多年毫無怨言;對待癱瘓的母親、癡呆的公公、骨折的婆婆,從沒說過一句累、一次煩;用愛和陪伴,支撐精神抑郁的丈夫重返課堂;對待兒媳如同親生女兒、真心接納兒媳高齡母親……她是父母的好女兒、公婆的好媳婦、丈夫的好妻子、小叔子的好大嫂、兒媳的好婆婆。英昌珍四十年如一日,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五個家,支撐起常人難以想象的重負。每當提及這些年的難處,她總是笑地一臉坦然:“能對得起自己的心就行”。
義無反顧 挑起照顧癱瘓小叔子重擔
1982年,英昌珍嫁到大興鎮(zhèn)東日曬村,成為王家的大兒媳,很快就因為吃苦能干贏得全家人的尊敬。1988年,小叔子高中畢業(yè)后,外出打工,不慎損傷頸部中樞神經(jīng),導致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白鳛楦缟荒懿还。”進門才6年的年輕媳婦英昌珍毅然挑起照顧小叔子的重擔,主動和丈夫一起照顧小叔子的飲食起居,不嫌臟累地為小叔子端尿喂飯,按摩、洗澡,從未有過抱怨。
二十歲突然癱瘓在床,小叔子內(nèi)心無法接受,每天以淚洗面,性格變得乖戾,動不動就發(fā)脾氣……英昌珍卻從不計較,想盡辦法疏導小叔子的情緒。她同丈夫商量,先是買了一臺收音機,給病人解悶,讓丈夫找來很多書籍,鼓勵小叔子從名人勵志故事中找尋勇氣和信心,堅強面對生活。最終,在親情感化下,小叔子開始平靜坦然面對現(xiàn)實,對生活重新充滿了信心。都說長嫂如母,英昌珍用33年的行動證明了這四個字。
無微不至 挑起照顧病重老人重擔
2010年冬天,英昌珍的母親因腦出血住院,從此癱瘓在床,語言能力喪失,大小便失禁,24小時不能斷人照顧。因父親年紀較大,起初兄弟姐妹7人決定24小時輪流照顧,但她體諒兄弟姐妹工作忙,加之自己距離父母的住所較近,便主動承擔了照顧母親的大部分責任,一周照顧母親5天。剛開始與母親溝通時,十分不適應,母親不能說話,只會“嗯嗯”,不知道母親想干什么。照顧時間長了,也就懂了,一個手勢,一句“嗯嗯”,她就能準確的明白母親的意思,照顧起來得心應手。
2015年,公公患上老年癡呆,為了便于照顧老人,她將公公、婆婆和癱瘓的小叔子接到自己家中。公公非常念舊,她就經(jīng)常用小推車推著公公到老宅子轉(zhuǎn)轉(zhuǎn),此時的公公是最開心的。2017年農(nóng)歷5月,公公去世。2016年冬,年邁的婆婆不慎腰部骨折,臥床不起。在她悉心照料下,臥床大半年后,婆婆終于可以扶著小推車行走。但因為年紀打大了,婆婆又患上支氣管擴張,經(jīng)常要住院治療,有時一個月需要住院三次,但英昌珍總是按時帶老人去就醫(yī)。2020年7月,87歲的婆婆安然離世。
不離不棄 挑起照顧抑郁丈夫重擔
1995年,丈夫的二弟車禍身亡。2005年,丈夫的三弟車禍身亡,同年,丈夫因承受不住親人相繼去世的打擊,患上抑郁癥,經(jīng)常半夜起床在院子里、大門外發(fā)呆或痛哭。家里的頂梁柱突然倒了,怎么辦?一邊是年老體邁的公婆、年幼上學的孩子和癱瘓臥床的小叔子,一邊是讓她擔驚受怕的丈夫的病。那段日子,英昌珍強忍淚水,堅強地扛著,獨自承擔了家里所有困難。她聽從醫(yī)生的建議,經(jīng)常樂呵呵地與丈夫溝通交流,開導勸慰丈夫,一次次的失敗都沒能讓她放棄。終于她發(fā)現(xiàn)丈夫和孩子們在一起時心情會變好,她鼓勵丈夫重返教師崗位,回到學生中間。正是她的重情重義、耐心陪伴,支撐著精神抑郁的丈夫重返課堂。
無怨無悔 挑起照顧兒媳養(yǎng)母重擔
英昌珍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她數(shù)十年如一日照顧兒媳養(yǎng)母的事情被當?shù)卮迕駛鳛榧言挕?006年,婚后一個月的兒媳回到河南老家,帶回了近八十歲的養(yǎng)母。對于兒媳婦的舉動,英昌珍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覺得兒媳婦是個有情有義的孩子,她還告訴兒子要像孝順自己一樣孝順媳婦的養(yǎng)母。
兒子、兒媳白天上班,照顧親家的責任也就落到英昌珍的身上?蓡尉妥鲲堖@件事就讓英昌珍犯了難,既要照顧到親家的口味,還要考慮到公婆、小叔子、丈夫的飲食習慣和忌口。“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我一到做飯時間就開始犯愁,好在一段時間過后,親家這邊慢慢適應了,也算是遷就我了!庇⒉湫χf。這一住就是16年,如今,這位比英昌珍公婆年紀還大的親家已95歲高齡。這些年來,英昌珍從未說過一句抱怨的話,而是用真誠的心將兩家人合為一家人。兒媳也很是感激,為了區(qū)分兩位母親,她叫英昌珍“媽”,喊養(yǎng)母“娘”,她說媽和娘都是一樣的,是她的骨血親人。
英昌珍的一言一行令村民敬佩不已。今年5月,英昌珍再次當選村支部委員并成為村支部副書記。從疫情防控到環(huán)境整治再到保險收繳,到處都有她忙碌的身影。用她自己的話說,自己就像一只陀螺,好像一刻停歇的功夫都沒有。雖然很累,但很充實。的確,英昌珍像一只陀螺,卻是一只愛的陀螺,任命運百般刁難,她哽咽但依舊堅持。她用最柔弱的肩膀挑起了五個大家庭,用堅韌和善良,樸實與勤勞詮釋出人間大愛,更樹立起了一個孝老愛親的光輝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