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 其樂融融
李俊蘭夫婦除了要贍養(yǎng)三位老人,還要供四個孩子讀書。隨著四個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里的日子也越發(fā)艱難。即使這樣,一家九口人仍是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李俊蘭是一位純樸、善良的農村婦女。二十多年里,她悉心贍養(yǎng)公婆,又義務撫育自己的侄子,贍養(yǎng)了孤寡老人陳化成,直至老人2003年終老。
1992年7月的一個下雨天,外出打工回來的丈夫陳光輝帶回了無人照料的孤寡老人陳化成。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李俊蘭卻給予老人精心的照顧。2000年的時候,老人的牙齒脫落,李俊蘭帶著老人來到醫(yī)院,花了800元給老人安裝了全口牙齒。夫婦倆還專門買了一臺電視機放在老人的臥室;老人早上起床后,李俊蘭總會把他的的床鋪整理得整整齊齊…這一照顧就是11年。2003年,老人安祥地離世。 1998年,陳光輝的弟弟意外身亡。弟媳舍下13歲的侄子遠走他鄉(xiāng)?粗鴱男≡谧约貉燮ぷ拥紫麻L大的侄子,李俊蘭的眼淚便吧嗒吧嗒地落下來。雖然自己家經濟捉襟見肘,但她仍把孩子領回了家。
李俊蘭夫婦除了要贍養(yǎng)三位老人,還要供四個孩子讀書。隨著四個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里的日子也越發(fā)艱難。即使這樣,一家九口人仍是互敬互愛,其樂融融。13年后,李俊蘭用她的母愛把侄兒陳震培養(yǎng)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軍隊士官,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2008年,公公陳培華因突發(fā)急性脊髓炎造成下肢高位癱瘓。在公公昏迷不醒的一個月里,李俊蘭日夜守候著老人,她每隔2-3小時幫公公翻一次身,揉搓皮膚壓紅處,換尿布、尿褥;每天都要對尿袋、尿壺、尿布、內褲進行清洗和消毒,下身隨臟隨擦洗干凈。因為長期癱瘓在床,老人下身神經已經壞死,經常便秘,如果不及時處理,吃不下飯,肚脹如鼓,還易中毒。每到這個時候,李俊蘭比誰都急,時間長了,她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大便之前先給老人揉肚子,實在不行就用手掏……在日常生活中,李俊蘭對公公更是精心照料。她知道要讓老人多活動,每天定時開窗通風,遇上好天氣,她就推上輪椅,讓他曬曬太陽。公公消化不好,不能吃辛辣過硬的食物,李俊蘭掌握了老人的口味,就一日三餐給公公單做一份,而且做得易消化、保營養(yǎng)。在李俊蘭的精心照料下,這幾年老人沒再發(fā)生大病癥,一直精神矍鑠、滿面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