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免费播放_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免费_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一区二区_无码中文成人福利在线观看_亚洲一级午夜喷水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心系千家人的“小巷總理”

2013年04月21日 14:27作者:來源:大眾網

董作蘭是一位有著三十年黨齡的老黨員。2000年,她從石油化工廠廠辦的崗位上內退時不過47歲,她總想用自己的所能為社區(qū)做些事情。2001年,她競聘成為居委會干部,一干就是11年。

  董作蘭是一位有著三十年黨齡的老黨員。2000年,她從石油化工廠廠辦的崗位上內退時不過47歲,她總想用自己的所能為社區(qū)做些事情。2001年,她競聘成為居委會干部,一干就是11年。她把全心全力為居民辦好每一件事,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兢兢業(yè)業(yè)在社區(qū),殫精竭慮解民憂,帶領社區(qū)居委會一班人,不斷探索社區(qū)建設的新路子,服務民生的新途徑,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贏得了居民的愛戴,成為社區(qū)居民最貼心的人。

  民事為天,細致入微

  哲人說過: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密度。不干不知道,一干才明白原來一個小小的居委會干部所面臨的事情紛繁復雜,常常忙的焦頭爛額,還要做到滴水不漏。董作蘭覺得,正是在這些酸甜苦辣中生命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她知道,社區(qū)主任這個職位比芝麻還小,但牽涉老百姓的事情比天還大。香港花園是一個大社區(qū),有近4000戶居民,居民人數(shù)一萬兩千余人,流動人口六千余人。有企業(yè)、私營、個體等單位700余家,其中飯店、酒吧旅館150余家。每天瑣事一大筐,碰見個別不拉理的,為他們出了力,還要挨罵。董作蘭總是把眼淚咽到肚里,把委屈放到心里,一如既往地為居民的事情忙碌著。

  2007年,由于前期物業(yè)的突然撤出,香港花園一度成為一個管理的空白點,小區(qū)臟亂差嚴重。董作蘭和黨委一班人不等不靠,積極努力想辦法,帶領70名黨員,動員居民群眾2000余人,自己動手,先后8次突擊勞動,共清理積存垃圾100余頓。董作蘭忍著腰間盤突出的疼痛,奮戰(zhàn)在最前面,硬是靠手提、肩扛,將這個爛攤子,徹底換了容顏,讓老百姓有了一個生活的好環(huán)境。

  在香港花園社區(qū)居民的心中,董作蘭不僅親切熱情,而且細致入微。她常說“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居委會就是要真正成為居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通過絲絲的關懷及時將黨的惠民政策傳達給社區(qū)居民。這些年來,她幾乎走遍了社區(qū)的每一家,更是困難家庭的座上常客,噓寒問暖,促膝談心,解決問題。社區(qū)居民曲延竹才50多歲就患上了癌癥,董作蘭既惜之惋之,又念之掛之,她象對待自己家人一樣,不但經常登門看望,鼓勵他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勇氣,同時還想盡辦法,通過種種渠道,為他申請臨時救助,解決他們生活的難題。還有一位樓組長的孫女從小患有智障殘疾。董作蘭知道后,不但為其辦理了殘疾證,又親自為她聯(lián)系專門的學校,和其家長一起到學校落實了上學的各種手續(xù),孩子的媽媽萬分感激,為了報答董主任,便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區(qū)工作中來,幫社區(q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甘苦皆人生,給居民解決難題所帶來的成就感,讓董作蘭從心里感到舒坦。僅2009年一年,董作蘭就走訪孤寡老人、低保戶、殘疾人等216戶,走訪老黨員10戶,先后為56名下崗失業(yè)人員安置了工作,為48名殘疾人更換了二代證。

  責任為重,情暖民心

  上為政府分憂,下為居民解愁,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是董作蘭奮斗的目標和永遠的追求。她把黨員的先進性體現(xiàn)在帶領社區(qū)廣大群眾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努力中;她把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落實在建設和諧社區(qū)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中。為積極發(fā)揮社區(qū)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她在社區(qū)中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開展“紅色驛站—黨員之家”活動,讓黨員成為為民服務的先鋒,開設了社區(qū)黨員學習園地,定期舉辦專題生活會,出金點子,征新舉措,以責任重如泰山的使命感,心系一方,情暖民心。

  香港花園自2008年暖氣安裝后,一直是轉供,供暖效果不理想,居民們對此很不滿意,要求轉供改直供的呼聲不斷。董作蘭懷著深深的責任感,從2009年初開始,就跑前跑后,積極協(xié)調供熱辦、辦事處等部門。并分別10次召開黨委會、樓組長會和居民大會,認真傾聽居民群眾的呼聲,逐門逐戶做居民的思想統(tǒng)一工作,將居民1800余人的20張簽名遞交到市供熱辦。在她的執(zhí)著和努力下,香港花園2009年終于實現(xiàn)了轉供改直供。入冬供熱后,居民心里那個美啊,正趕上這個冬天格外寒冷,而居民家中卻溫暖如春。居民們見了董作蘭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年家里可暖和了,多虧了董主任啊!”

  社區(qū)的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也是自物業(yè)搬出后,撂給社區(qū)居委會的難點之一。沒人收水費,居民們怕時間長了無能力承受積攢多年的水費,一戶一表改造工作迫在眉睫。董作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向居民承諾:“只要我干一天就要把一戶一表給你們安裝上。”從她下決心的那天起,從前期水費,收一戶一表改造費,到開始施工,她無時無刻都在第一線,指揮工作。現(xiàn)在已完成1500余戶的改造任務。最難的是,古田路18號3號樓有180戶居民急需一戶一表改造,而樓下是一處雙層網點房的中型市場有一萬多平米,由于管道原因造成樓上居民吃水難。商場方認為剛裝修進行改造,施工對商家不利必定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千方百計阻擾施工,自來水公司也認為施工難以進行,幾次撤出。但是董作蘭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多次召集召開了樓組長會議,向人大代表求援,協(xié)調街道辦事處到現(xiàn)場進行10余次調研,6次更改施工方案。施工在幾經磨難中進行著,眼看快要完工了,最后6家商戶怎么也不讓繼續(xù)干下去,非要每家500元的補償,否則不同意施工。執(zhí)著而永不放棄,憑著這股勁兒,董作蘭向辦事處領導做了匯報,在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最終解決了這個難題。

  文明和諧,造福于民

  從村莊到花園,歷經改革開放的變遷,香港花園社區(qū)成為青島東部的一處美麗風景。然而,由于歷史的積淀,居民的內在素質與靚麗的外觀不能相符相宜。這里除原辛家莊、丁家莊的拆遷村民外,流動人口復雜,矛盾糾紛很多,且有些矛盾糾紛是讓人始料不及、匪夷所思的。董作蘭作為社區(qū)的領頭雁,她挺起胸膛面對各式各樣的矛盾迎難而上。社區(qū)居民與永盛公司因燕兒島賓館拆遷補償引發(fā)了矛盾糾紛,居民1400余人聯(lián)名寫信、廣場聚會,并多次到市區(qū)政府上訪。董作蘭憑借自己多年社區(qū)工作經驗,利用早晚時間把上訪名單上的黨員、樓組長骨干等一一標出,逐個找上訪居民談心了解情況,講明國家政策,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經過一個多月的勸導,在街道辦事處的協(xié)調下,一場大規(guī)模、涉及問題種類繁多、人員復雜、問題遺留時間長的上訪矛盾糾紛被調處。

  治標,更要治本。在解決矛盾糾紛的同時,他遵循辦事處建設“首善之區(qū)”的部署,以“居民素質最高”為目標,通過在社區(qū)舉辦各種人文知識講座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提升居民的道德素質和文明修養(yǎng),形成文明禮讓、團結友愛、鄰里和睦的社區(qū)風尚。2009年8月,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夏日送清涼”晚會在香港花園成功舉辦,花園廣場上人聲鼎沸,社區(qū)居民欣賞著自己編排的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心里無比自豪和愜意。

  董作蘭常說:“能干好這些工作,主要是受益于我們有一個團結、和諧、戰(zhàn)斗力強的兩委班子。一直以來,工作上黨委班子傾力相助,社區(qū)居委會班子人員,工作能力強,特別能干,人人都能獨當一面。”

責任編輯:楊凱

本文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點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