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
2012年5月,因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成功挽救同城白血病患者,被電視臺、報紙、網(wǎng)絡(luò)等媒體譽為“增肥姐”、“最美愛心護士”。2012年9月被共青團山東省委表彰為“雷鋒好榜樣先進個人”,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2433部隊評選為“2012年度身邊的感動十佳人物”,榮立三等功1次。
【張燕】女,1987年5月出生,第404醫(yī)院急診科聘任制護士。2012年5月,因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成功挽救同城白血病患者,被電視臺、報紙、網(wǎng)絡(luò)等媒體譽為“增肥姐”、“最美愛心護士”。2012年9月被共青團山東省委表彰為“雷鋒好榜樣先進個人”,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2433部隊評選為“2012年度身邊的感動十佳人物”,榮立三等功1次。
該同志思想覺悟高,道德品質(zhì)好,專業(yè)技術(shù)精,雖然只是部隊醫(yī)院的一名招聘人員,卻時常以一名軍人的標準嚴以律己、遵章守紀。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對待病患熱情細致,用白衣天使的愛心和胸懷自愿成為中華造血干細胞庫的志愿者,并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她人生命。
2012年4月,張燕接到威海市紅十字會的電話,被通知造血干細胞標本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在初次配型成功時,她的體重僅有88斤,距離90斤的捐獻標準還有一些差距。為了順利達到捐獻標準,張燕隨即開始實施了增肥計劃,平時一頓只吃一個饅頭就努力吃下一個半饅頭,把富含熱量的菜湯全部倒進米飯里伴著吃,甚至拿饅頭蘸著動物油脂下咽。就連平時休息時,從不亂花錢的張燕衣兜里也總會裝滿巧克力糖果等零食,苗條的身材已全然不顧。經(jīng)過半個月的努力,捐獻前體重順利增加到94斤的體檢標準。
2012年5月23日,張燕正式踏上了奔赴泉城濟南的捐獻之路。到濟南后,根據(jù)捐獻要求,她連續(xù)4天注射了造血干細胞動員劑,緊接著又開始了2天的干細胞采集過程。雖說心里早有準備,但當張燕走進省立醫(yī)院血液科的輸液室時,看到護士手里拿著比普通針頭要粗好幾倍的留置針頭扎進胳膊時,劇烈的疼痛感還是讓她身體顫抖起來,張燕用力地咬著嘴唇卻還是疼得流下了淚。
在平時,兩天的時間何其的短暫,可是在接下來的采集時光卻顯得如此漫長,在無菌的密閉環(huán)境里,張燕每天在病床上躺4個多小時才完成當天的采集量,不能自如活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血液在采集設(shè)備的中轉(zhuǎn)管道中緩緩流動,任憑手腳在一點點變的麻木,在似睡非睡的迷糊狀態(tài)中結(jié)束每一天的捐獻。
經(jīng)過兩天的采集,順利地從張燕體內(nèi)的血液中分離出造血干細胞200多毫升,經(jīng)過采集設(shè)備過濾的血液在她體內(nèi)循環(huán)5次多達18000毫升。
每一次干細胞采集結(jié)束后,受捐者所在的北京307醫(yī)院工作人員都會滿懷謝意的匆匆來去,將當天采集的造血干細胞快速帶回北京,并及時成功地移植給受捐者。受捐者得救了,她也是威海人,張燕是山東省首例同城捐獻造血干細胞者,也成為了全國的第2815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山東省紅十字會玄興華秘書長在為張燕頒發(fā)榮譽證書和獎?wù)聲r,握著手對她說:“你的義舉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值得全社會人學習!
捐獻后的一段時間里,張燕有時會有困倦、疲憊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靜心休養(yǎng),各項生理體征都恢復健康狀態(tài)。令張燕沒有想到的是,她的事跡得到了部隊和社會的高度關(guān)注和贊譽,一時間成為了各大媒體競相報道的亮點新聞。先后被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威海電視臺、前衛(wèi)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威海晚報等諸多媒體接連報道,還被全軍政工網(wǎng)以跟蹤報道的形式進行了系列報道,各大主流網(wǎng)站爭相轉(zhuǎn)載,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她也贏得了“最美愛心護士”、“增肥姐”等美譽。同時,張燕也先后被共青團山東省委表彰為“雷鋒好榜樣”先進個人,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2433部隊評為“2012年度身邊的感動十佳人物”,在第404醫(yī)院榮立三等功一次。 愛心是和諧社會里最美的音符,奉獻是人生長河中最亮的水珠。在張燕的事跡感召下,醫(yī)院又有78人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志愿者,隨時為挽救他人生命而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