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愛心助殘路
在長島只要提起出王延起,男女老少沒有不伸大拇指的。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里,他利用開出租車的職業(yè)優(yōu)勢,先后為2000多名殘疾人、孤寡老人提供無償服務,義務出車9000多公里,犧牲個人收入近20000元。
王延起,1952年12月出生,長島縣人,中共黨員,生前系長島縣出租車司機。在長島只要提起出王延起,男女老少沒有不伸大拇指的。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里,他利用開出租車的職業(yè)優(yōu)勢,先后為2000多名殘疾人、孤寡老人提供無償服務,義務出車9000多公里,犧牲個人收入近20000元。
第一張遞給殘疾人的名片
2002年的一天,王延起像往常一樣正在路上行駛,見前面有一個艱難而行的殘疾人,便停車問他去那里?殘疾人回答說:去碼頭。王延起便讓他上車,殘疾人說:沒錢,不上。王延起說:我順路拉你,不要錢。那人看著老王那誠懇的樣子,就半信半疑的上了車,心里還想反正我沒錢,我看你能把我怎么樣……沒想到,到了目的地后,王延起不僅沒問他要錢,還掏出名片給他,說:“以后用車,給我打電話,我不要錢!
從那以后,每當要用車的時候,這個殘疾人就打電話給王延起,而他總是隨叫隨到。
第一塊“殘疾人乘車免費”的牌子
自從他第一次免費載乘那位殘疾人后,每每想起當時那位殘疾人十分艱難而緩慢向前行進的情形,他的心情就不能平靜,是憐憫、同情,還是酸楚、難過,那種復雜的感受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這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不知是老王有意留意著,還是上天有意安排,他在行車時所見的殘疾人竟然多了起來,有架著雙拐的、有盲人、有用自制的“四輪車”載體滾動的,有老的、年輕的,還有孩子。王延起看著這些特殊的人群產生了一個想法:我要幫助他們,用我的車幫助他們以車代步,免費載送。于是,王延起在他的出租車上掛出了“殘廢人乘車免費的牌子。
在縣城看廁所的吳昌廣,因身體原因經(jīng)常往醫(yī)院跑,王延起就免費送他就醫(yī);連城村開雜貨店的老宋,每次進貨都非常困難,王延起便定期到縣城為他進貨;敬老院的老人要用車,只要一個電話,王延起就趕到了;外地進島旅游的殘疾人游客,他也免費為之服務。
在他義務為殘疾人服務的十多年時間里,王延起與長島縣20多名殘疾人結成對子,并長期堅持登門服務。同時利用開出租車的職業(yè)優(yōu)勢,義務為殘疾人、孤寡老人提供無償服務。
第十個年頭
2012年,是王延起免費接送殘疾人的第十年,也是最后一年……9月12號傍晚,王延起正載著幾位從外地來的游客到漁家樂,突然心梗發(fā)作。此時的他依然惦記著要將游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他強忍著痛,攔下了一位同行的車,將游客送走。隨后,他被另一位出租車司機送到了醫(yī)院進行搶救,然而,不幸的是,王延起師傅從此再也沒能回到他的出租車上……
如今,王延起的出租車還在,卻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如今,“殘疾人乘車免費”的牌子還在,上面的電話卻再也無人接起。王延起師傅離開了我們,但我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接過愛的接力棒,愛傳長島,情暖人間。
王延起曾獲“長島縣優(yōu)秀志愿者”、“煙臺市優(yōu)秀志愿者”、“第二屆十大杰出志愿者”、首屆“長島好人”等榮譽稱號。被山東省交通廳表彰為“文明標兵車”。被煙臺市人事局、煙臺市殘聯(lián)授予“發(fā)展殘疾人事業(yè)先進個人優(yōu)秀志愿者”“第四屆煙臺市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楊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