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有孝媳
李裕鳳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全家六口人,上有88歲的奶奶、偏癱的婆婆,下有年幼的孩子,她憑著好勝的性格,堅強的毅力,用柔韌的雙肩撐起了這個家,全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
李裕鳳,女,1974年4月出生,山東省新泰市新汶街道孫村社區(qū)居民。
李裕鳳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全家六口人,上有88歲的奶奶、偏癱的婆婆,下有年幼的孩子,她憑著好勝的性格,堅強的毅力,用柔韌的雙肩撐起了這個家,全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
2003年李裕鳳的婆婆小腦萎縮,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這對家里的每個人都是個沉重打擊,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被蒙上了一道陰影。之后,她決定把照顧婆婆的重擔挑起來。當有人問她,“你為什么對婆婆這么好”,她總微笑著說:婆婆她老人家拉扯子女長大、成家立業(yè),又照看子孫,一輩子不容易,將心比心,這也是做為兒媳婦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就這樣把婆婆當做親娘看待,每天給她洗臉、洗手、端水、喂飯、倒大小便。盡管婆婆大小便失禁,但她還是每天按時幫婆婆大小便,年年如此。十個春夏,十個秋冬,每天她不管多累,總是先照顧老人的起居,總是做的盡心盡力、毫無怨言。有時晚上婆婆不注意就尿到床上,衣服跟被褥都濕透了,早上起來看見婆婆難受的表情,她感到非常的愧疚,馬上給婆婆換下衣服,把被褥給拆洗晾干,到晚上再套起來。人常說:把一件事做好很容易,但是一旦把這件事當成習慣每天來做那就很難了,而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一個人知道。
古人云:“久病床前無孝子”。她丈夫是一名軍人,現(xiàn)已經(jīng)軍轉干在新泰工作,每天也是早出晚歸。為了不耽誤他上班,她不但承擔起照顧婆婆、操持家務重擔,而且教育子女的重任也落在了她的身上。
為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李裕鳳一年到頭很少走娘家,偶爾去一趟也是匆匆去匆匆回,每次看著自己的媽媽戀戀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有一年李裕鳳媽媽的生日,生日蛋糕都已經(jīng)買好了準備到娘家去,恰巧婆婆的羊癲瘋犯了,口吐白沫,渾身抽搐,暈了過去,當時她和孩子都非常害怕,急忙找鄰居幫忙把婆婆送到醫(yī)院進行救治,由于婆婆經(jīng)常打吊針,血管都已經(jīng)鈣化了,必須要用小針頭防止?jié)B血,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7點。就這樣自己媽媽的生日也沒有去成。
李裕鳳的奶奶經(jīng)常開玩笑的說:“裕鳳多虧了你,你這么辛苦,我們一家人都感激你!什么時候你婆婆不在了,你也就退休了。”她笑著跟奶奶說:“工人退休還有退休金嘞,我退休了什么也沒有呀。”公公也快70歲了,仍然在干活補貼家用,奶奶已經(jīng)88歲了,公公兄弟五個要輪流照顧奶奶,輪到公公家,她又擔負起照顧奶奶的責任。奶奶住在老年房,早上把奶奶接到家中,晚上把奶奶再送回老年房,給奶奶點著爐子,燒上點熱水,每次奶奶都讓李裕鳳多待一會兒,陪她拉會呱,她想奶奶自己一人住,也挺孤獨的,沒有其他事就就陪奶奶聊會兒。
小姑子也經(jīng)常給李裕鳳發(fā)短信:“嫂嫂你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這幾年照顧婆婆李裕鳳也感到有些委屈,但想想奶奶、丈夫、妹妹說的這些話,她也就沒什么了。小姑子家有兩個孩子,比較忙,也沒有時間來看婆婆,每次公公叫小姑子來,小姑子都說:看到娘有嫂子照顧,自己也就放心了。呆不了一會就回自己家了。小姑子也很體諒她,每次來看婆婆的時候都幫忙捎些蔬菜過來,幫著給婆婆洗洗衣服,做做家務。
李裕鳳的女兒有時也覺得很委屈,她說:“別的孩子放假的時候,都跟媽媽出去逛街,你也不領著我出去玩!甭牭竭@些話,她也感到心酸,覺得對不起女兒,沒能夠讓女兒感受到童年的樂趣。現(xiàn)在女兒在她的影響下很懂事了,在李裕鳳陪婆婆打吊瓶的時候,女兒就幫著忙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接水、掃地、洗刷碗筷等,冬天院子里水龍頭凍住了,她就從南屋半桶半桶的把水提到院子水缸里。
? 李裕鳳把真情獻給了老人和這個家,善待老人,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團結鄰里的美德多次受到社區(qū)居民的表揚,贏得了街坊鄰居的敬佩,成為營造和諧社區(qū)、樹立文明新風的榜樣。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