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山村二十年
岸堤鎮(zhèn)梁家北村幼兒園園長,二十年如一日地甘受清貧,卻給了孩子們?nèi)鐙寢屢话愕臏嘏亲o,F(xiàn)在,她忍受著病痛折磨,依然守候在孩子成長的第一站。
清貧病痛一肩挑堅守山村二十年
李霞,女,1967年6月出生,沂南縣岸堤鎮(zhèn)梁家北村人,大專文憑。岸堤鎮(zhèn)梁家北村幼兒園園長,二十年如一日地甘受清貧,卻給了孩子們?nèi)鐙寢屢话愕臏嘏亲o,F(xiàn)在,她忍受著病痛折磨,依然守候在孩子成長的第一站。
化療后又回到幼兒園
2011年春,李霞被查出了乳腺癌!澳嵌稳兆涌粗樕烖S,一天天消瘦,只以為是帶孩子累的,誰也沒想到得了這個病。”說起李霞的身體,父母黯然神傷。李霞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感覺身體不舒服,但她獨自忍受跟誰也沒說起過,直到昏倒在教室里。讓人很難想象的是,八個療程的化療后,李霞顧不上休息,重新回到校園和孩子們中間。因為化療,她的頭發(fā)都掉光了,上課的時候就戴上假發(fā)。她的聲音很輕,透著疲憊。
辦起山村第一所幼兒園
梁家北村地處沂蒙山區(qū)腹地,村民以種地為生。1989年,讀高一的李霞因家庭困難輟學到廣州打工。繁華都市讓李霞感到了知識的匱乏,也讓她想到了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她一邊打工,一邊攻讀教材,1992年,毅然回家辦起了幼兒園。
最初,李霞的父母并不支持她這個想法,但是拗不過女兒,李霞的父母只好默許。沒有教室,父母騰出自家的房子;沒有教材,李霞花光了積蓄買。梁家北村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幼兒園就這樣開張了! ∪欢,開學伊始,李霞就體會到了幼兒教師的操勞。但是,和孩子們幾天相處下來,漸漸地,她和孩子們有了感情。在很多孩子的眼里,幼兒園就是他們另一個溫馨的家園,李霞老師就是慈祥的媽媽。正是孩子們的關愛和渴求,讓李霞毅然挑起了山村幼兒教師這個沉重的擔子。
自費建了兩座愛心橋
雖然,最多的時候幼兒園里有近100個孩子。但20年里,李霞沒有從幼兒園里獲得過什么“收入”。頭幾年,每學期的書本費是22.5元,伙食費每天1元。過了幾年,家長們一算賬,知道李霞在貼錢辦幼兒園,于是主動提出來要漲伙食費,這才漲到了每天1.5元! 《嗄陙,李霞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給了孩子。農(nóng)忙季節(jié),為了讓家長早下地,李霞6點就打開幼兒園大門,等候孩子們。冬天,當人們大多還都沉浸在睡夢中時,李霞早已經(jīng)起床,把爐火生熱,讓教室更暖和些。
這些在李霞眼里,都只是平常事。然而有一件事,任誰也不會說是件平常事。幼兒園的孩子來自臨近幾個村,村落間一條沒有橋的小河,經(jīng)常阻斷孩子們的上學路。每到汛期來臨或結冰時,李霞背孩子過河,無數(shù)次磕倒在河里的石頭或冰面上。于是,李霞每天放學后就到周圍撿些石頭推到河里。但踩著石頭過河總歸不安全,李霞又央求父親買些水泥回來,父女倆每天下午去河邊壘砌石橋,一點一點,一天一天……2007年,李霞把丈夫多年在外打工掙的錢全部拿了出來,多方籌資8萬多元,終于在河上建起了兩處愛心橋。不僅方便接送孩子,也為過往村民做了件大好事。
20年來只請了兩次假
說到李霞老師,前來接孩子的家長都翹起了大拇指!袄罾蠋煂⒆泳透鷮ψ约旱暮⒆铀频。”
20年來,李霞只請過兩次假,一次是疲勞過度累倒在教室里,一次是因為乳腺癌化療。化療回來,即使再難受,李霞也硬撐著。作為一名山區(qū)的幼兒老師,對李霞來說,這份工作雖然辛苦卻幸福,“因為我身邊,有孩子們的陪伴、有他們對老師的牽掛。”
20年來,李霞教過的孩子有上千人,如今,有些孩子已經(jīng)考上了北京、濟南的重點大學,有些孩子的孩子又成了她的學生。而她依然守候在這個小小的院落。
雖然20年的教齡為她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但是每次上課她仍然不敢懈怠。李霞告訴記者,她每年都要到縣城進修培訓,慢慢地教學理念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當老師,主要是看孩子,別磕著、碰著就行了,現(xiàn)在可不一樣了,家長對孩子有了更多的要求和希望!崩钕颊f,她一直想辦法在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培養(yǎng)、知識儲備等方面多下功夫。
很多人都說,以李霞的學識和能力,隨便找份工作都會比現(xiàn)在收入多。但李霞說,這么多年,她已經(jīng)離不開孩子們的陪伴。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