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叫隨到的“電工哥”
從業(yè)十幾年,說他對群眾有求必應一點不為過。為了真正做好電業(yè)的排頭兵,他將手機號公布于自己的直管村,每天都會接到10個以上的電話,他總會及時趕到并為大伙處理好。有時,即便不在他職責內的事,他一樣隨叫隨到,被周圍群眾親切的稱為隨叫隨到的“電工哥”。時間一長,他走到哪里,大伙都不喊他的名字了,而是喊他“電工哥”。
在濱州市無棣縣大楊供電所有一位年輕的農電工,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隨叫隨到的“電工哥”。在13年的時間里,他領著微薄的工資,收獲得卻是富有和快樂,他就是王永泉。
受父親王世倉影響,自小就對電工有好感的王永泉,2000年高中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錄取成為了一名農電工,就職于無棣縣供電公司大楊供電所。剛參加工作時,正值農網(wǎng)改造時期,正是這次農網(wǎng)改造工程給予了他鍛煉的機會。白天施工時他認真向老師傅學手藝,全力以赴地干好工作,晚上閑暇之余,就用心苦鉆業(yè)務知識。每天總是第一個趕到工地,把所需要的材料整理好,盡量為工程進度縮短時間。通過農網(wǎng)改造的鍛煉,他業(yè)務技能突飛猛進,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農電工。參加工作三年后,他開始在市、縣農電工比武中嶄露頭角。自2003年至2012年,他多次取得全縣、全市農電工全能比武第一名,2009年取得全省綜合比武第二名的好成績,被聘為全市農電工培訓師,并幸運地成為第十一屆全運會保電隊伍中的一員。同年,他獲得了濱州市“五?一”勞動獎章。多年來,他共培訓農電工2000余人,他培訓的學員鑒定通過率達90%以上。
2006年春,岳父想讓他到自己的企業(yè)干電工,年薪最少5萬元,但他最終決定,放棄高薪甘做苦行僧,繼續(xù)為鄉(xiāng)親們服務!案赊r電工,我有使不完的勁和學不完的東西,我就認準這項事業(yè)了,還期盼著有朝一日,拿個全國第一呢!”王永泉信心百倍地說。
從業(yè)十幾年,說他對群眾有求必應一點不為過。為了真正做好電業(yè)的排頭兵,他將手機號公布于自己的直管村,每天都會接到10個以上的電話,他總會及時趕到并為大伙處理好。有時,即便不在他職責內的事,他一樣隨叫隨到,被周圍群眾親切的稱為隨叫隨到的“電工哥”。時間一長,他走到哪里,大伙都不喊他的名字了,而是喊他“電工哥”。
去年冬天,正在盧郭線上巡線的王永泉,騎摩托車經(jīng)過五營后村前街時,被一位老太太攔下,老人說她家沒電了,讓“電工哥”去瞧瞧。五營后村不在他管轄范圍內,大可給負責的農電工打個電話,或是推出去,而他卻沒那樣做,而是給老人查完線路,更換了14米新電線,半個小時內為老人通上了電。
今年3月10日,夜里12點左右,王永泉接到萬隆機械公司的電話,說是停電了。經(jīng)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引起停電的原因是公司弱電短路所致。精于業(yè)務的王永泉手到病除,為該企業(yè)挽回損失5萬多元。企業(yè)經(jīng)理感激地說:“電工哥不光人好,技術更好,要不是他值班,這事別人還真是辦不了!
剛來供電所上班的新職工郭凱是濟南人。有一天,正在所里值班的他,突發(fā)高燒。而當時,還有兩名值班的同事,都不能擅離崗位,他只得給正在家休息的王永泉打了電話。王永泉迅速騎摩托車趕到所里,找了輛出租車,把郭凱送到了就近的衛(wèi)生院。郭凱由衷地說:“泉哥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一定要和他一樣做一個隨叫隨到的農電工!
責任編輯: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