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芳,女,萊蕪市萊城區(qū)西關(guān)社區(qū)居民,26年如一日服侍患有腦偏癱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了大街小巷。
呂玉芳與孟廣群結(jié)婚后育有一子,婚后生活甜美,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1987年,還沒有70歲的婆婆張日華不幸患上了腦偏癱,生活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但她和丈夫沒有被困難擊倒,反而更激發(fā)了他們的孝心。她不分晝夜地照顧著癱瘓的婆婆,不嫌臟、不嫌累,端屎倒尿、噓寒問暖。為了不讓癱瘓的婆婆生褥瘡,她每天至少要給老人翻身五六次,每隔幾天,就用溫開水,把老人的周身擦洗一遍。為了照顧婆婆起夜,呂玉芳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每天夜里都要起來幾次幫婆婆小解。
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婆婆在床上躺了26年,她為婆婆洗澡、梳頭、理發(fā)、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從不厭煩。95歲的婆婆逢人便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這么多年來苦了我的好兒媳婦,雖然我沒有閨女,但我家媳婦兒待我比親閨女還親,唯一覺得遺憾的就是自己就一個孩子,沒有人幫兒媳婦分擔(dān)!睘檎疹櫯P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爾去一趟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在娘家住下一回。
呂玉芳家庭條件比較艱苦,全家人指望丈夫開出租車的收入生活,還要省出錢給婆婆買藥,因此她生活非常節(jié)儉,不但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舍不得多給孩子買一點東西。平時家庭有點好吃的,呂玉芳都是先讓婆婆吃,婆婆吃不了的給兒子吃,自己和丈夫基本上從來都不動。
過度的操勞,使呂玉芳看上去比同齡人蒼老許多,相比于婆婆的紅光滿面,還不到六十歲的呂玉芳已經(jīng)掉沒了牙齒,滄桑的臉龐,粗糙的雙手,無不顯現(xiàn)出她付出的艱辛與汗水。
患難顯孝心,日久見真情!生活的重擔(dān)壓不倒這位善良、堅強的女人,她會承載著愛心、孝心一路走下去。
責(zé)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