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兒媳孝敬婆婆25年
俗話說,“十對婆媳九不和”,婆媳關系自古便是家庭難題。然而,市南區(qū)金口路社區(qū)一位普通居民陳英卻用25年的不離不棄換來癱瘓婆婆“稱贊”。她用愛心和孝心弘揚著敬老愛老的傳統(tǒng)美德,她用9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堅持詮釋了“中國好兒媳”。
陳英,女,1956年9月生,青島市市南區(qū)八大關街道金口路社區(qū)居民。
俗話說,“十對婆媳九不和”,婆媳關系自古便是家庭難題。然而,市南區(qū)金口路社區(qū)一位普通居民陳英卻用25年的不離不棄換來癱瘓婆婆“稱贊”。她用愛心和孝心弘揚著敬老愛老的傳統(tǒng)美德,她用9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堅持詮釋了“中國好兒媳”。
飛來橫禍 婆婆突發(fā)腦溢血
1990年,陳英的婆婆劉秀英突發(fā)腦溢血,雖然經(jīng)醫(yī)院搶救了回來,但卻再也無法站立,只能扶著凳子勉強行走。“當時和丈夫剛剛結婚7年,孩子才3歲!标愑⒒貞浀,更為不幸的是,她的媽媽又得了腦血栓。
陳英的丈夫是一個普通工人,因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每個月只能回來一次,根本幫不上忙,照顧兩頭老人的重任全落在了陳英身上!捌牌乓惠呑記]有閨女!币姷揭幌驁詮姷钠牌磐蝗徊〉,孝順的陳英十分心疼,她開始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婆婆、媽媽和孩子,給老人和兩個小叔子洗衣服做飯。
禍不單行 小叔離世婆婆癱瘓不起
1998年,陳英的媽媽因病去世,好不容易稍有喘息,厄運再次降臨這個家庭。2000年10月,陳英的小叔子因工傷突然離世。“為了不讓婆婆受打擊,起初我們都瞞著她,說小叔出國了,后來實在瞞不住了!标愑⒏嬖V記者,婆婆得知噩耗后,傷心過度,不小心磕倒在地,血流滿地,自此徹底癱瘓不起。這時陳英放下了家中的一切,搬到婆婆家中專心的照顧老人。
這場大病之后,陳英的婆婆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身邊離不了人了。為了讓臥病在床的婆婆舒服一些,除了一日三餐,陳英每天還要拿熱水給婆婆擦洗一遍身體,哪兒不舒服還得給她捏捏肩環(huán)。
就這樣,在日復一復的精心伺候下,婆婆的精神頭越來越好,胃口也很好,“一晃都25年了,婆婆今年已經(jīng)85歲了。”陳英說道。
婆婆病危 她徹夜守候
然而,提起2013年5月10日,陳英還是很揪心。陳英回憶道,那天她像往常一樣給老人做好早飯擦洗了一遍身體,之后準備去參加社區(qū)活動,出門時和婆婆打招呼,一摸發(fā)現(xiàn)她手腳冰涼,意識到老人情況不對,陳英馬上采取了急救措施,掐人中,進行人工呼吸。同時撥打了120急救。
“送到醫(yī)院,醫(yī)生給下了病危通知書,說希望不大。”陳英和丈夫堅持讓婆婆住院治療,慶幸的是,住了4天院,婆婆病情有所好轉。“去年夏天特別熱,再加上婆婆年紀大了,出院后病情一直反反復復的,一到晚上就發(fā)高燒!标愑⒄f,“那一陣婆婆晚上睡不好,她就整夜整夜守著,有時候困得實在不行,但剛瞇眼兒婆婆就得扔東西把我弄醒!
病在娘身,也痛在兒身,就這樣從5月份一直到9月份,陳英沒睡過一個好覺!袄先擞袝r候就像個孩子,需要兒女的關心。”對此,陳英十分理解,誰都有老的哪一天,知道她也不是故意的,因為身體難受,有時候會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待兒媳比兒親
“我媽對兒媳比對兒子還要親,一會也離不開她,她每次出門都要提前打招呼,不然老人就會不高興,我在旁邊也不行!辈稍L當天,記者見到了陳英的丈夫,提起妻子對自己母親的小心,陳英的丈夫也“自愧不如”。
因腦溢血后遺癥,陳英婆婆的吞咽能力和排泄能力都受到了影響,有時排泄不暢只能用手輔助排泄,這些在平常人看來很臟的事情,作為兒媳的陳英不知做過多少次,她從來沒有埋怨過。“婆婆現(xiàn)在吞咽功能也不好,兩個餃子都得喂一個多小時,吃饅頭、水果得弄成一小塊一小塊。”提起伺候婆婆這些瑣碎的細節(jié),陳英如數(shù)家珍!捌牌懦燥埍容^急,如果塊兒太大,很容易卡著嗓子。”
心情樂觀,知足常樂
對于現(xiàn)在的生活,陳英十分滿足,“我和老伴兒都退休了,能輪流伺候婆婆了,小叔子雖然是智障但也能做點零活補貼家用。孩子也都成家了。最困難的時候已經(jīng)過去!
記者注意到,盡管陳英和丈夫的退休金都不高,但為了讓癱瘓在床的婆婆更舒服,兩口子特意買了一臺空調(diào),安裝在婆婆的屋子里!叭ツ晏珶崃,今年夏天婆婆能舒服些。”
25年了,陳英用自己的孝心譜寫了一段敬老愛老的美麗詩篇,堪稱“中國好兒媳”。陳英說,自己做這些,都因婆婆一句話,她說“多虧我這個兒媳”,有這句話我也就知足了。
近日,陳英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
責任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