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嬸子當親娘照顧24年
她,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不顧自己羸弱身體和困苦家境,二十四年如一日服侍患有高血壓的嬸婆,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周邊村鎮(zhèn),她就是朱家洼村農婦苗錫香。
照顧嬸婆婆24年把嬸子當親娘
苗錫香,女,67歲,道朗鎮(zhèn)朱家洼村村民。
她,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不顧自己羸弱身體和困苦家境,二十四年如一日服侍患有高血壓的嬸婆,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周邊村鎮(zhèn),她就是朱家洼村農婦苗錫香。
苗錫香生于1947年4月,1976年和家境并不富裕的馬玉珠結婚,兩夫妻恩愛有加,小日子過得很幸福,婚后兩人育有兩個兒子。苗錫香嬸婆朱成英生于1926年9月,叔父于1989年2月因心臟病去世,一個兒子患有精神病于1991年死亡,嬸婆生活十分困難,身邊無人照顧。在這種情況下侄媳婦苗錫香就主動與丈夫商量將嬸婆接到自己家中進行贍養(yǎng)。丈夫馬玉珠農閑時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農忙時就和妻子一塊下地收收莊稼,嬸婆朱成英有時能幫著燒壺水,做做飯,雖然家境并不富裕,但全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
天有不測風云,1997年苗錫香丈夫馬玉珠患上了食道癌,真是晴天霹靂,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救丈夫的命,苗錫香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也沒有挽留住丈夫的生命,1999年9月丈夫去世,生活的重擔就壓在了苗錫香一個人的身上。當時兩個兒子正在上學,家中的主要收入靠種地為生,生活比較艱難。在這種情況下,苗錫香一直沒有放棄贍養(yǎng)嬸婆。鄰居們都夸贊她是好樣的。
2009年嬸婆朱成英因常年患有高血壓導致腦血栓,右邊身體不能動,當時正是秋收的季節(jié),顧不得地里的農活,苗錫香用自家的小推車將嬸婆送入當?shù)匦l(wèi)生院治療。為了能更徹底治療嬸婆的病,苗錫香就和嬸婆吃住在醫(yī)院,精心伺候。出院時,醫(yī)生說,如果不是送的及時,恐怕老太太以后不能生活自理;丶液,苗錫香既要服侍嬸婆,又要參加勞動,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嬸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務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嬸婆大小便不方便,苗錫香放了一個便桶在墻角,每天一次清洗;嬸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
苗錫香的兩個兒子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初中畢業(yè)后就外出打工,現(xiàn)在兩個兒子都已結婚成家,并且有了自己的一番事業(yè)。苗錫香的身體力行處處感染著孩子們,孩子們一有空就經常回家看看母親和奶奶,總是買這買那。鄰居們都羨慕地說,老苗真是苦盡甘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苗錫香也患有多種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兩只眼睛患有白內障。經過治療,效果也不算很好,也需要人照顧。但為了照顧嬸婆,苗錫香沒有與兒子一起生活,從來無怨無悔,嬸婆從內心也很感激侄媳婦。贍養(yǎng)嬸婆二十四年如一日,嬸媳關系很好,從未一點小事生過口角。老人病了悉心照顧,身上穿的四季分明。村里人都夸贊她,比親閨女還要親。
苗錫香用二十四年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xiàn)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愛幼、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這就是一個農家婦女的高尚品德。
責任編輯: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