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威海市文登區(qū)高村鎮(zhèn)虎山村,村口通往村里的那條2公里長的路上,常常會出現(xiàn)一個老人的身影,他有的時候拿著掃帚清掃路面,有的時候帶著一把剪刀修剪路邊的花枝。老人叫周作章,今年已經(jīng)81歲,這條村路是他用了10年一點一點用鐵锨鏟平的,村路兩邊郁郁蔥蔥的花木也都是他親手種植的。
一把鐵锨鏟平進村路
在為村子修路之前,周作章是文登區(qū)公路局的一名基層養(yǎng)路工,與道路整修打了大半輩子交道。2002年,周作章正式退休了,但是他不愿意就此閑下來,總想著找點事情干干,于是,他就盯上了村里那條坑坑洼洼的進村路。
“那時的村路是一條土路,坑坑洼洼的,尤其是下雨的時候,路更加難行,行人走路都是深一腳淺一腳,車輛顛簸得更厲害,經(jīng)常濺得行人一身泥!敝茏髡抡f,退休在家的他覺得自己有養(yǎng)路護路經(jīng)驗,可以幫村里修一修這條土路,當時他也沒多想,甚至都沒和妻子商量,就拿著一把鐵锨出門修路了。這一修,就堅持到了現(xiàn)在。
修路是個苦活,不僅要把路上的坑都填上,而且還要把路修得平整,便于行車。村里起初每年給周作章600元費用,他把錢全花在了修路上,有時候不夠,他就搭上自己的退休金。
在周作章為村里修路期間,他的妻子因腦血栓而臥床,需要人照顧,周作章并沒有因此停止手中的活,開始家里、村頭兩邊跑,在家照顧好妻子后,就扛起鐵锨出門修路。“這活干上了,就是我的責任,必須干好。”周作章說。
綠化道路只為村子更美
周作章修村路的日子一直持續(xù)了10年。10年里,這條進村路在周作章的精心維護下,沒有再給村民們出行增添不便。2012年,在周作章維護的基礎上,村里出資很快完成了村路的硬化,一條平坦的水泥進村路取代了之前的土路,周作章修村路的任務總算告一段落。
周作章修路的每一個過程,68歲的村民于華強都看在眼里,也真切感受到了這條路的巨大變化!耙婚_始我們誰也沒有想到他會跟那條土村路較上勁,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不過我們都明白,他是為我們大家好,這種堅持讓我很佩服。” 于華強說。
村里的道路完成硬化了,周作章本可以就此休息了,但他還是閑不住,又有了一個新的目標:在村路的路邊砌上種上花草,讓進村路的景觀更美。
現(xiàn)在的虎山村,平整的道路邊種著月季花和百日菊,現(xiàn)在正值花朵盛開的季節(jié),一路上姹紫嫣紅非常美,這都是周作章一棵一棵種起來的。秋天他采集花種,在春天的時候播種。平時周作章就在路邊仔細修剪枝葉、澆水施肥,看著這些花木長大。不僅如此,周作章還找來磚頭石塊,在路邊仔細地砌起一條綠化帶。一晃2年過去了,周作章種下的花木長得郁郁蔥蔥,進村路也被這條綠化帶裝扮得分外美麗。
現(xiàn)如今,周作章每天到村路上去轉(zhuǎn)一圈已經(jīng)成了習慣,有時候他帶著掃帚掃一掃路上的沙土,有的時候就拿著剪刀在綠化帶里修剪花枝,幾乎一刻也閑不住。
身體允許就會繼續(xù)做下去
“要是身體允許,我還會繼續(xù)做下去,不管年齡多大。把自己的家鄉(xiāng)建設得更美,這也是我的責任!敝茏髡逻@樣說。
周作章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寫詩歌,村里搭臺開展文藝匯演的時候,他常常登臺獻藝,朗誦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作品,宣揚美德,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在周作章的家中,有一本厚厚的作品集,里面收錄著周作章平時創(chuàng)作的詩歌作品,在一首他創(chuàng)作的《中國夢·虎山夢》的詩歌中,字里行間透露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這或許就是他執(zhí)著于修路、美化村子的原因。
“我出生在虎山,這個山河壯麗的家園,我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要回家看看;虎山,三十年前的虎山,街道破亂不堪,坑坑洼洼的小路,胡同曲曲彎彎;三十年后的今天,虎山的村貌覆地天翻,水泥街道寬闊,鮮花開邊兩邊……愿虎山的明天,比今朝更燦爛!敝茏髡乱豢跉獗诚铝怂麆(chuàng)作的這首《中國夢·虎山夢》的全文。
“我年輕的時候就離開村子,到很遠的城市去當兵了,人到中年才回來,在外面的日子特別想家,覺得哪里都沒有家鄉(xiāng)好;貋砗,就迫不及待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什么,我做的這些事情不算是什么,就是滿足自己的一個愿望而已。”周作章說,除了美化村路以外,他正在創(chuàng)作一批新的詩歌作品,主要是歌頌家鄉(xiāng)、宣揚美德方面的,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給鄉(xiāng)親們帶來共鳴,大家形成合力,將村子建設得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