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公婆和兩個殘疾親人
——記蒙陰縣岱崮鎮(zhèn)五里溝村劉士蘭
劉士蘭,女,今年63歲,蒙陰縣岱崮鎮(zhèn)五里溝村村民。她用40多年的堅(jiān)守,孝敬兩個癱瘓公婆,照顧著一個聾啞小叔子和一個智障小姑子,從21歲到63歲,她用一腔大愛撐起了一個特殊而又困難能家庭。
1972年,她21歲時嫁嫁給五里溝村張奎寶,她面臨的是一個特殊的家庭,公公癱瘓?jiān)诖,婆婆患有?yán)重的肺病,還有一個聾啞小叔子和一個智障小姑子需要照顧。當(dāng)時她既當(dāng)嫂子又當(dāng)保姆,一日三餐,生活瑣事,全都是她一人照顧,生活極其辛苦。
她丈夫在大隊(duì)里干民兵連長,天天在大隊(duì)里,照顧老人帶孩子全靠她。婆婆患有肺氣腫,既怕冷又怕熱,那時候條件差,缺衣少糧。為了讓婆婆不受凍,她把自己出嫁的新棉襖里的棉花掏出來,套在婆婆襖里,自己新被子給也婆婆蓋。為了讓公公婆婆吃好,她坐月子時雞蛋也舍不得吃,攢下來給公婆吃。由于醫(yī)療條件差,1977年婆婆病情惡化轉(zhuǎn)成肺癌,每天都躺在床上打針吃藥,生活不能自理。然而不幸的事又發(fā)生了,公公在干農(nóng)活時不慎摔斷了脊柱,由于年齡大,醫(yī)療條件差,治療3個月后就癱瘓?jiān)诖。從此,劉士蘭要照顧兩個癱瘓?jiān)诖驳墓。那段日子,兩位老人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劉士蘭每天都給他們喂飯喂藥端屎端尿,從來不說苦不說累。
她除了照顧兩個老人外,還要帶孩子,為了增加收入,家里還養(yǎng)了一窩豬。不論春夏還是秋冬,她總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最后一個吃飯。每天給公公婆婆喂飯、熬藥、翻身、擦洗。最忙的時候正給孩子喂著奶,聽著婆婆喊,扣子也來不及扣,就跑去看看。但劉士蘭從來不在老人和孩子面前訴說自己的難處,只是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暗自流淚,流過淚后,使她變得更堅(jiān)強(qiáng),變得學(xué)會樂觀面對生活。
劉士蘭的丈夫看著她每天不停操勞,流著淚對她說:“實(shí)在是對不住你,你還是帶著兩個孩子走吧,再找個好人家吧!”“俺走了這個家還叫個家嗎,有你這句話,再苦再累,俺也要堅(jiān)持下去,照顧這個家!眲⑹刻m哽咽的說。
盡管劉士蘭百般悉心照顧,婆婆公公還是相隔不到一年去世了。就在公婆去世不久,劉士蘭的父母又得了重病,她幾乎沒有時間睡覺,忙完了家里的事,還要走15里的山路去照顧父母,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十幾年,直到最后送走了雙親。
四十多年的歲月中,劉士蘭心中只有家庭只有親人,從來沒想過自己。如今,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也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和家庭,在她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兒子兒媳都很孝順,每次回家總會盡自己所能的照顧啞巴叔叔。提起劉士蘭,親戚朋友、鄰里鄉(xiāng)親都是贊不絕口。
責(zé)任編輯:孫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