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教學點的守望者
2015年01月04日 15:36來源:大眾網(wǎng)
李俊霞任教的裴莊小學是鎮(zhèn)中心小學的一個教學點,3排破舊的磚瓦房是學生的教室,11名老師擠在兩間辦公室里,其他教學設施幾乎為零。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李俊霞一教就是20多年。
農(nóng)村教學點的守望者----李俊霞
她是留守兒童心中的"媽媽"




李俊霞任教的裴莊小學是鎮(zhèn)中心小學的一個教學點,3排破舊的磚瓦房是學生的教室,11名老師擠在兩間辦公室里,其他教學設施幾乎為零。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李俊霞一教就是20多年。
今年41歲的李俊霞畢業(yè)后就直接分配在裴莊小學教書,因?qū)W校位置偏辟,老師嚴重不足,李俊霞常常同時一個人教好幾門課。她也樂于這樣,從不嫌自己的工作重,倒反而認為這樣自己可以多接觸學生,多學些知識,課堂上能融會貫通。
李俊霞教的學生中留守兒童很多,最多的時候占學生數(shù)的90%。為了這些留守在家里的孩子,李俊霞總是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經(jīng)常從家里拿來好吃的給他們,自費購買學習用品贈送給他們。她還經(jīng)常從微機上查找教育留守兒童的方法,好對癥下藥。時間不長,她就成為了學校最受歡迎的教師之一,教學成績也逐年提高。
李俊霞班里有個叫李周的學生,上課坐不住,課堂上小打小鬧不斷,同學都不愿和他交往。李俊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若任由他發(fā)展,也許孩子的一生就毀了。"李俊霞通過了解得知,由于李周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從小缺少父愛和母愛,所以不愛學習。于是李俊霞總是有意無意多和他交流,讓他多參與集體活動,或從家里給他捎點好吃的,一個學期下來,李周的成績上升得很快。
榮露露是一個曾經(jīng)失去母親的孩子,在李俊霞的精心呵護下臉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面對筆者的采訪,靦腆的小露露動情地說:"李老師就像媽媽。" "媽媽"漸漸成了很多學生對李俊霞的稱呼。
她進手術室前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學生
2009年11月10日,正在上課的李俊霞突然感到左胸部一陣鉆心的劇痛。她咬著牙忍著疼痛給學生上完了課。本來以為只是偶然事件,可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劇痛隔三差五便來折磨她。丈夫勸她去檢查,她總是笑著說:"沒事,忍一忍就過去了。"12月12日是個周末,正在家中備課的李俊霞再次遭受到疼痛的折磨,在丈夫的一再堅持下,李俊霞同意到城里的醫(yī)院去檢查。沒想到,這一查,結(jié)果是--乳腺癌,必須立刻接受手術。為了讓妻子安心,李俊霞的丈夫劉漢崗選擇了對妻子隱瞞消息,只說是一個瘤子,需要接受手術。
第二天就是李俊霞接受手術的日子。臨進手術室前,李俊霞突然拉住丈夫劉漢崗的手說:"我的課怎么辦?我還沒給校長請假呢。""都什么時候了,還說這個!"丈夫含著眼淚責備她。當時在場的醫(yī)護人員也都為李俊霞的責任心所打動。
在隨后的化療中,知道自己病情的李俊霞并沒有被病魔所嚇倒。春節(jié)過后,化療剛兩個療程的李俊霞堅持去上班,丈夫拗不過她,只好同意。但嘔吐、難受、頭暈,這些化療帶來的反應時刻折磨著她,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她要比常人多付出幾倍的努力和時間,但只要一走進課堂,李俊霞的病痛好像減輕了許多,她說:"我又能見到學生是我最大的幸福。"
她為了學生多次放棄回城機會
李俊霞的丈夫和女兒都居住在菏澤市區(qū),而為了方便教學,李俊霞一直獨自住在距離學校10多公里遠的農(nóng)村老家,一家人聚少離多。為了省出時間備課和批改作業(yè),她中午常常不回家吃飯,在學校湊合著吃點。李俊霞的弟弟得知姐姐這樣辛苦,曾勸她:"你這樣下去身體吃不消的,調(diào)回城里工作吧。"李俊霞拒絕了,她說自己和學生有感情了,不舍得離開他們。
她生病以后,上級教育部門考慮到她的身體情況,同意讓她回城工作。沒想到這件事讓學校的孩子們知道了,一天下午放學后,40多名孩子一起擠進辦公室,異口同聲哭著挽留:"李老師,你不要走,不要離開我們!"
面對孩子們,李俊霞頓時熱淚盈眶,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她做出了抉擇:放棄回城,留在農(nóng)村。之后面對同樣的機會,她也都放棄了。
李俊霞的同事李繼生是個參加工作近40年的老教師,說起李俊霞來是贊不絕口:"李老師不管嚴寒酷暑,總是早來晚走,對工作一絲不茍,對學生親如兒女,我打心眼里感到敬佩。"
李俊霞用自己的愛贏得了學生的愛。她說"我要把全部的精力獻給農(nóng)村的教育事業(yè),交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們。教好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成為有用之才。"話雖樸實,卻是錚錚誓言。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