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2015年01月04日 16:02來源:大眾網
這些年,老荊積極參與慈善事業(yè),經他捐助的弱勢群眾多達幾十名,一張張匯款單和感謝信塞滿了他的抽屜,也閃耀著一名黨員的光輝。
十幾年如一日資助需要幫助的陌生人

幫扶困難群眾

幫扶困難群眾

荊聿成工作照
荊聿成,男,1968年5月出生,鄒平縣地方稅務局青陽中心所所長。
荊聿成一家三口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妻子沒有工作且體弱多病,兒子正在讀大學,一家三口就靠他平淡的工資度日。生活中他人比較隨和,周圍的人都習慣喊他為"老荊"。這些年,老荊積極參與慈善事業(yè),經他捐助的弱勢群眾多達幾十名,一張張匯款單和感謝信塞滿了他的抽屜,也閃耀著一名黨員的光輝。
老荊資助的第一個孩子叫"格格"。"格格"家庭貧寒,又患上了嚴重的大皰性表皮松解癥,在北京確診后,由于醫(yī)藥費昂貴,只拿了20天的藥便回老家了。2011年,當老荊從網上得知"格格"的情況后,毫不猶豫地從工資里拿出了500元錢寄給了她。"童年應該是天真、爛漫的,不應該讓她遭那么多的罪。"老荊心情沉重地說。
河北省隆化縣山溝里8歲的女孩小鏡,因為父親駕車不慎碾過她身體而導致下身血肉模糊,可是她仍然渴望上學?粗W上的照片,看著這個天真的孩子在痛苦中掙扎,在苦痛中成長,老荊沉默了,忍不住流下了同情的淚水。隨后,老荊將300元錢匯給了小鏡。
在老荊的口中,他還有兩個孩子,一個叫盧寶允,一個叫寧雪,兩個孩子都是寧陽的。盧寶允是個讀四年級的男孩子,父母病故,現(xiàn)在與外祖母一起生活,外祖母年紀已大,沒有經濟來源。寧雪是個正讀二年級的女孩子,父母離異,母親另嫁,跟隨父親生活,父親患關節(jié)病,不能干重活,家境極其困難。當他看到這兩個不幸孩子的信息時,立即聯(lián)系寧陽縣婦聯(lián),與他們結成了幫扶對子,給他們捐衣服和生活用品。
匯款500元給《中國報恩網》資助10名孤兒;匯款500元給魯北晚報記者,向貧困家庭伸出援手;匯款600元給莘縣大王寨鄉(xiāng)婦聯(lián)幫助困難學生;匯款800元幫助博山白血病男孩張文健;匯款750元幫助失學小學生;匯款500元幫助帶著殘疾母親上大學的貧困生;2011年至2014年,累計匯款2400元幫助因車禍喪父、母親殘疾的學生賈洪濤一家……
雖然老荊的每筆匯款并不算很多,但他寄出的卻是自己無價的愛心!
這些年來,他也收到了很多"感動",有孩子們寄來的稚嫩的畫冊,有華豐鎮(zhèn)婦聯(lián)工作人員漂亮的楷書,也有寧陽縣婦聯(lián)紅底打印的感謝信,還有參加"幸福工程救助活動"的《榮譽證書》,每一件他都珍藏著。在他的影響下,單位的同事也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
荊聿成說,這方面,他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做得還很不夠。正因為這一句"做得很不夠",使他十幾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地撒播著愛心和善心的種子。他冬天不開暖氣、夏天不用空調,不舍得買衣服、常年不吃肉,日復一日的節(jié)省著每一分錢,用他的話說"每天節(jié)省十塊八塊的,就能救助一個孩子"。這就是荊聿成,沒有豪言壯語、信誓旦旦,在傳遞愛心的道路上執(zhí)著奔跑,用真情傳遞著生命的熱度,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愛的深度和廣度。
他先后榮獲濱州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鄒平縣慈善獎、鄒平縣和諧家庭、"濱州好人榜"上榜好人等榮譽稱號。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