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終點站里的"老黃牛"
2015年04月03日 16:00來源:大眾網(wǎng)
在社會各界,凡是到過殯儀館為親人送行的人,無不為他熱情周到的服務所感動。他數(shù)年如一日,不管是嚴冬還是酷暑,不論是風霜,還是雪雨,沒白天,沒黑夜,始終以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姿態(tài),在平凡的殯葬崗位上,執(zhí)著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地奉獻著


陳磊,男,1983年11月出生,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泰安市泰山區(qū)殯儀館職工。在泰山區(qū)民政系統(tǒng)提陳磊同志,無不為他的人格魅力和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所佩服。在社會各界,凡是到過殯儀館為親人送行的人,無不為他熱情周到的服務所感動。他數(shù)年如一日,不管是嚴冬還是酷暑,不論是風霜,還是雪雨,沒白天,沒黑夜,始終以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姿態(tài),在平凡的殯葬崗位上,執(zhí)著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地奉獻著,為逝者開啟了進入天堂的第一扇大門,演繹了許許多多動人的事跡。
面對選擇 無怨無悔
2008年,年僅25歲的陳磊從部隊退伍復員回來,被分配到泰山區(qū)民政局殯儀館工作。
自從從事殯葬工作,一些親戚朋友疏遠他了,逢年過節(jié)的互訪也少了,有時彼此好不容易見上一面,別人都不愿意跟他握手,有的甚至故意躲避他。但是這項工作總是要有人做的,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伴隨著各種心理壓力,在別人異樣的眼神中,在人生后花園里與逝者打上了交道,并一直在這個崗位工作至今。
面對困難 吃苦耐勞
從事殯葬事業(yè),更大的壓力還在于殯葬工作本身。殯儀館建在遠離城市的偏遠鄉(xiāng)村中,為盡快理順和拓展業(yè)務,陳磊同志主動請纓,到殯葬一線去工作。面對陌生的工作環(huán)境,面對讓人毛骨悚然的尸體,他經(jīng)常無法入睡,但他卻時常鼓勵自己和同事要摒棄封建迷信思想,認真做好殯葬服務工作。在車間工作,冬天相對還好點,要是在夏季,環(huán)境溫度就30多度,再加上炕面的溫度,能達到60多度,陳磊身上的工作服一天都沒有干的時候,全被汗水打濕。定期清掃爐體是陳磊的基本工作,這項工作只有在早上時才能進行,但即使停了一夜的爐子,爐膛內(nèi)溫度也在80度左右,進入爐膛,只能憋一口氣,把里面的堆積物一小鏟一小鏟的慢慢清理出來。通常清理一個爐子他要爬進爬出七到八次,頭發(fā)眉毛烤焦了都是常事,這個普通人想都不敢想。"讓逝者干凈整潔的離開"這是每一個火化工的目標,陳磊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誓言。
陳磊不但做好自己的本職火化工作,還認真學習美容、防腐、主持等技術。哪個崗位缺人,他就主動頂上去,從不叫苦叫累,認認真真,兢兢業(yè)業(yè)。至今為止,陳磊同志已是館內(nèi)唯一的一名司儀主持。多次為市、區(qū)和部隊去世老領導主持葬禮,并受到一致好評,進而提升了殯葬館的殯葬服務水平。一年又一年,陳磊同志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得到了全館干部職工及喪戶的認可。
記得有一起交通事故,因駕駛?cè)瞬簧鳎B車帶人掉進了一處谷底,家屬沿著公路兩旁找了一星期都沒有找到,后來還是一位放羊的老鄉(xiāng)發(fā)現(xiàn)報警的。當時正值夏季,陳磊和同事接到電話后立即趕到現(xiàn)場。死者處在谷底,從公路到谷底足有四五十米的垂直高度,又到處都是雜草荊棘,沒有路可以下去。當看到死者家屬絕望無助的眼神時,陳磊同志不顧個人安危,在腰間系上繩子,一路摸索著下到谷底,身上到處被荊棘割破出血痕。走近尸體,一股腐味迎面撲來,陳磊顧不上這些,他慢慢將遺體捆扎好,砍下樹枝做擔架,然后將繩子套在自己身上。在警方和家屬的協(xié)助下,他抬著尸體從崖底慢慢往上爬,硬是將遺體抬上了公路。家屬看著他刮破的衣服,流血的手腳,濕透透的全身,家屬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了一聲"謝謝"。
面對委屈 有容乃大
說殯葬行業(yè)特殊,就特殊在它的行業(yè)語言要求特別嚴格,即不能微笑,又不能哭啼。聲大了,說你的態(tài)度不好;聲小了,喪戶的哭叫聲影響聽力,說你不熱情。遇到不理解的喪戶還經(jīng)常挨罵,什么難聽的話,都能聽到,陳磊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很多這樣的事情,但他從來沒有同喪戶吵過一次架。對于受到的委屈,他常常這樣想:"只要使逝者得以安息,生者得以慰藉就是最大的快樂。"因此,他對每一位逝者都一視同仁,心懷虔誠。從遺體告別,尸體火化,骨灰裝盒每次都小心翼翼,對喪戶高度負責。
面對利益 堅持原則
親人去世是一個家庭的極大不幸,家屬會極度悲傷,陳磊認為搞好殯儀服務安慰喪屬是殯葬工人的職責,在為喪戶服務中,他用真心、真情、舍身處地的為喪戶服務。一些喪戶為了表達對他周到服務的感激之情,送來了香煙、名酒、紅包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吃請不去,紅包不要。在殯葬工作崗位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做人的真諦,用實際行動時時處處發(fā)揮著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陳磊常說:只要使逝者得以安息,生者得以慰藉,就是我們最大的安慰。因此,他對待每一位逝者,不管他生前聲名顯赫,還是平平凡凡,都一視同仁,心懷坦誠,肅穆相送。
愛崗敬業(yè) 一如既往
從踏上工作的那天起,喪屬與逝者生死絕別時悲慟欲絕的場景,就牢牢地在陳磊同志的腦海里鉻下了深刻印記。生與死,難以人們意志為轉(zhuǎn)移。要怎樣的服務、怎樣的言語才能減輕喪屬的悲痛?成了他時常思考和潛心鉆研的課題。于是,陳磊同志不斷真學習業(yè)務知識,加強職業(yè)道德提高,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在父母與愛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他懷著一顆無私大愛的心,飽含著對死者的真情,對待喪戶熱情禮貌,態(tài)度和藹。經(jīng)他負責進行殯殮的遺體都得到了喪屬的認同和感激。幾年來,他接觸的高度腐壞、車禍、兇殺、碎尸等遺體多不勝數(shù)。在他的眼中,這些遺體不是冷冰冰的物質(zhì),而是聯(lián)系著許許多多人情感的結(jié)點。簡單、隨意的處理,將會使很多人的情感終生無法平復。他從沒有怕過臟,怕過臭、怕過苦、怕過累,他把每一次工作就完成得十分出色。他知道這份工作的背后,聚集了多少關切的目光,有著多少厚重的囑托。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殯葬工作的平凡與崇高,而他自己一直都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遺體火化工、接運員、殯殮師、司儀主持。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陳磊同志不僅把青春奉獻給了殯葬事業(yè),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xù)刻苦鉆研業(yè)務知識,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精益求精,無私地把自己一生都奉獻給殯葬事業(yè),為殯葬改革工作作出更多貢獻。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琳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