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慶慶,女,1973年10月出生,漢族,群眾,濟南市歷下區(qū)元新老年樂園院長。
十載寒暑,她堅持助人詮釋“養(yǎng)老夢”
自2003年9月起,侯慶慶就利用休班時間在元新老年樂園做了近一年的定期義工。2004年8月,成為樂園的一名正式員工。她非常珍惜在樂園工作的每一天、每一個小時、每一分鐘,什么都做,打掃衛(wèi)生、倒垃圾、刷廁所、洗被單,給老人清理大小便……。2005年10月,她接過了老年樂園院長的重擔(dān)。從此,幫助樂園的老人有所養(yǎng)、有所依、有所樂成了侯慶慶的“養(yǎng)老夢”。
元新老年樂園是一所靠好心人捐助起家的老年公寓,現(xiàn)有床位 63 張,老人54 位,只有23 位可以生活自理,其余的都或多或少的需要護理。樂園曾經(jīng)住著一位劉老師,無兒無女,身患多種疾病,行動不能自理。為了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侯慶慶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對他都非常照顧,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滿足他的要求。有時劉老師會因為大便解不下來而著急,碰到這種情況,侯慶慶就用手給他摳大便,并耐心琉導(dǎo)。
這些年,只要是在樂園養(yǎng)老送終的老人,幾乎都是由侯慶慶和另外一個同事親自凈身穿衣。2013年夏天,106歲的王爺爺因為年歲已高,于夜間在樂園自然壽終。半夜3點,侯慶慶接到電話就從家里趕到了樂園,親自給王爺爺擦身、穿衣,給殯儀館打電話聯(lián)系靈車,陪著他71歲的小兒子一起將王爺爺送到殯儀館、去醫(yī)院開具死亡證明,辦完這些事情已是上午八點。
去年12月份,樂園77歲的周爺爺突發(fā)疾病,需立即住院治療,當(dāng)時他的兒子在省立醫(yī)院西院住院手術(shù),兒媳正在醫(yī)院照顧,無法及時來到樂園。侯慶慶得知此情況后,立即撥打了120,又安排樂園另外兩名員工和她一起隨同120急救車,將周爺爺送往醫(yī)院,并墊付醫(yī)療費給予周爺爺治療。在樂園,不管哪位老人生病住院,尤其遇到家屬在醫(yī)院照顧老人忙不過來時,侯慶慶都會及時趕往醫(yī)院陪護照顧老人,一陪就是一夜。這都令老人和老人的家屬們深受感動,感激不盡;也深得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及同病房病友們的贊嘆。
身體力行,她就是老人的親閨女
養(yǎng)老院的開銷很大,為此,侯慶慶經(jīng)常給員工灌輸節(jié)儉的理念。在她的帶動下,大家把洗衣服的第二、三遍水全部收集起來,用來沖廁所;把撿來的舊電腦桌的板子用來制作樂園的床頭櫥。為了少花錢,她安排員工到十多里外的七里堡市場購買蔬菜,每當(dāng)電動車出現(xiàn)故障時,員工們寧可步行把整筐的蔬菜用力推回樂園,也不舍得花錢雇車。
侯慶慶經(jīng)常組織員工學(xué)習(xí)侯慶慶《弟子規(guī)》、《了凡四訓(xùn)》、《二十四孝》等傳統(tǒng)文化孝親典籍,讓大家接受古圣先賢的正能量。為了做到真正視老人為父母,每逢老人過生日,侯慶慶都會給他下長壽面,中午再根據(jù)他的需要提供他喜歡吃的飯菜;對于糖尿病的老人,還要單獨給他們蒸窩頭;對于身體不舒服的老人,會給他們做病號飯;每個節(jié)假日,她都是陪著樂園的老人一起度過。
在樂園,同樣是給老人洗腳,讓老人洗得舒服, 才算工作做到位了,也就算工作達到標準了。這些組織性的服務(wù)都是在侯慶慶以身作則的帶動下,慢慢形成的。在她的影響下,李玉芳以中心醫(yī)院護士長的身份退休后,每天幾次換乘公交來樂園無償為老年人服務(wù),最終自己也住進了元新老年樂園,并一直幫助著老人。李玉芳說“慶慶視老人如自己的父母,不是空話,當(dāng)老人生病時,她都是親自送老人到醫(yī)院,掛號、辦好住院手續(xù),見到老人的子女才離開。回來后,還不時打電話問候,一有時間就到醫(yī)院看望老人。每當(dāng)老人看到慶慶來醫(yī)院,就掉眼淚,說慶慶比自己的兒女還孝順。”
舍小家為大家,她感召著許許多多的人
侯慶慶進入元新之初,家人并不支持,甚至不能理解 。工作又苦又累,每天需要連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每天工資十塊錢,而她進入元新之前的月工資已經(jīng)達到了 600元。家人時常埋怨她:“為什么要到那個地方工作,到底圖個啥?”弟弟在看到姐姐家因沒人收拾一團糟時,曾對她說:“你可以不要老的、不要丈夫,孩子也不要了嗎?成天沒白沒黑的干,值嗎?”每當(dāng)遇到家人的埋怨時,她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但是她說:“我們都應(yīng)該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不能把錢放在首位。當(dāng)你處在痛苦無助的境遇時,金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在來樂園之前我內(nèi)心抑郁,生活沒有目標,是元新老年樂園給了一個新生的我,使我重新審視了人生,樹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正是這種信念的支撐,她的奉獻之路一如既往。也正是這種無私的行為,感化了家人。弟弟來樂園看過她的工作情況后,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并對家人說:“姐姐所在的老年樂園確實離不開她,去一趟,就都知道了!焙髞恚顟c慶的母親來到老年樂園,親眼看到女兒干的工作,被女兒深深打動,也理解了女兒的選擇。家里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工作,公婆對她從無怨言。就在這十年的時間里,每年年三十,她都是在元新陪老人包餃子,過除夕,年初一給老人們拜完年,她才匆匆趕回家,從沒有和家里人過過一個團圓節(jié)。丈夫身體不適,她也沒有回去照料過。但是,回到家的侯慶慶,一聽說元新哪位老人出了什么狀況,就一定要趕回老年樂園。
可在侯慶慶身上,還是發(fā)生了一件讓她至今提起來都會愧疚傷心的事。由于侯慶慶一直在樂園工作,照顧母親的時間很少,“直到她生病住院,我才在她的身邊照顧?吹侥赣H躺在病床上痛苦的表情,我撕心裂肺地疼。”侯慶慶哽咽著說,“現(xiàn)在我對母親最好的報答,就是將樂園里的每一位老人照顧好,不留任何遺憾!
在侯慶慶的感召下,她周圍的人也逐漸行動起來。受她在樂園為老人洗腳的影響,兒子也為她打好洗腳水洗腳。身邊的親戚朋友在她的帶動下,也會時常來樂園幫忙做義工……侯慶慶的奉獻和付出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肯定和褒獎。2009年10月,被評為“濟南市十大孝星”,2011年月12月被推薦為“歷下區(qū)政協(xié)委員”,2014年1月被評為“歷下好人”,2014年被評為“歷下區(qū)勞動模范”。
責(zé)任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