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職工拾金不昧風格高
在重金面前不動心,拾到錢包快送還,冠縣港海集團職工張彥敏拾金不昧的故事在全縣廣泛傳頌。
2013年12月15日中午,在港海集團軋鋼剪機班作業(yè)的女職工張彥敏和往常一樣,最后一個離開操作臺,走在下班去職工餐廳就餐的路上。當她行至廠區(qū)的一個拐角處,一個鼓囊囊的東西映入了眼簾,她下意識地蹲下身,撿起來仔細一看,是一個包,里面裝滿了現(xiàn)金。這沉甸甸的錢包,得有好幾萬元,此時此地,就張彥敏孤身一人,如果把這些錢據(jù)為己有,也不會有人發(fā)現(xiàn),但面對巨款張彥敏沒有心動,而是立即趕到廠區(qū)生產(chǎn)辦,把錢包交給了部門負責人。
幾乎與此同時,來港海集團公司拉廢料的客戶呂朝軍卻著了忙。他在裝拉廢料的過程中,不慎將裝有30000多元現(xiàn)金的錢包丟失,丟在何處?被誰撿走了?他一無所知。這可急壞了呂朝軍,要知道,這筆現(xiàn)金可是他養(yǎng)家糊口做生意的本錢!就在失主火急火燎又一籌莫展的當口,一個好消息傳來:有人拾了錢包,剛剛交到生產(chǎn)辦!
呂朝軍的錢包失而復得。接過送還的錢包,他激動地挑起大拇指連聲稱贊:“好樣的……”他從包里拿出一疊錢,要向張彥敏表示酬謝,張彥敏婉言謝絕了。張彥敏說:“錢雖然好,但是誰的就是誰的,不是咱的,咱一分一文也不能要!
能把人品看得比金錢更重要的人,才能奏出和諧社會的最強音。這就是張彥敏,冠縣港海集團一位普普通通的女職工,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用自己的言行闡釋了如何做人,為倡樹道德新風、建設和諧社會,增添了一抹靚麗風景。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余梁
責任編輯: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