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曲永良專心敬業(yè)
下了班就去買菜
人物簡介:曲永良,男,1972年2月出生,群眾,現(xiàn)任勝利油田河口采油廠準備大隊油管廠抓管機司機。
事跡概括:曲永良的家庭負擔沉重,生活艱難。父親過早去世,母親病痛纏身,二弟常年臥床,三弟患有小兒麻痹癥。在軍旅夢想、個人感情等多個方面的選擇中,作為家中長子,曲永良每一次都把至親至愛的親人作為至上的選擇,無怨無悔地堅守支撐著大家庭。
主要事跡:
磨難接二連三,選擇轉(zhuǎn)業(yè)回家
曲永良也是地地道道的油二代。小時候,他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在《阿甘正傳》電影里,阿甘說過一句話: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就在曲永良享受和憧憬美好生活時,接踵而來的變故讓他措手不及。二弟因一次意外,長年臥床;父親也在一次車禍中,被奪去了生命,再加上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小弟,家里的天一下子變了,照顧家的重擔一下全部落在了母親的肩上。
當時,曲永良在海軍某部服役,因各種測試成績突出,組織推薦他報考軍校。這是曲永良多年的夢想!可家人怎么辦?報考軍校,就意味著忠孝兩難全,家,無法照顧得了。作為長子、長兄,曲永良放棄了軍旅夢想,選擇轉(zhuǎn)業(yè)回家。
平靜之中,再添磨難
轉(zhuǎn)業(yè)回家后,他像上了發(fā)條一樣,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做飯、陪媽媽聊天、給二弟清理大小便。
為讓兩個弟弟保持整潔,他學會了理發(fā)。為了給家人增加營養(yǎng),他還自學烹飪。
2007年,曲永良的母親日漸消瘦,食欲不佳,經(jīng)常有氣無力。起初,曲永良以為母親尚未從父親去世的痛苦中走出來,也可能是自己沒把母親照顧好,做的飯菜不好吃。但是,當他拿著化驗單時,他仍不敢相信,母親已身患癌癥。
在術(shù)后的日子里,母親的病情始終反復不定,心情也時好時壞。但是,曲永良知道自己是家里的頂梁柱,不能倒下去。否則,這個家就散了。
磨難之中,收獲幸福
2008年年初,在聽說陜西咸陽一家醫(yī)院的藏藥治療效果不錯后,曲永良毫不猶豫地帶著母親踏上了求醫(yī)的列車。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母親的身體逐漸有了起色。就在母親病情好轉(zhuǎn)時,曲永良身患重感冒,病倒了。當時,母親雖有好轉(zhuǎn),但免疫力依然很低,曲永良不能近身照顧母親,但他又請不起護工。就在左右為難的時候,醫(yī)院一個叫做王菊的護士,被曲永良身上的擔當、正直與善良打動,毅然擔負起了照顧母親的責任,并從陜西追隨曲永良到河口,組建了溫馨的小家庭,一起扛起了孝老愛親的重任。
談及與王菊結(jié)婚時的情況,曲永良說,為了給母親治病,家里已經(jīng)一貧如洗,哪怕是把房子稍微收拾一下當成婚房,都力不從心。
就在他為難的時候,單位伸出了援手。當時,大隊領(lǐng)導主持操辦婚禮的所有事情,同事把自己家布置成了娘家,幾位女同事則精心裝扮新房,并挑選嫁衣。為讓娘家人感受到油田人的熱情和溫暖,同事自發(fā)去火車站把娘家人接到了河口。
“長兄如父、長嫂如母”般的擔當
沒有花前月下,也沒有蜜月旅行;楹鬀]過多久,母親的病情就再次惡化。
孝心終究沒能挽留住母親。2010年2月,還沒有等到春節(jié),母親就離開了他們。隨后,曲永良和妻子把心思又全都放在了照顧兩個弟弟上。
2010年7月,妻子懷孕了,曲永良的兩個弟弟生怕哥哥有了孩子會離開他們。為了打消弟弟的憂慮,當女兒剛剛斷奶后不久,曲永良和妻子王菊硬著心腸把女兒送回了陜西交給姥爺和姥姥撫養(yǎng)。每當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家務(wù),聽到女兒電話里的呼喚,曲永良和妻子王菊禁不住淚流滿面;每當夜深人靜時,小兩口總是拿出女兒的照片,一遍一遍的翻看。
在曲永良的照顧下,從前臥床不起的二弟,如今已能自理生活。為了減輕哥哥的負擔,小弟每天負責采買,二弟在家洗涮。小弟更是在街邊擺了一個小地攤,補貼家用。前年冬天,兩個弟弟將買好的黃河口的特產(chǎn)送到哥嫂手中,催促他們帶著東西回陜西把小侄女接回了家。
責任編輯: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