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追求真相無懼無畏
在五蓮縣公安局,有一位“老”法醫(yī),他在法醫(yī)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崗位上一干就是近二十年,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有的只是臟苦的各類現場和默默無聞的付出,這首《卜算子.詠梅》就是他和法醫(yī)工作的真實寫照。
追求真相無懼無畏 奉獻青春無怨無悔
劉召軍,1973年生,現任五蓮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在五蓮縣公安局,有一位“老”法醫(yī),他在法醫(yī)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崗位上一干就是近二十年,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有的只是臟苦的各類現場和默默無聞的付出,這首《卜算子.詠梅》就是他和法醫(yī)工作的真實寫照。他就是現任五蓮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技術中隊長、主檢法醫(yī)師劉召軍。
工作照
還原事實,他抽絲剝繭,用嚴謹細致洞察現場
古代法醫(yī)學家宋慈《洗冤集錄》里有這樣幾段話:“獄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檢驗!;“倘檢驗不真,死者之冤未雪,生者之冤又成!眲⒄偻緦懺诠P記本上,記在心里,付諸行動中。“法醫(yī)之責重于泰山,解剖刀雖然是薄薄的,但份量卻是沉甸甸的!边@正是劉召軍同志作為一名法醫(yī)的信念。
2012年農歷小年晚,于里鎮(zhèn)一村莊徐某某家中起火,次日火被撲滅,發(fā)現徐某某、馬某某夫婦兩人在家中炕上燒焦死亡。由于案件發(fā)生的地點和時間特殊,群眾對兩人的死因的猜測不斷蔓延,有的說是死者過小年時放鞭炮不慎失火所致,有說是入室搶劫后殺人放火等等……。劉召軍同志接警到達現場后,頂著刺鼻的煙熏味,冒著墻壁隨時可能倒塌的危險,立即進行了細致地現場勘驗和尸體檢驗。由于兩具尸體均已嚴重燒焦毀損,完整度極低,給尸檢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然而劉召軍同志本著負責的態(tài)度,耐心地對尸體燒毀散落掉的部分進行拼接檢驗。通過細心的檢驗,他在燒焦尸體殘塊的頸部和胸部發(fā)現了幾處刀傷口,又在燒焦的內臟器官上找到幾處很不顯眼的破裂口,證明兩名死者系被他人殺死后又被焚尸滅跡。同時他通過對尸體損傷特征、作案手法等方面的分析,為案件的定性及嫌疑人范圍排查提供了重要線索。
工作照
劍指真相,他無懼無畏,用精湛技藝懲治犯罪
對于顯赫的公安刑偵工作來說,法醫(yī)是默默無聞的代名詞,默默無聞、無懼無畏的背后,必定是對犯罪的懲治和對正義的伸張。法醫(yī)只有具備高超的知識和足夠的膽識,加上認真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方能從現場細微之處發(fā)現線索,還原事情的真相。法醫(y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時常需要面對人人避之不及的尸體現場,與腐肉蛆蟲“面對面”,更需要練就精湛技藝,讓死人開口“說話”,為偵查破案提供方向。劉召軍作為一名醫(yī)科大學本科畢業(yè)生,懷著對公安工作的熱愛和伸張正義的忠誠,很快克服工作上的不適應,有傷檢搶著驗,有現場爭著出。別人想一想都反胃的現場,他需要近距離細細檢驗。特別是夏天,尸體高度腐敗,惡臭撲鼻,蚊蠅密布,蛆蟲橫行,令人作嘔。受條件所限,有些尸體來回搬運不方便,往往就在現場進行尸體檢驗,他一蹲就是幾個小時,夏天現場的蚊蟲趕也趕不走,身上的汗水也經常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
2004年8月17日,高澤鎮(zhèn)秦家莊路旁水溝內發(fā)現一具無名尸體,當時正值高溫天氣,加上連綿不斷的細雨,尸體已高度腐敗,全身皮膚脫落,腐肉就象爛泥,幾十米開外就能聞到濃烈的尸臭味,好多工作多年的老刑偵、老技術員都受不了那氣味和場景,看了幾眼就遠遠的躲了開去。劉召軍同志到達現場后,眉頭都沒皺一下就立即投入工作中,開始尸體檢驗,由于尸體高度腐敗,外表基本破壞,內部臟器大部毀損,沒有發(fā)現明顯損傷痕跡,他頂著難聞的尸臭味、冒著酷暑持續(xù)檢驗了四個小時,最終明確了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質,為案件的偵破和訴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衛(wèi)護天平,他秉持原則,用大公無私情暖民心
法醫(yī)絕非僅僅是為偵破案件服務,更多是為廣大群眾服務,為伸張正義、主持公道提供證據,鑒定質量的好壞對此類案件的定性、處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劉召軍心里裝著公正這桿秤,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項檢驗、鑒定工作,他經手的法醫(yī)鑒定零投訴,也沒有發(fā)生一起因法醫(yī)鑒定問題引發(fā)上訪事件,得到了市、縣局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稱贊。在日常工作中,劉召軍遇到行動不便的傷者,他都是去醫(yī)院或者上門檢驗。他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傷者,也羸得了他們的尊重與理解。他跟同事們常說的一句話:“我們從事這個職業(yè),必須一碗水給端平了,一要對得起自己的這身警服,二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精益求精,他舍小顧大,用開拓創(chuàng)新詮釋忠誠
劉召軍同志熱愛和追求著法醫(yī)這一崇高、神圣的職業(yè),無論什么時間,無論什么環(huán)境,只要有需要法醫(yī)的地方,總是能看到他那忙碌的身影,無論是狂風暴雨、酷暑嚴寒,無論是白天、黑夜,山再高、路再遠、水再深,哪里有尸體現場,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為了不耽誤工作,他的手機24小時都在開機狀態(tài),什么時候有現場什么時候隨時出,節(jié)假日、周末別人休息的時候也許正是他最忙碌的時候,深更半夜出現場更是家常便飯。他就是這樣年復一年的工作著,先后檢驗各類尸體2000余具,傷情鑒定5000余人次,物證化驗500余份,參與破獲各種重、特大案件300余起,出具各類鑒定文書6000余份,出具的鑒定結論全部司法機關采信,讓每一起案件都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他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2012年被省公安廳表彰為“全省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工作先進個人”,2014年被日照市公安局聘為“法醫(yī)專家”。
“無懼無畏、無欲無求,秉持正義、精益求精”,正是憑著對黨和事業(yè)的忠誠,對群眾負責的精神,對法醫(yī)這一崇高神圣職業(yè)的熱愛,他在平凡的警察崗位上,以懲治犯罪、群眾服務為最大心愿,譜寫他熱愛的人民警察事業(yè),書寫著一個技術警察的輝煌篇章。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