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fā)兒媳孝婆婆
山東新泰市新汶街道辦事處大寺山村,由于環(huán)境清新,氣候宜人,九十歲以上的老人有十幾位,其中年齡最大的要數(shù)今年百歲的趙臧氏,問及她長壽的原因,老太太卷起滿臉皺紋,笑瞇瞇地說:“這都是因為我有一個好兒媳,孝順我,伺候我,我活得舒心,愉快,我還得再多活兩年……”。
山東新泰市新汶街道辦事處大寺山村,由于環(huán)境清新,氣候宜人,九十歲以上的老人有十幾位,其中年齡最大的要數(shù)今年百歲的趙臧氏,問及她長壽的原因,老太太卷起滿臉皺紋,笑瞇瞇地說:“這都是因為我有一個好兒媳,孝順我,伺候我,我活得舒心,愉快,我還得再多活兩年……”。
今年一百歲的趙臧氏,身體健康,紅光滿面,衣著干凈,發(fā)型整潔一絲不亂,和藹可親。這一切,都歸功于她的兒媳孫香田。俗話說得好“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闭菓诉@句古語,在兒媳孫香田多年如一日,不分晝夜、任勞任怨的悉心照料下,用最真摯樸實的情感,演繹著愛老敬老的真諦。她被大寺山村評為好媳婦。她的孝行已成為新汶街道孝老愛親的典范,茶余飯后傳頌的佳話,被眾所周知,人人稱頌。
孫香田今年也是74歲的老人了,上有老下有小,既當媳婦又當婆婆,自己的身體雖然大不如前,但是在對婆婆的照顧上,她從來不含糊。每天早上從穿衣洗漱、到吃喝拉撒,每件事都要做到讓婆婆舒服舒心。這簡簡單單的日常起居,看上去輕巧,但是,貴在她能日復一日地堅持下來,從未有一句怨言,也從沒讓老人看一次臉色。就連趙臧氏本人也說:“你說俺這個兒媳婦,這么多年了,怎么也沒學會瞅人,也沒學會訛人,俺媳婦的脾氣就是忒好了,都說婆媳關系最難相處,她是一直把俺這婆婆當親娘對待!孫香田的耐心、孝心令人折服。
有一次老人得了急性腎炎,在醫(yī)院里一住就是六個月,孫香田老兩口衣不解帶,前前后后的伺候。由于療養(yǎng)、照顧得好,從那以后老人不僅沒再犯過腎炎,連頭疼的老毛病也沒有了,這讓他們很欣慰。趙臧氏由于年齡大,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這兩年,老人有時糊涂不認人,說胡話,目光呆滯,語言表達能力下降。一晚晚鬧騰不睡覺,就診多家醫(yī)院確診為“老年癡呆”。老兩口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孫香田每晚都要起床多次,聽聽老人的動靜,注意觀察她的精神狀態(tài)。在冬天,由于天氣比較寒冷,老人抵抗力弱,容易感冒,老人的吃喝拉撒都是在臥室。有一次,孫香田晚飯后伺候老人剛睡下,等自己把碗筷收拾好,再去看看老人睡著了沒有時,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老人用手不時的在抓什么,她三步并作兩步,趕緊上前一看,床單、被褥、老人的身體上全是大便。她怕老人感冒了,趕緊打來熱水叫來老伴,小心翼翼的把老人扶起,給老人擦洗了全身,換上干凈舒服的衣服,又把床上全套給老人換好,把老人安頓好以后,讓老伴先陪會老人,自己又默默地去衛(wèi)生間給老人洗刷衣被褥上的大便。這時,老伴看在眼里,感激在心。每當提起來他就說:“就是我這個親兒也想不到,做不到的事,俺那老伴都做到了”。有時,左鄰右舍都聚在一起乘涼時夸贊孫香田,她樸實的說:“孝敬老人,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比我做得好的有的是,沒什么值得提的,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大家比我做得更好!闭峭ㄟ^這些簡單、平凡的小事,才體現(xiàn)了孫香田夫婦不厭其煩、無微不至的呵護,才有老人幸福的今天。
“百善孝為先”,孫香田夫婦與老人之間的孝親故事,是窮盡語言也講不完的,他們用自己簡單、平凡的愛,傳播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責任編輯: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