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職工熱心公益 熱心助人默默行善
劉濤,1975年出生,原臨沂市費縣糖業(yè)煙酒公司的一名下崗職工。下崗后,他通過自學考取了國家建造師,走上了一條全新的人生道路。經(jīng)過艱苦拼搏,劉濤現(xiàn)已成為費縣城建開發(fā)公司的項目經(jīng)理。他心存大愛,為慈善事業(yè)慷慨解囊;他扶危濟困,視弱勢群體如同親人。多年來累計捐款40余萬元,救助病殘孤貧兒童、貧困大學生達60余人。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出人間大愛的華彩樂章。 十幾年的摸爬滾打,讓劉濤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也認識到人間真情的珍貴。人不能忘本,他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回報費縣的父老鄉(xiāng)親,去救助那些最需要救助的人。
王貝貝原是費縣一中的一名高中生。9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逝,隨后,母親又患上了間質(zhì)性肺炎,靠吸氧維持生命,家庭極其困難。萬般無奈的她只能帶著母親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不足10平米的小屋,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學習。王貝貝的不幸遭遇讓劉濤心如刀絞,她不向命運低頭的性格又仿佛讓他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工作之余,他便走進王貝貝那間矮小的出租屋,看望她的母親,每次去都是大包小包,帶上油米面,臨走還偷偷塞下一沓錢作為她的生活費。他和妻子商量,一定要長期救助王貝貝,資助其上完大學,直到走上工作崗位。
2015年1月,王貝貝的媽媽撒手離去,王貝貝傷心欲絕,無心上學。劉濤就把她從出租屋接到了家里,讓妻子經(jīng)常和她一起聊天談心,并讓孩子陪她一起玩,讓她感覺到了家的溫暖,逐漸的走出了陰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學習上。最終,王貝貝考取了理想的大學,為自己,也為資助她的劉濤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王貝貝的不幸遭遇使劉濤認識到,在他的周圍還有太多太多亟需救助的人,要讓他們擺脫困境,僅憑一人之力還遠遠不夠。2014年9月,費縣慈善總會成立,他和妻子潘麗第一個以個人名義捐款10萬元作為創(chuàng)始基金,又拿出6萬余元與朋友一起牽頭成立了費縣慈善總會第一個教育專項基金——鴻飛助學專項資金,定向捐助費縣石井鎮(zhèn)貧困學生。在劉濤義舉的感召下,慈善總會成立之初募捐善款4580萬元,在費縣傳為佳話。
劉濤的一樁樁義舉傳遍了費縣大地,也為一個個弱體群體點燃了希望之火。在劉濤的手機上,受他資助的貧困學生的電話號碼一屏又一屏。他經(jīng)常打電話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還有什么新的困難。如今,仍有19名在校學生繼續(xù)接受劉濤的救助。同時,用他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激勵他們,讓他們重拾堅強。
“幫助別人不僅能讓別人快樂,也能使自己的心靈獲得滿足,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最大體現(xiàn)!眲f,今后,他將一如既往、無怨無悔地將慈善事業(yè)做下去。
劉濤的慈善義舉多次受到各級各部門的表彰。2014年他獲費縣慈善募捐特別貢獻獎,2015年獲費縣十大先模人物、費縣好人等榮譽稱號,2016年又獲得了山東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等殊榮。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