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名困難兒童的好媽媽
劉艷芬,女,1970年3月出生,榮成市石島管理區(qū)宣傳群團辦群眾團體科科長。2006年,劉艷芬創(chuàng)建開展關(guān)愛弱勢兒童群體志愿組織——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十余年來,她個人累計收養(yǎng)或倡議救助困難兒童近200人,個人資助和號召志愿者累計捐款100余萬元,用陽光雨露般的母愛,讓不幸孩子的童年像花兒一樣美麗綻放。
劉艷芬,女,1970年3月出生,榮成市石島管理區(qū)宣傳群團辦群眾團體科科長。2006年,劉艷芬創(chuàng)建開展關(guān)愛弱勢兒童群體志愿組織——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十余年來,她個人累計收養(yǎng)或倡議救助困難兒童近200人,個人資助和號召志愿者累計捐款100余萬元,用陽光雨露般的母愛,讓不幸孩子的童年像花兒一樣美麗綻放。
2006年,劉艷芬創(chuàng)建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開展關(guān)愛弱勢兒童群體志愿服務(wù)。十余年來,她默默幫助著孤兒、貧困、失親、留守、殘疾兒童,個人累計收養(yǎng)或倡議救助困難兒童近200人,個人資助和號召志愿者累計捐款100余萬元。她自學兒童心理學,輔導一個又一個孩子走出心靈的陰霾。她的堅毅和善舉感染了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已有300多人加入她創(chuàng)建的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受救助的孩子們都說:“芬姨,給了我們媽媽一樣的愛”。
讓特困家庭重燃希望
最近,劉艷芬收到來自北京一位名叫楨楨(化名)的大學生發(fā)來的微信,向“芬媽媽”匯報學習情況,并附上微笑的照片。
這個姑娘能有今天,得從10年前說起。劉艷芬在煙臺農(nóng)校的兩個同學是一對夫妻,住在乳山市午極鎮(zhèn)。那一年,男同學遭車禍喪生,女同學患嚴重的紅斑狼瘡。就在女同學喪失生活信心的時候,劉艷芬向同學承諾:“不要怕,你的困難,我們大家分擔。”期間,女同學單位要房改,需交房款。劉艷芬馬上聯(lián)系全班30多名同學,湊了2萬多元,幫同學買下3間平房。從那時起,劉艷芬倡議資助女同學5歲的女兒楨楨,直到高中畢業(yè)。
楨楨12歲時,母親病逝。此后,劉艷芬一直從生活、情感等各方面關(guān)愛她。2016年高考,楨楨被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錄取。劉艷芬和同學們又為楨楨帶去2萬元學費。
10年來,劉艷芬和同學們資助這個家庭近10萬元。
不止是楨楨家,劉艷芬還對一名母親離家出走、爸爸是殘疾人的小女孩,一幫就是四年,直到為其找到新的資助人;為一名父親和奶奶都有精神病的孩子,找到資助人……
劉艷芬牽頭幫助的類似家庭不下幾十個。
劉艷芬的善心義舉,影響了身邊更多的人。她成立志愿者服務(wù)組織僅3年,就吸引近300名同學、同事、朋友加入。她牽頭創(chuàng)建的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于2016年7月掛牌,大批志愿者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服務(wù)精神,投身于關(guān)愛青少年特殊群體志愿服務(wù)行動中。
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
在劉艷芬和芬芳中心志愿者幫助的孩子中,不少都有膽怯、孤獨、自卑、逃避等心理障礙。為此,劉艷芬自學兒童心理學,并于去年獲得國家中級社會工作師證書。
今年10歲的佳楠(化名),七八歲時母親病故,一年后,父親又因車禍身亡。無依無靠的她,從煙臺蓬萊回到榮成王連街道奶奶家。誰知不久奶奶又遭遇車禍重傷,而爺爺在她出生前就已去世。在這個空蕩而陌生的家里,她感到孤獨、恐懼和自卑。
當劉艷芬和5名志愿者來到這個家,看到小佳楠的神態(tài)時,劉艷芬就下決心,要打開她封閉的內(nèi)心世界,讓溫暖陽光照射進來。
劉艷芬每周末都去陪伴小佳楠。她對孩子奶奶說:“在這個世界上,佳楠是你活下去的所有希望,當你年邁無力時,只有佳楠能照顧你!币淮未翁托奶头蔚慕徽,慢慢改變了奶奶對孩子的偏見。
以后,劉艷芬每周都會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來到這個家庭,幫助收拾屋子,陪孩子寫作業(yè),帶小朋友們來和佳楠玩。當微笑第一次蕩漾在佳楠臉上時,同行的年長志愿者大姐熱淚盈眶。
2015年冬天,劉艷芬領(lǐng)著芬芳中心受助的孩子們?nèi)タ创筇禊Z,當看到幾百只天鵝一起歡快唱歌時,佳楠悄悄告訴劉艷芬:“芬姨,今天我想告訴你一個秘密,你過去問我為什么不喜歡和同學們在一起玩,是因為我嫉妒他們有爸爸媽媽,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我也有你這個‘媽媽’了!
現(xiàn)在,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已有45名志愿者取得國家心理咨詢師和社會工作師證書。中心每年都舉行大型親子、參觀、游玩活動,有一批像佳楠一樣的孩子走出心霾,綻放燦爛的笑容。
把愛心永續(xù)傳遞
2015年新年開學第一天,劉艷芬接到一個老師的電話,說榮成市第三十七中學小學部一個留守兒童突然病倒,送到醫(yī)院搶救。
這名留守兒童叫孝先,原先隨打工的父母在南京生活,母親患產(chǎn)后抑郁癥,在生下他的第二年離家出走,父親便把他送回爺爺奶奶家。
劉艷芬馬上開車來到石島人民醫(yī)院,得知孩子患的是“肥厚性心肌病”,出現(xiàn)心臟猝死。
劉艷芬第一時間向石島管理區(qū)宣傳群團辦、團市委、教育部門作匯報,請求幫助。隨后,團市委官方微信向社會發(fā)出了愛心捐款的倡議,劉艷芬第一個轉(zhuǎn)發(fā)微信。不到20天,就收到捐款29.8萬多元。9月7日,孩子回校上學。然而,2016年3月23日,小孝先再次發(fā)病,不幸離世。
承受喪子之痛的孝先父親畢俊強,第一時間找到劉艷芬:“芬姐,善款還剩13萬多元,這都是好心人一分一分捐來的。這錢我不能留,我也要像你們一樣把愛心傳遞下去!
2016年4月10日,畢俊強以兒子畢孝先的名義設(shè)立冠名基金,向愛心基金捐款13.85萬元。
從被幫到助人,一批這樣的孩子家長開始踏上愛心志愿服務(wù)之路。劉艷芬常說,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把更多的愛心凝聚起來,能量便是無限的;努力做一個善良和心態(tài)陽光的人,便能用正能量感染和影響身邊的人。如今,劉艷芬已經(jīng)成為榮成市社工志愿者形象的代言人,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和企業(yè)參與到芬芳愛心活動中來。
責任編輯: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