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太陽種在課堂 把黑夜藏于心底
田瑜欽,女,生于1972年5月2日,菏澤市牡丹區(qū)牡丹小學二級教師。
“教師職業(yè)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教師贊譽的名句俯拾皆是。作為一名教師,田瑜欽深深地明白,這不僅僅是一種贊譽,更是一種奉獻。27年來,她不僅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以自己的志趣、情操、性格、意志影響著下一代,并以濃濃的師愛為火焰,點燃照亮了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1998年5月,田瑜欽的父親病危,做女兒的她本應在床前盡孝。當時,她教的是畢業(yè)班,為了不辜負學校和家長的厚望,她只能在晚上讓丈夫騎摩托車帶她回娘家安興鎮(zhèn)照顧父親,第二天一早就又趕回學校繼續(xù)給孩子們上課,幾乎每天都要往返100多里路。 誰料就在她繪聲繪色地為孩子們講課時,她的父親不幸病逝!拔覜]來得及見父親最后一面,成為終生遺憾!碧镨J難掩憂傷,“對于學生,我可以說問心無愧,可對于已逝的父親,我還能說什么?”
“一個人只要活著,就要讓生命像鮮花一樣燦爛綻放,讓愛的陽光灑滿所經(jīng)過的每一個地方! 田瑜欽說。2004年11月,她因嚴重的高血壓導致半身不遂,同時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綜合癥,腹內(nèi)還長有一個直徑約17.5公分的腫瘤!拔也坏貌蛔∵M了醫(yī)院,我所教的學生也不得不分到其他班級! 田瑜欽說,“后來我聽說,當時學生們都抓住自己的課桌不放,整個教室里哭聲一片,他們要等自己的老師健康回來……就連校領(lǐng)導和老師們都被感動得掉淚。”田瑜欽回憶說,當時自己躺在手術(shù)室的無影燈下,手術(shù)器械的撞擊聲清脆可聞,但她毫不膽怯,她堅信自己一定能活下去,因為,孩子們那一雙雙企盼的淚眼牽動著她的命脈,學生們一聲聲真誠的祝福呼喚著她的心靈。
“當我掙脫了死神的魔掌后,躺在潔白的病床上,凝視著孩子們親手折疊的千紙鶴,撫摸著他們精心制作的祝?,淚水剎那間溢滿眼眶!碧镨J說。那不單單是一份簡單的禮物啊,那是最純美的心靈,最真誠的祝福。
出院回家,醫(yī)囑田瑜欽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可她總是不放心孩子們,只想到學校去看一看。“我到學校門口時,正是第一節(jié)課間,樓上的孩子看見了我,就一起歡呼起來,還喊著‘老師回來啦、老師回來啦’!”田瑜欽說,“那情景,真的讓我淚流滿面!碑敃r,學生們一起高喊著向她揮手致意,然后又飛奔下樓攙扶著她走上樓梯,幸福驅(qū)走了田瑜欽心中所有的不快。等她在學生的攙扶下蹣跚地走到三樓教室里時,孩子們早已把課桌從其他班級搬回來,整整齊齊地排在自己的教室里,并安靜地坐在那里等待著。田瑜欽見此情景還能給孩子解釋什么呢?她只說了兩個字:“上課!”而田瑜欽因體力實在不支,無法騎電動車去學校,每次都只能打車去給孩子們上課……
因為腿腳不太靈活,她不慎從樓梯上摔下來扭傷了腳,腫得像個紫茄子,手也被玻璃扎得鮮血直流。到醫(yī)院包扎后,吊著胳膊穿著丈夫的大拖鞋一瘸一拐地繼續(xù)上課,由于來回上下樓梯,致使骨頭錯了位,左腳現(xiàn)在還有些畸形。”可聽到孩子們熱情地噓寒問暖,前簇后擁地圍在我身邊,我感到幸福的花朵暖暖地開放,內(nèi)心也被層層凈化,漸漸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為這最純美的心靈,最真誠的慰藉。”田瑜欽說。
有朋友說:“你真是個傻瓜,干嘛不在家休息養(yǎng)病?”面對別人的質(zhì)疑,田瑜欽總是報以微笑。因為她心中明白,自己每次從病痛中醒來,看到第一縷陽光照進窗子,聽到電話里孩子們一聲聲真誠的問候和祝福,就會驟然感到能夠活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現(xiàn)在,田瑜欽由于受糖尿病綜合癥的影響,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周圍神經(jīng)痛變、視網(wǎng)膜病變、腎病四期等疾病,常常頭痛、眩暈,全身痛如針扎,腿腫得像面包。最讓她難以忍受的是由于長期使用大量的藥物,每隔十天半月就會發(fā)生一次藥物交叉中毒現(xiàn)象,每次都難受得她生不如死,好幾次都是被急救車從學校直接拉往醫(yī)院。盡管這樣,田瑜欽依然會如期出現(xiàn)在教室里,繼續(xù)用知識為孩子們導航。當她已經(jīng)無法站立時,就坐在講臺的水泥地上繼續(xù)上課,孩子們經(jīng)常是滿眼含淚地聽田老師講課。可她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絲悔意,甘愿把太陽種在課堂,把黑夜藏在心底。
如今,病痛依然折磨著她的每一根神經(jīng),可她仍然滿面含笑地站在講臺上,讓陽光灑滿教室,讓真愛種滿童心。她說:“也許這一方講臺就是我人生的墓地,這一塊黑板就是我永恒的墓碑,而那朗朗的讀書聲將是天國最美的頌歌!”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多年來,有成績,也有榮譽。她所教的高年級語文曾連續(xù)多次獲得辦事處第一名,指導的作文曾獲市級征文一等獎,指導的讀后感獲全國讀書活動一等獎,撰寫的論文獲全國小學作文教學論文二等獎,寫的文章獲全國教研成果一等獎,她也曾多次被評為牡丹區(qū)優(yōu)秀教師,牡丹區(qū)師德標兵,職業(yè)道德模范,菏澤市教學能手……牡丹晚報、菏澤日報、齊魯晚報,牡丹電視臺,齊魯網(wǎng)、華龍網(wǎng)、新華網(wǎng)、大眾網(wǎng)、中國網(wǎng)等多家媒體對她的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