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熱誠一腔愛 一路走來一路歌
于海軍,男,1979年11月生,山東省臨朐縣嵩山小學校長。自參加工作以來,矢志不渝地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工作盡職盡責,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一步也沒有離開自己心愛的講臺,像燃燒的紅燭那樣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年華,把滿腔的熱血和無限的忠誠獻給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于海軍查看校車出行記錄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
參加工作伊始,他就定下一個目標:做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做一名學者型教師。因此,堅持自費訂閱各種現(xiàn)代教育書刊17年。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都堅持學習;書店和老教師家里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多次參加省市縣組織的青年骨干教師培訓,所教班級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逢教師節(jié)、元旦和春節(jié),總能收到一大摞來自全國各地的賀卡書信,這時他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無怨無悔。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素養(yǎng)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彼彩且詫嶋H行動詮釋著這句名言。在教學中既做嚴師,又做慈父,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護人和引路人。他曾教過一名患慢性腎炎的學生,這名學生因打針求醫(yī)而耽誤功課,學習跟不上,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主動利用星期天或晚上的時間去給他補課,使他的成績很快趕了上來,同時也增加了他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因工作的刻苦努力,他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和班主任、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獲臨朐縣教學成果一等獎。
做一名稱職的班主任
他擔任班主任六年時間,始終堅持既教書又育人的原則 ,對學生誠心、愛心、細心和耐心教育。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對學生做到嚴而有愛。對他們耐心教育,給他們樹立榜樣,并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班內(nèi)有一名女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父親出車禍住院、母親有病,自己想輟學。他和班委的同學首先從思想上給予幫助,鼓勵其勇敢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在物質上他捐款500元,班內(nèi)的同學也跟著捐,很快就捐了900元。這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著學生。使這名女生很快從家庭困難中站立起來。去年考上了山東大學。多年來,自己所帶的班中,無一人輟學。
他不僅關注家境困難生,而且還十分關注后進生。關愛后進生,溫暖后進生,也是他干班主任的一個重點。班上曾經(jīng)有一名學生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完成,還經(jīng)常打架、玩網(wǎng)絡游戲等,面對這樣的學生,批評是收效不大的,他發(fā)現(xiàn)他的集體主義感比較強,抓住這點他大力表揚他,結果轉變快。經(jīng)過一段時間,壞毛病改了,學習有了很大進步。因此,要善于疏導,給予寬容,是他做班主任工作的秘訣。
做一名率先垂范的管理者
不論在干校團支部書記、政教處副主任,還是鎮(zhèn)教辦工會主任,都沒有離開講臺,在鎮(zhèn)教辦期間,自己申請擔任五井鎮(zhèn)茹家莊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每周2課時,他心系講臺,心系學生,從沒有耽誤課。在五井鎮(zhèn)教辦自己分管校舍安全這項工作。這項工作表面看似輕松,實際上責任重大。他時刻記著安全無小事的原則。四川汶川大地震給他們敲響了警鐘,學校房子關系重大。為此在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跑遍了全鎮(zhèn)2處初中,17處小學,檢查了600多間房屋、發(fā)現(xiàn)2 處危房。與學校負責人一起制訂整修計劃,并寫了一份關于全鎮(zhèn)校舍安全情況材料。給領導當好參謀,為學生的安全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在2007年檢查中發(fā)現(xiàn)茹家莊小學的校舍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房子,不僅窗子小教室光線暗,而且教室的墻壁出現(xiàn)了裂痕,他匯報給領導,領導進行了查看,決定進行危房改造,在這期間,多次到村到校爭取村兩委支持,籌資5萬余元,自己又與學校領導制定了詳細的危房改造計劃,積極與上級協(xié)調(diào),爭取到省專項補助資金28萬元,當年新建教室20間460平方米,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受到社會一致好評。2008年在排查校舍中發(fā)現(xiàn)五井西村小學校舍校舍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及時向領導匯報,爭取上級資金25萬元,社會捐款10萬元,在2008年9月份工程竣工順利通過驗收。2009年五井中心小學新建教學樓放棄假期休息整整靠在工地上,(需要完善)又爭取上級資金30萬元,新建校舍1200平方米。2010年積極協(xié)助鎮(zhèn)黨委政府改造下五井西村小學、付家莊小學進行危房改造。
2016年因工作需要擔任臨朐縣嵩山小學校長,他堅持“繼承與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堅持體驗教育的鍛造,繼往開來,不斷創(chuàng)新。立足“立德樹人 德才兼?zhèn)洹庇四繕,全面鍛造體驗教育課堂,打造體驗教育特色教師,提升教學質量,造福山區(qū)孩子,贏得了社會好評。體驗教育特色在濰坊市教學創(chuàng)新成果評比中期調(diào)度得到專家領導好評,在《中國教育學刊》作封面介紹,在《大眾日報》、《濰坊晚報》、《齊魯網(wǎng)—今日頭條》、《濰坊市教育局平臺》、《臨朐教育》等媒體作專題報道,立項濰坊市“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1項,并培養(yǎng)縣教學能手教師兩名,相繼開發(fā)《三縣頂下的古村落》、《游戲童年》、《小學生寫字教材》、《城市生活一日行》等校本課程,《小學生寫字教材》獲得縣師本課程二等獎,其本人于2017年2月榮獲2016濰坊教育年度盛典學校管理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多年來風風雨雨,工作幾度變更,但他始終如一,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愛自己所教的學生。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燭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燃燒著自己。甘為人梯,讓更多學生成為國家的人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