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女,1979年出生,武城縣四女寺鎮(zhèn)辛立莊村村民。
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tǒng)的人倫孝道時時閃耀光芒……雖然艱辛填滿了3000多個日夜,可她始終精心照顧著家中的三代人,盡管自己本身就有殘疾,然而她卻用無私的愛溫暖著家中每一位成員,她就是四女寺鎮(zhèn)辛立莊村殘疾婦女劉娥。
花樣年華 突遭車禍落殘疾
在劉娥21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她的左腿左臂喪失知覺。正值青春年華卻落下殘疾,讓原本編織著五彩斑斕未來夢的劉娥內心深處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在26歲那年,劉娥認識了鄰村的楊憲東。2005年2月,在一片熱鬧的吹吹打打聲中,劉娥出嫁了。結婚后,丈夫每天外出打工,劉娥則靠右側還算靈便的手腳,操持著家務和地里的農活,照顧著生病的婆婆,和丈夫一起省吃儉用把婆婆家欠下的1萬元債還清。
就在夫妻倆剛還完債不久,丈夫的朋友宋某因做生意向劉娥家借錢。當時,劉娥手里只剩下1900元錢,但是她還是毫不猶豫地拿出1500元借給了宋某?烧l知,宋某沒過多久出車禍死亡,宋某的家人不承認借錢這事,1500元也就沒了著落。別人好心提醒劉娥:“以后可別借錢給別人了,不知道哪次就要不回來了!笨蓜⒍饏s說:“朋友就是相互幫忙的,不幫還有什么情誼啊。”
好兒媳 照料癱瘓婆婆無怨言
婆婆患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拉尿不知,劉娥就靠一只手,為婆婆換洗衣褲、被褥、擦洗身子,雖苦雖累,她毫無怨言。“不管多累,從沒見她對婆婆兇過,做飯吃魚,總把魚中間的部分留給公婆吃,就是親閨女,也不見得就這么好。這個媳婦是真不孬!薄八粋手沒法蒸饅頭,一年到頭光吃剁的卷子,洗衣服、拾棉花全靠一個手,支撐這個家也真不容易。”日復一日,劉娥對公婆的孝順漸漸在村里傳開了。街坊四鄰都說,在常人看來拉尿不知的婆婆就是個大累贅,可從來都沒聽到劉娥有過一丁點兒的抱怨。人們對這個殘疾女人都豎起大拇指……
禍不單行 丈夫公公相繼患重病
2011年冬天,丈夫突然查出了嚴重的擴張性心肌病,嚴重的心衰讓剛滿30歲的楊憲東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劉娥拖著沉重的腳步,開始帶著丈夫輾轉德州、濟南、北京等各地醫(yī)院……后來她從醫(yī)生那里得知,丈夫需要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費用需要二十多萬元。
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劉娥決定向親戚朋友們借錢。劉娥硬著頭皮挨家挨戶“走親戚”,到了每一家還沒等她開口,親戚就拿出了準備好的錢。“看病要緊,這錢不著急用,啥時候有了啥時候再還!边@個從來沒在人前流過淚的女人,卻因為這句話流下了熱淚。
手術后,楊憲東雖然能夠生活自理,但再也不能出去打工掙錢。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丈夫出院后不到一個星期,劉娥還沒從晝夜伺候病人的勞累中得以喘息,陰霾再一次光顧了這個家——公公在工地上打零工時突發(fā)心臟病,被工友們送進了醫(yī)院。都說人生沒有彩排,面對接二連三的打擊,這個殘疾女人不離不棄,以非凡的堅韌苦苦支撐著這個家。年幼的孩子、患病的丈夫、年老體弱的公公,盡管自己本身就有殘疾,可是劉娥卻用她那無私的愛和柔弱的臂膀盡力溫暖著家中每一位成員。
“為了這個家,為了這么多人對我的信任,我也會堅強地走下去,讓全家因為我的存在而溫暖。”劉娥說。這個命運多舛的殘疾婦女,她的至孝至愛和困難面前不抱怨以及逆境當中不離不棄的責任與擔當,感動著每一個人……
責任編輯: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