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受助人員返鄉(xiāng)
崔占山,男,1972年12月出生,黨員,東營市救助管理站站長。
“16年了,咱一家人終于團聚了!”2016年1月25日上午,在東營市救助站,來自新泰的夏炳泉抱著姐姐夏丙花,失控地哭了起來,夏丙花的兒子和女兒也與母親抱頭痛哭,在場所有人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1月22日下午18時多,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群眾報警稱,在東一路與府前街交叉路口,有一名身著單衣的女子躺在路邊。接警后,明月派出所民警到達現(xiàn)場后,于當晚19時左右,將其送至市救助管理站。因天氣寒冷,該女子衣著單薄,崔占山立即讓人為她換上棉衣、棉褲保暖,同時準備方便面、火腿等食物,安排住宿。
這名50多歲的女子精神恍惚,表達含糊不清,一時無法獲取其姓名、家庭住址等有效信息。終于通過反復耐心的詢問,崔占山從她的“只言片語”中終于甄別出有價值的信息,并多次前往派出所核實。在公安部門的幫助下,女子的真實身份終于確定了。她叫夏丙花,是泰安新泰人,已離家出走16年。
“一聽到俺姐姐在東營被找到了,俺全家人連夜打車來接人。崔站長,多虧了你們救助。”在離開之前,夏炳花的弟弟夏炳泉緊緊地拉著崔占山的手,一次又一次鞠躬致謝。
為流浪人找到回家的路,就像是在“破案”。
智障患者韓冬冬2013年5月15日被東營區(qū)史口鎮(zhèn)派出所送到東營市救助站,他只會吱吱呀呀,沒有交流能力。期間,崔占山和工作人員先后查詢十幾個省、市相關部門和救助網(wǎng)站,都無法確定其身份信息。崔占山?jīng)]灰心,經(jīng)常與韓冬冬細心交流。他發(fā)現(xiàn),韓冬冬有時能聽明白問話,但就是回答不清,便啟發(fā)他用手勢表達。在多次親切的交流中,韓冬冬用手反復做“打”和“磨”的動作。莫非是“打磨”村?崔占山上網(wǎng)搜索,發(fā)現(xiàn)濱州市沾化區(qū)有個“打磨李”村。于是,他想方設法聯(lián)系到該村黨支部書記,終于確認韓冬冬正是這個村的走失人員,他的家人已找尋數(shù)月未果。7月1日,在經(jīng)過2個月的收留后,崔占山護送韓冬冬和他的家人團聚。
近年來,崔占山所在救助站共救助各類流浪乞討人員4600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近100人次,癡呆傻243人次,精神疾病患者284人次,為受助對象提供通訊聯(lián)系3000余次,購買車票資助返鄉(xiāng)3600人次;護送殘疾、智障、精神病流浪人員返鄉(xiāng)300余人次;提供醫(yī)療救治387人次。共行程50萬余公里,發(fā)放棉衣棉被、食品等物品24000余件。2015年全面加強救助站規(guī)范化管理,提升軟硬件建設,被民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救助管理機構”。
責任編輯:劉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