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寒門學子 感動全城
張磊,男,1991年7月出生,山東省滕州市人,群眾,西部戰(zhàn)區(qū)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某部戰(zhàn)士。
張磊,男,1991年7月出生,山東省滕州市人,群眾,西部戰(zhàn)區(qū)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某部戰(zhàn)士。
四年前,一名90后大學生聽聞東郭鎮(zhèn)有學生因家境貧寒,面臨上學難題,決定用獎學金資助他們上學;參軍入伍以后,他總忘不了給這些學生送去關(guān)懷和溫暖;用自己的津貼默默資助他們,為他們鋪平了求學路。這名年僅26歲的子弟兵名叫張磊,家住滕州市善南街道王開居,現(xiàn)在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服役。四年來,他默默拿出6萬余元資助5名貧困家庭學生上學,并承諾一直資助到他們高中畢業(yè)。張磊的這個善舉讓貧困愁眉不展的家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讓懷揣夢想的孩子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而他用愛心義舉,詮釋著新時期雷鋒精神,演繹著軍人的鐵骨柔情。
四年堅守 默默捐獻
張磊是西部戰(zhàn)區(qū)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某部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zhàn)士,長得高高瘦瘦,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而他的言行舉止處處體現(xiàn)出軍人的剛毅!白鳛橐幻娙耍瑤椭毨Ш⒆觽冎胤敌@是我應(yīng)該做的事情。”談及資助貧困學生,張磊說,他在上大學期間和同學聊起過困難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學的事情,心里總是有種說不出的滋味。2013年初,他在家中偶然聽說滕州東郭鎮(zhèn)有幾名孩子因家庭貧困面臨上學難的困境,并且市婦聯(lián)正在開展愛心媽媽活動。聽后,他便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
不久,他從滕州市婦聯(lián)獲悉了東郭鎮(zhèn)5名貧困學生家庭狀況及學習信息,并牢記在心,掏出自己的獎學金和大學期間打工賺來的錢來幫助這些學生。2013年夏季,張磊大學畢業(yè)后報名參軍。入伍后,他時常掛念著這些孩子,認為軍人更應(yīng)該有奉獻精神,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只要自己還穿著軍裝,就一定要堅持做下去。
就這樣,他開始了自己的助學之路。在部隊里,他每月省吃儉用,把津貼一點點積攢起來,每年分兩次寄給這5名貧困學生。由于身在軍營不能親自前往,他便委托自己的哥哥和嫂嫂,帶著愛心款和禮物,送到資助對象家中放下就離開。幾年來,受助的學生們只知道捐款的是個“兵哥哥”,卻不知他姓甚名誰,最后不得不登報尋人。在媒體的多方追蹤和尋找下,張磊才被“挖”了出來。
四年來,張磊心中默默堅守“資助他們高中畢業(yè)”的承諾。在他認為,這些困難家庭的孩子既然改變不了自己的出身,就應(yīng)該用知識改變命運。他很樂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幫助更多的貧困孩子,能看到他們在學習上有進步,自己就很開心。這個看似平凡的承諾,卻讓這5戶貧困學生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受到了濃濃的關(guān)懷和溫暖,同時也讓學生以及他們的家人感動萬分。
2016年暑假,東郭鎮(zhèn)貧困學子蔣寶林家意外收到一份驚喜——5000元助學金。原來,這筆錢是張磊的家人專程送來的。此前,他得知一直資助的學生蔣寶林考上了大學,心里甚是高興,便委托他的嫂子送去愛心款。受資助的學生除了蔣寶林外,還有趙曰勝、佘玉瑩、王文波等五名貧困學生。每每收到愛心款時,這些學生非常激動,內(nèi)心十分感激幫助他們的這個從未見過的大哥哥,也十分想當面說聲“謝謝”。
責任編輯:劉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