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父子演繹情義山東人
岳父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妻子有孕數(shù)月也需人照顧,在面對這樣的人生難題時,遠在河南的中鐵十一局橋梁公司的小伙邵魯現(xiàn),選擇了堅守工作崗位。而此時,小伙的父親邵新運毫不猶豫地辭去了工作,從山東煙臺遠赴江西鷹潭替兒盡孝,被譽為“中國最美親家”。
最好爸爸 辭工赴鷹潭替兒盡孝
最美親家 精心照顧重病親家公
鄄城父子演繹情義山東人
岳父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妻子有孕數(shù)月也需人照顧,在面對這樣的人生難題時,遠在河南的中鐵十一局橋梁公司的小伙邵魯現(xiàn),選擇了堅守工作崗位。而此時,小伙的父親邵新運毫不猶豫地辭去了工作,從山東煙臺遠赴江西鷹潭替兒盡孝,被譽為“中國最美親家”。
兒子舍小家為大家
求助父親幫忙盡孝
邵新運今年50歲,是菏澤市鄄城縣紅船鎮(zhèn)邵莊村農(nóng)民,常年在煙臺建筑工地上扎鋼筋,把兒子邵魯現(xiàn)和女兒兩人撫養(yǎng)大,供他們上了大學。妻子現(xiàn)在在泰安幫女兒帶孩子。
2016年11月9日,他平生第一次到鷹潭,參加兒子邵魯現(xiàn)的婚禮;槎Y現(xiàn)場新郎邵魯現(xiàn)對著新娘吉予儂說:“我會愛你、照顧你并孝順你的父母一輩子。”讓原本兩個陌生的家庭結(jié)成了一個大家庭。
兒子邵魯現(xiàn)大學畢業(yè)后入職總部在鷹潭的中鐵十一局橋梁公司,先后轉(zhuǎn)戰(zhàn)吉林、江蘇等地修建高鐵,工地上一呆就是半年以上,跟妻子剛領(lǐng)完結(jié)婚證就趕到河南鄭阜高鐵項目部,籌建三個制梁場,還擔任項目部黨工委副書記。
可沒想到的是,就在兒子結(jié)婚半個月之際,邵新運接到了兒子打來的求助電話。
邵魯現(xiàn)的妻子查出已懷有身孕,岳父吉蘇華被檢查出肺癌并且癌癥腦轉(zhuǎn)移,癌細胞壓迫腦部神經(jīng)導致手腳失靈,生活不能自理。
按常理,邵魯現(xiàn)此時應該在床前盡孝,承擔當丈夫的責任,但三個梁場同時建設,“公司到處都缺人”,是要求調(diào)回公司,或是請假回家照顧岳父和妻子?邵魯現(xiàn)卻說:“當時做夢都想回家盡孝,但身為黨的領(lǐng)導干部,項目需要我駐守,自己怎能做‘逃兵’!彼诠ぷ髋c家庭的矛盾中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
孕吐反應嚴重的妻子,少不了對他有怨言,電話里總是詢問“什么時候能回?”內(nèi)心備受煎熬的邵魯現(xiàn),一個山東大漢,夜深人靜時常躲在被子里哭。
吉蘇華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家中陷入一片陰霾,患有腰傷的謝秀珍一邊要照顧生病的丈夫,一邊要照顧孕吐的女兒,醫(yī)院、家里兩頭跑,根本顧不過來。
“我的腦海中突然閃現(xiàn)出一個最合適的人選——我的父親,從小父親就是我堅實的后盾,他對我的支持和包容,使我做任何事都很踏實!鄙埕敩F(xiàn)懷著內(nèi)疚和忐忑的心情,給在煙臺工地的爸爸打電話,“爸,岳父不行了,我盡不了孝,您能不能來鷹潭幫下忙?”
邵新運只說了一個“行”字,便辭去工作,輾轉(zhuǎn)1800多公里,坐火車只身來到鷹潭,開始了替兒子盡孝,照顧病重親家公的特護生活。
喂飯洗衣端屎端尿
日以繼夜細心照顧
邵新運在鷹潭的每一天,都讓親家母謝秀珍感動。
謝秀珍說,她是去年11月23日晚上接到女婿電話,說親家公邵新運會來鷹潭。讓親家公照顧重病的吉蘇華,謝秀珍總覺得不妥,但女婿說父親車票都訂好了,不用客氣,大家是一家人。
到鷹潭后,邵新運每天都承擔了照顧親家公的幾乎所有責任,他買了張簡易的鐵床,睡在親家公的旁邊,時時刻刻照顧吉蘇華,每天重復著替吉蘇華刷牙、洗臉、擦身子、按摩、翻身、端屎端尿、洗衣服等工作,還要來回家里、醫(yī)院帶飯,給吉蘇華喂一日三餐。吉蘇華一晚上要小解五六次,只要喊一聲“小邵爸爸”,他就會立即起身攙扶。有一次他拉不出大便,醫(yī)院灌了腸,結(jié)果泄個不停,妻子都不敢靠近,而邵新運不厭其煩地換洗了四五遍。吉蘇華愛看老電影、京劇,每次回去吃飯的時候邵新運都將下載好的視頻帶到醫(yī)院陪他一起看。吉蘇華不打針的時候,他會推著輪椅帶吉蘇華在外面轉(zhuǎn)悠。
如今,邵新運這份“護理工作”已經(jīng)干了3個多月,他向記者坦承,一開始也是無從下手,“護士告訴我要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他每天都給我擦身體,護士交代的注意事項,親家公都做得很好。他對我無微不至地照顧,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表達感激!碧稍卺t(yī)院病床上,吉蘇華談及3個多月衣不解帶的邵新運時頗為感動。
起初,得知自己病情的吉蘇華情緒不穩(wěn),不配合治療,他說:“得了這個病,還治個什么?”邵新運安慰他說:“是人都會得病,得了病就治,怕什么,有我在!
漸漸地,吉蘇華開始配合治療了,求生的欲望逐漸強烈,也愈發(fā)依賴邵新運。今年1月份時,邵新運老家有急事必須回去一趟,吉蘇華舍不得,邵新運安慰他說:“我只回去一周,你看,我返程票都買好了!蹦菐滋焱砩霞K華常默默地流淚,心里很失落,“我覺得已經(jīng)離不開小邵爸爸了”。得知這一情況,邵新運又趕緊從山東老家提前趕回。
在邵新運的細心照顧下,親家公吉蘇華的身體漸漸有了好轉(zhuǎn)。當初醫(yī)院判斷可能過不了年關(guān),居然奇跡般地挺過來了。如今,吉蘇華最高興的事情就是每天早上能夠醒來,看到陽光和邵新運的笑臉,“天一亮我就有希望。”而支撐這一信念的,除了即將出世的外孫之外,就是和邵新運的約定:“等身體好些,一定要到小邵爸爸的家鄉(xiāng)去走走看看。”
父親直言是一家人
被贊“中國最美親家”
有句古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邵新運替兒子照顧病重岳父的事跡目前已經(jīng)引起了許多人的關(guān)注,他被譽為“中國最美親家”。
同一病房的病友目睹邵新運精心照料親家公,對他豎起大拇指:“山東人厚道,重情義!”
醫(yī)院護士禁不住贊嘆“這病床的病人好福氣,遇到最美親家了!”
邵新運的兒媳吉予儂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公公是一個樸實勤勞的人,一開始我沒想到他能來照顧我爸爸,而且料理得很好!
如今已經(jīng)過了3個多月,邵新運幾乎沒有睡過一天的安穩(wěn)覺,就連春節(jié)也沒有回山東給80多歲的父母親拜年,只因親家公已經(jīng)離不開他。
大年三十,邵魯現(xiàn)從河南工地驅(qū)車900多公里趕回江西鷹潭,已是晚上10點多。他把岳父、父親從醫(yī)院接回家里,和岳母、懷孕的妻子一起,過了一個團圓年。席上,岳父、岳母不停地表達對邵新運的感激和愧疚,邵新運說:“你們把女兒交給我兒子,我們就是一家人。”
大年初二,吉蘇華回到醫(yī)院,陪伴他一起的,還有邵新運這位“中國最美親家”。
當談及自己堅持照顧親家的動力究竟來自哪時,邵新運表示,與親家本就是一家人,他替兒子、兒媳盡孝,就是為了讓兒子好好工作,讓兒媳安心養(yǎng)好身體。
對于父親的付出與心愿,邵魯現(xiàn)告訴記者:“我慶幸自己有一個好家庭,有愛我的好父親,我一定會加倍努力工作,不辜負父親與公司的期望,為中國高鐵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邵魯現(xiàn)說。
民風家風家教熏陶
情義山東人的風范
3月14日,邵新運趕回山東老家,小麥該施肥了,晾在院子里的玉米也需脫粒賣掉。這次回來,他做好了長期照顧親家公的打算,麥收之后把家里的8畝地全部租出去。
邵新運兄妹5人,他排行老二,父親邵衍立今年81歲,是村里老黨員、老先進,原來在村生產(chǎn)隊當飼養(yǎng)員。隊里的200多畝地全指望他飼養(yǎng)的幾頭牛和驢干活,當時條件有限,牲口飼料跟不上,吃不飽,邵衍立看著心疼,就拿家里本來不夠吃的糧食喂牲口。邵衍立是寧愿家人挨餓也不愿隊里的牲口受屈。
邵衍立沒有學過多少文化知識,他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在為子孫后代垂范。
這種家風家教,成為邵新運融化在血液中的氣質(zhì),沉淀在骨髓里的品格,成為他立世做人的風范。
妻子魏曉敏也從泰安回來了,說起她和邵新運的往事笑道:“我當時就是看中的他好人品,才嫁給他的!
村民邵仰奎說,平時村里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邵新運總是主動去幫忙,當成自家事一樣,是個“熱心腸”。
邵新運見到父母,囑咐他們照顧好身體,父親邵衍立說:“我們都很支持你,你好好照顧親家,家里有你兄弟照顧我們,不用擔心!薄棒敩F(xiàn)這孩子也懂事,總是牽掛我的關(guān)節(jié)炎,定期給我郵藥!
忙活完家里的事,邵新運還要返回鷹潭。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