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留聾啞流浪漢13年
一位聾啞人走失后,輾轉(zhuǎn)流落到河?xùn)|街頭,被馬士忠收留。13年來,聾啞人和馬士忠一家同吃同住。馬士忠視其為兄弟,費(fèi)盡周折幫他找到了家人,并將聾啞人所掙的四萬元工錢悉數(shù)轉(zhuǎn)交其家人。
大義臨沂人馬士忠:收留聾啞流浪漢13年
馬士忠,男,1954年12月出生,臨沂市河?xùn)|區(qū)九曲街道楊莊社區(qū)居民。一位聾啞人走失后,輾轉(zhuǎn)流落到河?xùn)|街頭,被馬士忠收留。13年來,聾啞人和馬士忠一家同吃同住。馬士忠視其為兄弟,費(fèi)盡周折幫他找到了家人,并將聾啞人所掙的四萬元工錢悉數(shù)轉(zhuǎn)交其家人。
馬士忠生活照
收留流浪漢,把他當(dāng)“兄弟”
2013年12月10日,家住臨沂河?xùn)|區(qū)楊莊小區(qū)的馬士忠早早起床,把家里收拾干凈,只等貴客上門。馬士忠等待的貴客正是他收留了13年之久的聾啞流浪漢,半月前剛為他找到了家人。本以為兩人緣分已盡,沒想到知恩圖報的聾啞流浪漢又回來了……
13年前,馬士忠在市區(qū)金雀山路東段開了一家旅社,南來北往的客商經(jīng)常投宿在這里。那年夏天,在馬家旅社旁邊有個小伙經(jīng)營大排檔,一個聾啞流浪漢每晚到大排檔打雜,吃住在大排檔。漸漸天涼了,大排檔生意不景氣,小伙改行了。聾啞流浪漢沒了去處,晚上就席地而睡。
一旁的馬士忠看不下去了,“咱是開旅社的,就是不缺床鋪。”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前,馬士忠把他領(lǐng)回了旅社。聾啞流浪漢不識字,與別人幾乎沒有交流。巧的是,馬士忠先前開辦過一家沙發(fā)廠,曾收留了2名聾啞人,他學(xué)會了一些簡單的手語。有了“共同語言”,交流起來自然順暢多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相處,馬士忠逐漸了解到,聾啞流浪漢離家很久了,也記不得家在哪里。他用手比劃著告訴馬士忠,離家后打過石頭,在海邊撿過牡蠣,四處流浪,吃盡了苦頭。馬士忠見他可憐,就讓他為住宿的客商裝卸貨賺點辛苦錢,吃住全包。因他不會說話,眾人便稱呼他作“啞巴”,久而久之“啞巴”就成了他的名字。馬士忠了解到啞巴比自己小幾歲,便認(rèn)他做了兄弟。
歷經(jīng)旅社拆除、舊房改造、搬進(jìn)新居,啞巴都與馬家同吃同住。啞巴樸實勤快,馬家上下都很喜歡他。馬士忠還介紹他到朋友那里工作。
為幫他尋親,兩次去廣州
隨著年齡的增長,啞巴一天比一天思念家人。他比劃著告訴馬士忠,家中還有老父老母!疤貏e是逢年過節(jié),光哭著拽著我要回家!瘪R士忠說。啞巴每次比劃著回家時,都急得掉下眼淚來,可關(guān)鍵就是說不出自己的家在哪。拿來地圖讓他指認(rèn),不識字的他總指著廣州方位。馬士忠?guī)е鴨“蛢纱文舷聫V州,可每回走到中途,啞巴就執(zhí)意要回馬家,他總覺得與記憶中家的方向不一樣。這可愁壞了馬士忠。沒有真實的身份信息,啞巴又不識字,如何幫他尋找到親人呢?
一個偶然的機(jī)會,馬士忠撥打了山東電視臺一個幫辦節(jié)目的電話。沒想到馬士忠和啞巴的節(jié)目播出后,從菏澤市東明縣打來了電話,說啞巴是他們家走失了26年之久的“三啞”。這家人第二天就找到了馬士忠家,來者自稱是啞巴的兩個哥哥和一個侄子,一見啞巴,便喊出了他的名字“孟增憲”。原來,26年前,家人想讓已經(jīng)而立之年的啞巴投奔哈爾濱的親戚,于是將他送到火車站,將寫有親戚地址的紙條裝在他身上。啞巴在火車上把紙條弄丟了,就這樣,不會說又不會寫字的啞巴開始了流浪。兩個哥哥一眼認(rèn)出了弟弟,可離家26年的弟弟已經(jīng)記不清哥哥的模樣?粗鴨“瓦t疑的目光,馬士忠決定帶著啞巴去趟東明縣,“我想見到那些老人、舊址什么的,他就能想起來了”。到達(dá)東明已是晚上8點,昔日的山村早已變了模樣,啞巴一路看一路搖頭。等到88歲的父親老淚縱橫地喊“三啞”時,他仍是一臉狐疑,不住地?fù)u頭,這可急壞了啞巴的家人。
26年的時光,不僅改變了人的相貌,還淡忘了人的記憶。馬士忠一邊安撫啞巴,一邊勸慰啞巴的家人,讓他們找來啞巴的表姐。啞巴3歲時高燒不退,燒壞了聽力和聲帶,那時表姐曾為他扎過針,他還記得表姐脖子上有個三角形的疤。第二天,表姐帶著小時候的照片來了,啞巴對照看了又看,終于跪倒在家門口,嚎啕大哭。村里上了年紀(jì)的人都來孟家慶賀“三啞”回家。
至此,啞巴終于找到了家,也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孟增憲”。馬士忠也可以放心回家了。
團(tuán)圓后,成了一家人
事實上,啞巴走丟后,孟家人曾在東北找尋了3年無果。孟母臨終前仍囑咐兩個兒子一定要把“三啞”找回來。
馬士忠知道幫啞巴找到家人對啞巴來說是最好的結(jié)果,但在啞巴走后的半月過去了,他還是有些不習(xí)慣,“家里少了口人,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每次走過啞巴的床鋪,總?cè)滩蛔《喑騼裳邸?/p>
馬士忠說,啞巴在家里十幾年,經(jīng)歷了自己兒女結(jié)婚生子,見證了孫輩的出生,啞巴早已成為馬家的一分子。“小孫子都是他一手抱大的!币坏街苣﹩“途蛦栃O子來沒來,他總買好吃的給馬士忠的小孫子。
啞巴回家后,馬士忠心中又生出一份牽掛,一到晚上就要打電話到東明問問啞巴的情況。啞巴還沉浸在找到家人的喜悅中,雖然表達(dá)不出內(nèi)心的感激,但他也想念好人馬大哥。當(dāng)哥哥告訴他要赴臨沂感謝恩人馬士忠時,啞巴激動不已。
接到啞巴回來的電話,馬士忠興奮得一宿沒睡好,他內(nèi)心的喜悅就像外出的兄弟歸來一般。兩人再次相見,啞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緊緊握住馬士忠的手,不斷豎起大拇指,夸他人好、心好。為了表示感謝,啞巴的家人制作了一面“上善如水 大愛無疆”的錦旗贈給馬士忠,他們說今后跟馬家就是親戚,要常常走動。
啞巴打零工攢下的4萬多元錢,全部存在馬士忠名下,他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他悉數(shù)取出,一分沒少地轉(zhuǎn)交給啞巴家人,叮囑他回家好生照料老父親,照顧好自己。
責(zé)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