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見義勇為
付玉璽,男,漢族,1982年12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蘭陵縣爆破公司職工;鄭寶成,男,漢族,1985年2月10日出生,群眾,蘭陵縣蘭陵鎮(zhèn)徐莊社區(qū)村民,二人皆為退伍軍人。
付玉璽,男,漢族,1982年12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蘭陵縣爆破公司職工;鄭寶成,男,漢族,1985年2月10日出生,群眾,蘭陵縣蘭陵鎮(zhèn)徐莊社區(qū)村民,二人皆為退伍軍人。
有人落水!河水湍急!危急時刻,兩名退伍軍人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躍,跳進河里,奮力施救。一次、兩次、三次……直到精疲力盡,再無力氣施救才回到岸邊。付玉璽和鄭寶成兩位退伍軍人,以實際行動詮釋平凡人的人性光輝。他們平凡人的不凡壯舉,彰顯了蘭陵人的不懼艱險、勇于作為的光輝形象。
2018年6月9日,付玉璽、鄭寶成兩人去費縣探沂鎮(zhèn)參加全民健身魯蘇聯(lián)誼馬術(shù)騎行活動。下午三點多,正當他們收拾行囊準備離開時,聽到祊河邊一頓嘈雜聲,隱約傳來孩子喊“救命”的聲音。
河邊有人大喊:“快點來救人!會水的趕緊下河救人!”兩人一聽,拔腳就往河邊跑。鄭寶成穿著迷彩鞋,跑到河邊鞋也未脫就跳到河里,付玉璽穿著高筒馬靴跑起來更費力,索性扔掉靴子跑到岸邊,不顧氣喘吁吁下河救人。當天夜里剛下過雨,河水仍然冰涼,他們看到離河對岸十幾米處,有個孩子正在水中不斷沉浮,就從河西岸奮力游過去,合力將這個孩子拖上對岸。
還有兩個孩子被河水卷走,但河面上已無任何蹤跡。顧不得勞累,付玉璽、鄭寶成和另外四個會游泳的人,迅速跑到下游五六十米處,開始下水扎猛子摸人。此處河段由于淘沙水深五六米,水下環(huán)境復雜,水流速度很快,大家搶分奪秒地入水搜尋。沒多久忽然有人觸碰到一個孩子的身體,大家急忙趕過去,從水中將孩子拖起來,將其拉至岸邊進行搶救。當時孩子已無呼吸,身上也開始發(fā)紫,付玉璽、鄭寶成和同行的伙伴立刻做了分工,由鄭寶成和兩人對溺水孩子進行急救,付玉璽帶著另外兩人尋找第三個失蹤少年。經(jīng)過二十多分鐘的胸部按壓、控水,第二個孩子終于恢復了呼吸。
此時,尋找第三個孩子的希望更渺茫了,因為水流湍急孩子會不斷地向下游沖去。付玉璽跑向下游時,隱約看見水中好像有個東西,他連忙游過去三十多米,可是水中什么也看不見。大家雖然疲憊不堪,仍然不遺余力地一次次地扎猛子,到水下進行搜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每下水一次,孩子就多一次得救的機會,盡管這種幾率可能不到萬分之一。
后來付玉璽感到精疲力竭,已經(jīng)沒有力氣再下水,手腳也不聽使喚,難以游到岸邊,幸好河邊聚集人員越來越多,他及時拉住岸邊人員的施救魚竿,才最終脫險。付玉璽上岸后,看到120急救車、消防員和警察已到現(xiàn)場,將被救孩子送醫(yī)院救治,并打撈第三個孩子,付玉璽和鄭寶成才放心地離開。
“家家都有孩子,將心比心,誰遇到都不會見死不救。”在談到救人過程時,付玉璽和鄭寶成語氣淡然。得知最后一個孩子撈到后已無生命跡象,他們不由得感到一陣悲傷,甚至自責要是能早點發(fā)現(xiàn)有人落水就好了,說不定就能多救一個孩子。
責任編輯:高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