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甘當烈士守祠人
魏鐵良,男,1952年10月出生于昌邑市龍池鎮(zhèn),是一名退伍軍人,2012年起擔任白塔烈士祠守祠人。六年來,老人兢兢業(yè)業(yè)打理著烈士祠的一切,甘當義務(wù)講解員,把革命先烈為國家民族流血犧牲、無私奉獻的英雄主義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在魏鐵良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精神的感召下,紅色革命小鎮(zhèn)龍池鎮(zhèn)形成了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革命精神的良好風尚。
魏鐵良,男,1952年10月出生于昌邑市龍池鎮(zhèn),是一名退伍軍人,2012年起擔任白塔烈士祠守祠人。六年來,老人兢兢業(yè)業(yè)打理著烈士祠的一切,甘當義務(wù)講解員,把革命先烈為國家民族流血犧牲、無私奉獻的英雄主義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在魏鐵良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精神的感召下,紅色革命小鎮(zhèn)龍池鎮(zhèn)形成了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革命精神的良好風尚。
因感動走進烈士祠。魏鐵良守祠崗位的前任是已經(jīng)去世的陳光聚老人。陳光聚老人去世后,魏鐵良受龍池鎮(zhèn)委、鎮(zhèn)政府委托,擔任白塔烈士祠守祠人。最初魏鐵良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首先,家人不同意,認為每天與烈士牌位打交道不吉利;此外,身邊的人也大多不理解,覺得他還年輕,還可以出去打工多賺點錢……但魏鐵良還是毅然接受了這個光榮艱巨的任務(wù)。
魏鐵良說,以前烈士祠就在他的負責轄區(qū)內(nèi),每次到烈士祠看到陳光聚老人為先烈們的付出,尤其是拖著病腿給先烈們上香打掃衛(wèi)生的情景,他都非常感動,所以當鎮(zhèn)領(lǐng)導讓其接替陳光聚老人時,他毅然接過了這副重擔。雖然退伍已近40年,但他每次給烈士上完香后還是習慣敬個軍禮,他認為這是一份老兵的責任。正如魏鐵良說:“我接過這個擔子,不僅要讓先烈們安心,也要讓先烈的后人們放心!
每日的默默付出。職位有大小,事業(yè)無大小。在其位,謀其政,體現(xiàn)在工作中,就是愛崗敬業(yè),體現(xiàn)在做人上,就是盡到本分。自從接受守護烈士祠重任后,魏鐵良首先對院子中的雜草進行了徹底清除,對花草進行補栽和修剪,對房屋屋檐下因多年雨水沖刷而成的道道溝壑,收集磚塊利用閑暇時間對其進行返修和鋪蓋,并且對院內(nèi)門窗進行了粉刷,烈士祠面貌隨之煥然一新。
他每天早上7點前到烈士祠,第一件事就是給先烈們上香,敬禮,之后才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擦拭烈士祠正堂內(nèi)的牌位,打掃各展室、衛(wèi)生間,清掃院子、澆花、剪枝,對院子里需要修補的地方進行改造。工作時魏鐵良也在不斷搜集烈士們的英雄事跡,并牢記心中,加入到自己的講解素材。他時不時還將家里盆栽的各種花草搬到烈士祠,看似不經(jīng)意的舉動,包含著魏鐵良對先烈們的敬重和懷念。
作為市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來烈士祠參觀祭拜的人員有2萬多人,有時候一天來過8撥人,魏鐵良都包含深情的給各個團隊進行講解。魏鐵良一年365天都在烈士祠,特別在春節(jié)期間,也是烈士祠最繁忙的時間。每年除夕,魏鐵良都把煮出來的第一鍋餃子先端給烈士。有次魏鐵良生病住院,卻堅持跟大夫提出上午打針,下午回烈士祠,因為那里是他心里一直掛念著的、一直守護著的地方。
甘當義務(wù)講解員。近年來,各地各單位都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每天來烈士祠參觀的團體和個人,特別是青少年隊伍很多。魏鐵良對烈士的事跡和昌北及龍池的歷史進行宣講,好多次人們都是含著淚走出去的。他一直堅信在他有生之年,將烈士的先進事跡宣講好,是他義不容辭的義務(wù)和責任。
烈士祠里面的每一位烈士事跡魏鐵良都熟記在心。2017年7月份的一天中午,一輛面包車停在烈士祠前,下車的是幾名烈士的親屬,女兒70歲,妻子93歲。女兒找到父親的照片,詢問鐵良能不能說出照片上的人的事跡。魏鐵良娓娓道來:“劉光德,飲馬鎮(zhèn)劉家埠人,西海軍分區(qū)二營營長......”“這是我的父親,你說的太對了!”當時烈士家屬們特別感動。2018年5月5日,71217部隊首長帶隊來烈士祠祭拜,聽完講解后,深深感概魏鐵良講的這段寶貴的歷史非常震撼軍心、民心,使官兵深受教育,要以老一輩為榜樣,保衛(wèi)好祖國,做讓習主席放心的人民軍隊。
每年清明節(jié)、八一、十一、春節(jié)等節(jié)日,來自機關(guān)、企業(yè)、學校、部隊、社區(qū)的社會各界人士都會到烈士祠祭拜先烈。作為守祠人,他義務(wù)充當講解員,將昌北、龍池一帶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和對敵抗戰(zhàn)中犧牲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進行講解,自2017年起至今,累計義務(wù)講解時間650小時以上,有兩萬多名社會各界人士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他還經(jīng)常深入學校,給廣大學生講述發(fā)生在家鄉(xiāng)龍池的抗戰(zhàn)故事,讓他們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入校宣講活動,讓廣大青少年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yōu)榱俗鎳腿嗣瘛皰侇^顱、灑熱血”的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使他們更堅定了好好學習,報效國家的信念。
作為一名受黨教育46年的中國共產(chǎn)黨員,魏鐵良時刻要求自己把烈士當做自己的先輩來敬畏,把烈士祠的一切管理好,把革命先烈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流血犧牲、無私奉獻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這段寶貴歷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近年來,魏鐵良的守祠工作贏得了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贊譽!耙屜攘覀儼残,也要讓先烈的后人們放心!笔俏鸿F良永恒的信守和承諾。魏鐵良先后被濰坊市人社局、濰坊市老齡辦授予“濰坊市模范老人”稱號;被昌邑市委授予“昌邑市最美黨員”稱號;榮獲龍池鎮(zhèn)“感動龍鄉(xiāng)?十佳楷模”。為其拍攝的微電影《守望忠魂的老人》,獲山東省“中國夢?黨在心中”百姓宣講比賽視頻類二等獎、濰坊市“中國夢?黨在心中”百姓宣講比賽視頻類一等獎。
責任編輯:劉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