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妮妮,女,群眾,1986年1月生,青島市城陽區(qū)城陽街道圣之愛康復中心自閉癥兒童康復教師。
事跡概述:
她是人們眼中的優(yōu)秀教師,卻自嘲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她的兒子說“你不是我的媽媽,你是學生們的媽媽”;她在自己的孩子摔傷后僅匆匆看過一眼,就返回學校,只因心里放不下那些殘障和自閉癥的孩子們。2008年大學畢業(yè)后,劉妮妮成了城陽區(qū)圣之愛康復中心的一名特教老師,從最初的好奇,到后來的堅持,再到現(xiàn)在的熱愛,9年的特教生涯,讓她體味著生活百味。劉妮妮說,對孩子們來講,愛是世間最美的語言,自己要盡其所能,為這群遲開的花朵們撐起一片屬于他們的天地。
事跡正文:
一次志愿活動,成就一生“志愿”
“2006年我還在讀大學,偶然一次機會和同學參加了關(guān)愛自閉癥兒童的志愿者活動,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自閉癥兒童,打那以后,我的生命就和這些孩子分不開了,孩子們需要我,我也需要他們!眲⒛菽菡f。
在那次關(guān)愛自閉癥兒童的志愿者活動上,有一對格外“特殊”的母子引起了劉妮妮的注意,甚至有些震驚。“有個小男孩突然在人群里發(fā)了瘋一般地扇起了他媽媽的臉,像撥浪鼓一樣,而他媽媽卻絲毫不反抗、不苛責,我當時除了震驚,心里還隱隱作痛,難道這就是自閉癥孩子嗎,這就是自閉癥孩子的家庭嗎,活動臨近結(jié)束時,我悄悄問了一下那位母親,大姐,您怎么不阻止他呢,哪有兒子打媽媽的,而那位母親只無奈的說了一句,除了讓他打,我又能怎么辦呢?”劉妮妮回憶到。
志愿者活動結(jié)束后的好長一段時間里,劉妮妮腦海里都會不斷浮現(xiàn)出活動上見到的那對母子,小男孩發(fā)了瘋一樣的暴躁以及母親如枯木一樣的絕望,這兩種神情就像一根刺,一點點扎進劉妮妮的心里。帶著這份對自閉癥兒童的好奇以及心頭的那根刺,劉妮妮又和同學一起參加了第二次關(guān)愛自閉癥兒童的志愿者活動。有了第二次就有了后面的第三次,第四次、第四十次、第100次,截止大學畢業(yè)劉妮妮一共參加了近三年的關(guān)愛自閉癥兒童的志愿者活動,甚至于在2009年大學畢業(yè)一年后,辭去了穩(wěn)定體面的“鐵飯碗”,干起了不被人理解的特教老師。因為劉妮妮心里知道,和這群既特殊又可愛的孩子在一起,已經(jīng)成為她一生的“志愿”,別無所求。
雖非親骨肉,仍付父母心
“不了解或者沒真正接觸過自閉癥孩子的人,都覺得自閉癥孩子嘛不就是自己待在那里不說話,不與人交談。其實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當這些孩子真正犯病,是會發(fā)瘋的,會把教室里所有的桌子、椅子凡是能碰及的東西都亂扔亂踹,甚至很多時候會咬我們老師,有時候回家洗澡看見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對于我們特教老師來說再正常不過了,但是我們也只能挨著,因為這些孩子心里是沒這種意識的,打不得、罵不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安撫他們!眲⒛菽菡f。
劉妮妮現(xiàn)在所帶的自閉癥孩子年齡在3到17歲不等,年齡跨度非常大,每天還要教4到5節(jié)一對一的特訓課程。桃李芬芳滿天下,是每一位為師者的最大心愿。然而,對劉妮妮來說,這個愿望似乎難以實現(xiàn)。除少數(shù)孩子,大多殘障和自閉癥孩子往往就像被困在某一個章節(jié)里裹足不前,她只能反復教,好不容易教會了,下個月可能又忘了。
“和普通學校不同,在特殊教育領(lǐng)域,有時候確實很難在學識上見到教育成果!眲⒛菽萏寡,自己偶爾也會感覺心累。“一個課本教幾年,難免有些厭倦!薄昂⒆觽冸m然學識上進步緩慢,但他們和剛開始接觸時相比,明顯更加開朗、活潑。通過陪伴讓他們童年多一絲樂趣,也算教有所得。如果他們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那就更好,今年我們康復中心已經(jīng)有15個孩子畢業(yè)了,他們在9月份即將和正常孩子一樣,踏入普幼和普小的校園接受跟同齡孩子一樣的教育,我們和家長都挺欣慰的!
前段時間劉妮妮接到一個來自廣州的電話,這是劉妮妮曾經(jīng)教過的一個9歲小男孩小星(化名)的媽媽打來的,媽媽在電話里跟劉妮妮聊了下小星的近況,一年前孩子的爸爸因病去世,而不久媽媽也查出了癌癥,家里唯一的支柱也倒下了,現(xiàn)在竟是小星帶著媽媽每周去化療,給媽媽去醫(yī)院拿藥照顧著媽媽,扛起了家里所有的擔子!爱斘衣牭竭@個消息時,既為這個家庭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心里更多的卻是欣慰和感動,要知道,小星被查出患有自閉癥的時候已經(jīng)9歲了,這個年齡對于治療自閉癥和康復已經(jīng)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在眾多自閉癥患者里甚至可以說是判了‘死刑’,但是我沒有放棄他,將心比心,看見小星的媽媽帶著孩子千里迢迢來到我們學校把孩子托付給我,那就是信任我,我不能讓孩子和家長失望,在以后的幾年里,我格外關(guān)注小星的身體及心理狀況,用更加細膩更加耐心的方式去引導他,到如今,這孩子竟然成了家里的頂梁柱,這是我和他媽媽萬萬沒有想到的!
“媽媽,你不是我的媽媽”
在劉妮妮的辦公桌上有一張和兒子的合照,提及自己的小兒子,劉妮妮滿心歡喜卻又萬分愧疚!拔覂鹤蝇F(xiàn)在對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媽媽你不管我了,你不是我媽媽!彪m然這是兒子撒嬌說的話,但是劉妮妮聽著心里猶如針扎,很不是滋味兒。劉妮妮說:“都說童言無忌,但是小孩心里什么都明白,自己的確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前些日子,兒子從旋轉(zhuǎn)木馬上摔了下來,老師給我打電話讓我過去,聽到自己孩子摔下來,作為母親,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孩子身邊,看看傷到哪了,但我還是沒能過去,只好讓孩子姥姥過去一趟。孩子背部摔傷晚上只能趴著睡覺,眼淚汪汪的對我說媽媽我后背疼,明天可不可以不去幼兒園,你留在家里陪我一天可以嗎?看著孩子這樣,我心都碎了,我也想請假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不能,因為我知道在學校還有幾十個更需要我的孩子在等著我。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我還是一狠心把兒子送去了幼兒園,然后回到學校上課!
選擇了特殊教育就選擇了艱辛;選擇了自閉癥孩子就選擇了付出。多年來的特殊教育教學生涯,劉妮妮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雖艱難但卻充實而無悔。她把愛播撒給了最需要關(guān)懷的自閉癥兒童,也把最浪漫的青春年華,無私的獻給了特教事業(yè),卻從不曾為自己的選擇后悔。“為了家長們沉甸甸的信任和囑托,我也要竭盡所能給予學生最真實的愛與呵護,讓愛成為他們隱形的翅膀,和他們一起飛翔!”
責任編輯:劉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