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堅守 演繹人間大愛
王連順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和睦的大家庭里,兄弟姊妹4人,排行老二,父母孝敬雙親、兄弟姊妹和睦相處給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的言行舉止影響著王連順。時至今日,作為一名父親,王連順像父母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老父親,為兒子做好表率。
王連順,1961年3月出生,棗莊市市中區(qū)垎塔埠街道邵莊社區(qū)居民,在棗礦集團救護大隊退休。
王連順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和睦的大家庭里,兄弟姊妹4人,排行老二,父母孝敬雙親、兄弟姊妹和睦相處給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的言行舉止影響著王連順。時至今日,作為一名父親,王連順像父母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老父親,為兒子做好表率。
多年前,母親去世,王連順留有老父親獨自生活不放心,便接至家中,這一住就是十二年。父親今年81歲,小腦萎縮,如今癱瘓在床,不能獨自進食,大小便失禁,小便使用芥子,大便都是用開塞露,為了避免感染,王連順每天給老人用碘伏消炎。父親能活到今天,都是靠他和老伴的精心呵護。當(dāng)然,也離不開兄弟姊妹的關(guān)心,他們在周末也會來王連順家?guī)兔φ樟侠先,實在忙不能來的時候就打電話噓寒問暖。
王連順常說:孝敬父母是做兒女應(yīng)盡的責(zé)任。生活中,他將父親照顧的無微不至,鄰里見了他都紛紛稱贊:真是個孝順的兒子,你父親有你這樣的兒子真是有福氣。≡陲嬍成,老人的身體三分靠鍛煉、七分靠調(diào)理,所以王連順和妻子一天三餐變著樣地給父親做著吃,每天早上必須是一個雞蛋加三個餛飩或者兩個水餃,中午、晚上則以煎餅等粗糧為主食配素炒的小青菜。同時還給父親專門用川貝、羅漢果、金銀花、梨等調(diào)配了藥膳,一是能夠化痰、二是能清肺。由于父親身體失去支配能力,每次吃飯王連順都將他安置在輪椅上,妻子一口一口地喂,吃不了兩口他就要從輪椅上滑下來,王連順就再把父親抱好,就這樣一頓飯下來就要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在護理上,除了老人日常的洗臉、洗頭外,王連順還經(jīng)常給父親洗澡,尤其是到夏天,每天都會給他洗,洗完后還要給他做保濕,老年人皮膚很干,平時就像樹皮一樣,一點兒水分都沒有,如果不及時給父親涂保濕的乳液,他的皮膚就會皴裂甚至生褥瘡,王連順不允許父親遭那樣的罪。每年的春、秋兩季王連順還會帶父親去浴池修腳,剪剪腳趾甲、剃剃死皮。在休息上,父親現(xiàn)在沒有任何意識,基本就是植物人,夜里睡覺不知道翻身,所以王連順一夜要起好幾次給他翻身、換尿芥子。有一次,王連順半夜起來,發(fā)現(xiàn)兒子正從父親的房間出來,手里拿著剛換下來的尿芥子,王連順爺倆相視一笑。此外,王連順還會定時給父親排便,基本上5天就要給他通一次便,排便的時候讓父親靠著他坐在便池上,基本上排1次要40分鐘,然后將父親抱上床休息,有時,到床上后又開始排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就這樣王連順給父親再換衣服、打理床鋪,一遍、兩遍、三遍,不厭其煩。鄰居們看到王連順都經(jīng)常問:你如何把老父親照顧的那么好?王連順每次都說:把老爹當(dāng)成未滿月的孩子一樣照顧,就一定能伺候好。
這兩年,父親的記憶能力大大減退,已經(jīng)開始不認(rèn)識王連順了,有時王連順問父親:爸,我是誰?父親就會說:你是大哥,我是你兄弟。
為了幫助父親捕捉對過去的記憶,王連順經(jīng)常拿出一些往年的老照片給他看,帶他去老家走走,去一些他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有一次,父親指著客廳墻上的全家福,淡淡地笑了。
平日里,王連順喜歡推著父親出來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這樣對老人的身體也有好處。每天早上吃完飯,王連順就要把父親從三樓上抱下來,安置在輪椅上,推他去光明廣場遛彎,有時候走累了就停下來給他說說話。王連順知道父親聽不到他說話,但從眼神中王連順仿佛又能感覺到父親在聽。近幾年,王連順和妻子帶著父親走遍了周邊的所有景點,但不管走到哪兒都會得到別人的稱贊和欽佩的目光。有一次,去青檀寺,在和寺中住持交流的過程中,主持被王連順的孝心感動了,臨行時送他一串佛珠,對王連順說了句:孝心無價!后來,為了方便帶父親出門旅行,王連順在和家里人商議后,給家里添置了一輛汽車,這樣就可以帶著父親去稍微遠(yuǎn)的景點兒了,最遠(yuǎn)到過曲阜。記得去年去曲阜的時候,王連順的兒子一路駕駛,王連順和妻子輪流坐在后座照顧老人,讓父親倚在王連順的身上,每駕駛50里路或者到服務(wù)區(qū)他們就會停下來,給父親換換尿布,再把他從車上抱出來,安置在輪椅上,曬曬太陽、喝點水,休息休息。由于老人身體對外界適應(yīng)能力差,食物基本上都是王連順從家自帶的,放在保溫桶里,方便食用。這幾年的旅行使父親的體質(zhì)大大增強,減少了生病的次數(shù),可以說老人家已經(jīng)有3年沒有去過醫(yī)院了?吹礁赣H身體漸漸好轉(zhuǎn),王連順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王連順說: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中華兒女的美德,讓老人安度晚年是每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zé)任。上行下效,老人撫養(yǎng)好子女,子女贍養(yǎng)好老人,尊老愛幼的風(fēng)氣才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會竭盡全力,讓老父親安享晚年!
責(zé)任編輯:王樂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