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載兒反哺顯孝心
今年66歲的王桂山家中兄弟姊妹四個,他排行老大。從1987年開始,考慮到父母年齡越來越大,獨自生活多有不便,他便主動提出將父母接到自己家里,獨自承擔起贍養(yǎng)雙親的重任,親自照顧父母的飲食起居。這一照顧,就是三十多年,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直到兩位老人都安詳離世。
三十余載兒反哺 久病床前顯孝心
王桂山,男,中共黨員,2013年諸城市密州街道黃疃小學退休,現(xiàn)為諸城源博置業(yè)有限公司職工。
今年66歲的王桂山家中兄弟姊妹四個,他排行老大。從1987年開始,考慮到父母年齡越來越大,獨自生活多有不便,他便主動提出將父母接到自己家里,獨自承擔起贍養(yǎng)雙親的重任,親自照顧父母的飲食起居。這一照顧,就是三十多年,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直到兩位老人都安詳離世。
羊羔跪乳鴉反哺
父親早些年生病的時候,那時既沒有120急救車,也沒有出租車,王桂山就用獨輪小車推著父親到當時的縣醫(yī)院去看病,路上父子倆聊著家常,二十多里路不知不覺就到了。有一年冬天很冷,父親感冒很嚴重,肺病也犯了,王桂山決定帶父親去醫(yī)院看病。這一天早上,他起了個大早,燒水做飯,把暖和的被子鋪到獨輪車上,又給父親準備了好幾個熱水袋,給父親路上保暖用。天剛蒙蒙亮,父子倆就踏上了去醫(yī)院的路。路上父親問王桂山冷不冷,躬身推著車子、累得滿頭大汗的王桂山擦擦臉上的汗,笑笑說:“一點也不冷,您看,我都流汗了!
時光荏苒,轉眼,王桂山也不再是當年那個推著車拉著父親,還能健步如飛的小伙子了,而父親也已經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老人年紀大了,腦子難免有些糊涂,吃、喝有時自己沒有數(shù),不是亂吃東西吃壞了肚子,就是吃多了肚子難受。王桂山發(fā)現(xiàn)后,堅持每天按時給父親配餐,保障老人吃得健康、舒心。父親有時在家閑著沒事,喜歡出去逛逛,有一次騎三輪車不小心磕壞了腿。為防止老人上廁所因為腿傷跌倒,王桂山便不讓父親下炕,親自給父親端屎端尿,幫父親洗手擦手,直到父親病腿痊愈。2018年7月,91歲高齡的老父親在王桂山的悉心照料下含笑去世。老人臥病在床的一年期間,被褥卻一直潔凈如新,身上沒起一個褥瘡,即便這樣,王桂山也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久病床前有孝子
二十多年前,王桂山的母親被診斷為結腸癌。在醫(yī)院做完手術后,醫(yī)生保守估計最多還能活3年。王桂山至今依稀記得,自己當時坐在母親的病床前,一邊給母親削著蘋果,一邊若無其事地開解母親:“娘,您可千萬別擔心,醫(yī)生說手術很成功。只要照顧得好,很快就能完全康復。您兒子向您保證,您活到80歲肯定沒問題!”這不僅僅是一句安慰的話語,更是兒子對母親的承諾。為讓母親多活哪怕一天,王桂山不怕花錢,多方求醫(yī)問藥,悉心照料老母親。聽說心情好對于病人身體康復十分重要,王桂山就時常陪母親聊天拉家常,帶母親出去散心。家里的孫子孫女們,誰都不能惹老人生氣,因為“不能惹奶奶生氣”是王桂山給孩子們定下的“鐵規(guī)矩”。
王桂山每個月僅有的幾天休息時間經常都是用來帶母親去醫(y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防止病情復發(fā)和擴散。蒼天不負有心人,在王桂山的悉心照料下,老母親硬是活了25年,直到86歲才辭世。老人臨終前,在病榻上握著王桂山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三十多年來,父母的生活費,生病住院、打針吃藥的錢,王桂山從沒有向其他兄弟姊妹攤過份子,都是一人默默承擔。有人對王桂山說:“爹娘不是你一個人的,兄弟姐妹應該輪著養(yǎng)。”王桂山回答說:“我是家里的老大,我多做一點是應該的。何況我做的這些,都還遠遠報答不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王桂山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子之道,印證了他的一片孝心,展現(xiàn)了一個好兒子淳樸真誠、孝老愛親的寶貴風采,受到了家里長輩和周圍四鄰的肯定。大家都說,誰家有這樣的兒子,真是難得的福氣。
王桂山從事教育工作38年,工作期間被評為諸城市級先進教師,獲國家級論文獎2篇,發(fā)表省級論文3篇,諸城市級論文多篇。2013年退休后,王桂山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到諸城源博置業(yè)有限公司工作,期間筆耕不輟,多次在諸城文史資料上發(fā)表文章。2017年被聘為“政協(xié)第十三屆濰坊市委員會特邀文史委員”,2018年被諸城市關工委授予“五老志愿者”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