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灑熱血寫忠誠 一片丹心映警徽
李紀友,男,漢族,1985年7月7日出生,大學文化,中共黨員,2011年參加公安工作,現(xiàn)為昌邑市公安局飲馬派出所民警。面對瘋狂的嫌疑人,他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用鮮紅的熱血譜寫了一曲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英雄贊歌。
英雄的出現(xiàn)從來不是偶然,在這次勇擒兇犯的背后,是李紀友對公安工作的堅定執(zhí)著、奉獻擔當?shù)闹艺\,是心懷群眾、守護安寧的信念,是父母的支持和妻子的理解。李紀友勇往直前、不畏生死的英雄事跡被齊魯網(wǎng)、騰訊網(wǎng)、鳳凰網(wǎng)及大眾日報、法制日報等主流媒體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2017年9月25日,濰坊市公安局作出在全市公安機關開展向李紀友學習活動的決定,2018年2月,李紀友獲評“齊魯最美警察”,2018年3月,李紀友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
鐮刀刺進左臉?勇擒兇犯后暈倒在地
2017年9月12日上午8時18分,李紀友接到指揮中心指令,抓捕故意殺人犯罪嫌疑人王某。嫌疑人性格暴躁,為人偏執(zhí),與村里許多人發(fā)生過沖突,如不及時處置,極易導致個人極端案件發(fā)生。經(jīng)過排查搜捕,很快發(fā)現(xiàn)了遇到外圍警力重新逃回村內的嫌疑人。圍捕過程中,喪失理智的嫌疑人瘋狂拒捕,掄起手中的編織袋向李紀友猛砸,編織袋中暗藏的鐮刀正中李紀友的左臉,鮮血瞬間涌出染紅了警服。嫌疑人一股猛勁擺脫了防暴鋼叉控制,揮舞兇器撲向其他人,奪路朝村內沖去。
“堅決不能讓他跑到村里去,會傷害更多的無辜群眾!”李紀友忍著巨痛,抄起一根木棍,沖上去與瘋狂的嫌疑人搏斗在一起,最終將嫌疑人打倒在地,李紀友再次沖上去將其死死壓在身下,用盡最后一絲力氣給那雙罪惡的雙手戴上了正義的手銬。而此時,李紀友因失血過多昏了過去,經(jīng)醫(yī)院3個多小時的緊急搶救,才脫離危險。
跟隨李紀友參與抓捕的同事黃炳勇對當時情形歷歷在目:“血一下子涌出來了,我們讓紀友后退,說了好幾遍,但他仍然無動于衷,死死摁住嫌疑人!
此次惡性案件發(fā)生在黨的十九大安保維穩(wěn)工作的關鍵節(jié)點,身受重傷的李紀友,用鮮血捍衛(wèi)了一方百姓安危,踐行了“一切圍繞十九大、一切服從十九大、一切捍衛(wèi)十九大”的莊嚴承諾。
不幸中萬幸 距離頸動脈兩到三厘米
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緊急搶救,李紀友才脫離了危險,逐漸恢復意識。經(jīng)初步診斷:李紀友面部貫穿傷口達8CM,造成腮腺和咀嚼肌斷裂,直接影響面部活動和咀嚼功能。
據(jù)主治醫(yī)生劉英介紹,“當時來的時候情況比較危機,我們立馬送到手術室搶救,在術中我們發(fā)現(xiàn),病人的創(chuàng)口從耳前一直向下延伸到下頜骨,創(chuàng)口非常深,腮腺斷裂,咀嚼肌斷裂,然后我們馬上進行了止血,進行了四層縫合。”
因為受傷的部位在腮腺區(qū),有面神經(jīng)、腮腺導管等重要的解剖結構,一旦傷及會造成嚴重的并發(fā)癥,向下兩到三厘米,距離大的頸動脈血管比較近,如果搏斗中刀口稍微向下一點,割斷頸動脈就幾乎沒有挽回生命的可能,實屬不幸中的萬幸。
面對親友的關切,清醒過來的李紀友說:“說實話還是有點后怕,但這是我的職責所在,發(fā)現(xiàn)嫌疑人就不能讓他跑了”。
妻子成“編外警察” 嘴上小抱怨心底卻自豪
事后,李紀友的妻子心底卻有些許小慶幸,因為“這件事之發(fā)生后,也算兩個人能多相處一下了,他這段時間可能工作就沒有那么忙了”。原來,李紀友的妻子劉欣在濰坊市區(qū)從事教育工作,夫妻兩人兩地分居,一周也難得團聚幾次,平時都是發(fā)微信或者打電話聯(lián)系。
2017年6月份的一天,李紀友忙完了手頭的工作下班,準備去濰坊陪妻子逛逛街,彌補一下由來已久的虧欠。剛與妻子見面不久,得知所里一起案件的受害人正在濰坊住院治療,李紀友主動承擔起了去醫(yī)院了解情況的工作。他帶著妻子一起來到了醫(yī)院,不知不覺便到了晚上9點多,等他忙完,妻子已經(jīng)在病房外的椅子上睡著了。他看著睡著的妻子,愧疚的淚水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轉。后來,妻子把這件事講給同事和家人,說自己也作了一次“編外警察”。
“當時聽到他受傷的時候,我正在上班,然后他同事給我打一電話,我一開始是非常害怕,在趕到醫(yī)院的過程當中,腦海里已經(jīng)設想了無數(shù)種場景,心情肯定是不好受。等從手術室出來醒過來之后我就有點心安了,從他同事口里了解了這個過程之后,覺得還是為他這件事感到很自豪的!眲⑿勒f。
農(nóng)村支教 主動調換偏遠學校
李紀友平時就是個熱心腸的人。大學畢業(yè)后,他通過了“三支一扶”考試,在峽山區(qū)一處鄉(xiāng)鎮(zhèn)學校支教,盡職盡責地做好授課工作,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家長同事們的好評。一年后,一位剛從學校畢業(yè)的女教師也來到峽山區(qū)支教,被分配到了比較偏遠的村莊小學。面對著陌生的環(huán)境和艱苦的條件,這位老師一時無法適應,在工作和生活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得知這一情況,李紀友主動找到領導,提出與這位教師調換崗位,自愿到偏遠艱苦的學校支教。他的這一舉動,深深地打動了身邊人。
父親的一次事故 埋下人民警察夢
2011年春末夏初,李紀友的父親騎摩托車發(fā)生事故翻進了溝里。傍晚天色已黑,過路行人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最終在交警的幫助下聯(lián)系了120進行救治。年輕的李紀友心里便埋藏下一個愿望——當警察。另一方面,也為了自己更好的幫助別人!叭б环觥逼跐M,通過考試的他如愿以償實現(xiàn)了自己的警察夢,從此便一頭扎進新的工作崗位。
對于李紀友的這個決定,父母一直尊重他的選擇并給予支持。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的李紀友,莊戶人率直、堅毅的性格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善良的品性更是來自于家庭父母的影響!澳軒途蛶汀笔抢罴o友口中頻次最高的一句話。在事發(fā)后趕來醫(yī)院的父親雖說心疼,面對在場的民警們說出的第一句話竟也是滿滿的寬慰,“沒事,干這個哪有不受傷的”。
參加工作七年 僅回家過了一次春節(jié)
在同事的眼中,李紀友“從來不計個人得失,根本不去在乎誰干的多誰干的少!彼诠ぷ鲘徫簧夏胤瞰I付出,放棄了無數(shù)個與家人團聚的日日夜夜,即便是節(jié)假日,往往是一個電話,便立即踏上了返回單位的路程。
李紀友所在的飲馬派出所,民警老家大多都在外地,分布日照、聊城、煙臺等地,平日很少回家。為了讓同事們過年能與家人團聚,在李紀友參加公安工作以來的6個春節(jié)里,他有5次主動擔負起了年三十、初一的值班任務,“他說你們回去吧,我在這離著家近,也方便,你們過年回去陪陪父母。他唯一一次回家過年,還是因為他結婚,按習俗當年必須要在家過年,不然他還在這里值班!憋嬹R派出所副所長劉源說。
從“門外漢”到“行家里手”
8年前,剛參加公安工作的李紀友被分配到了昌邑市公安局飲馬派出所。對于公安工作他還是個“門外漢”。但他鋪下身子,向老同志請教,向同事們學習,其他民警出警,他主動請求隨警跟班,別人辦理案件,他拿著本子邊聽邊記,仔細揣摩其中的“門道”,還專門找來資料仔細研究。
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李紀友對各種現(xiàn)場勘驗系統(tǒng)、執(zhí)法辦案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平臺都熟練掌握,并應用到了實際公安工作中,破獲了多起案件。憑著對工作的勤懇和認真,很快,李紀友便從一個“門外漢”轉變成了派出所工作的“行家里手”,更針對工作實際,提出了加強派出所規(guī)范建設的創(chuàng)新措施。他整理的案卷,得到公安部“四個一律”專項檢查組的好評,成績位居全省前列。李紀友多次被昌邑市公安局評為執(zhí)法質量標兵、優(yōu)秀社區(qū)民警、公安工作先進個人,被昌邑市政府記三等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