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愛村婦撐起苦難家
嫁到夫家32年來,她孝順老人,悉心照顧著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婆;她愛護(hù)兄弟,盡心料理二哥和五弟的生活起居,同時既當(dāng)嬸又當(dāng)媽,含辛茹苦撫養(yǎng)侄子成人,以一己之力為一個苦難之家撐起了一片藍(lán)天,獲得鄉(xiāng)親的交口稱贊。
孝愛村婦撐起苦難家 32年照顧4位患病親人撫養(yǎng)侄兒長大
一、人物介紹
單慶玉,女,1960年7月出生,乳山市白沙灘鎮(zhèn)蔡家村村民。單慶玉的婆婆患有遺傳性眼疾,二哥和五弟也雙眼失明,二哥的妻子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嫁到夫家32年來,她孝順老人,悉心照顧著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婆;她愛護(hù)兄弟,盡心料理二哥和五弟的生活起居,同時既當(dāng)嬸又當(dāng)媽,含辛茹苦撫養(yǎng)侄子成人,以一己之力為一個苦難之家撐起了一片藍(lán)天,獲得鄉(xiāng)親的交口稱贊。
單慶玉收拾衛(wèi)生
二、主要事跡
1983年,單慶玉經(jīng)人介紹認(rèn)識了王洪強(qiáng)。單慶玉的婆婆患有遺傳性眼疾,二哥王洪江和五弟王洪波也雙眼失明,二哥王洪江的妻子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盡管她知道王家有兩個殘疾的兄弟,父母二老身體也不好,但她還是決定與王洪強(qiáng)結(jié)婚,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苦難的家庭。1984年,單慶玉的兒子降生。同年,二哥的孩子王浩也出生了。看著可憐的孩子沒人照顧,單慶玉就把王浩也抱到自己家里,當(dāng)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直到王浩成年。
對于王浩來說,單慶玉既是嬸,也是媽。2005年,王浩騎摩托車外出打工,在路上出了車禍,被送到文登整骨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為了讓王浩得到更好地照顧早日康復(fù),單慶玉不讓丈夫外出干活,讓他專門在醫(yī)院伺候王浩。在叔嬸的悉心照顧下,王浩很快就養(yǎng)好了傷,重新回到工作崗位。2008年春天,二哥王洪江坐同村人的三輪車外出,不慎發(fā)生交通事故翻車,王洪江頭部著地,腦震蕩住院半個多月,期間一直是單慶玉跑前跑后地幫助照顧。直到今天,二哥的孫子也是由單慶玉夫婦二人幫助照看,一家人和和氣氣,其樂融融。
五弟王洪波對嫂子也是一片感激之情,自從單慶玉嫁到王家以來,就一直把王洪波當(dāng)作親弟弟看待,不辭辛苦地照顧著他的衣食起居,直至2010年王洪波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單慶玉的公公婆婆身體都不好,公公患有胃潰瘍、腸粘連、動脈硬化等疾病,婆婆雙目失明,1999年開始更是臥病在床。多少年來如一日,單慶玉精心照顧伺候公公婆婆,給他們做飯、梳頭、洗衣、洗澡、倒便盆等等。老人心情不好發(fā)點(diǎn)小脾氣的時候,單慶玉就把委屈往自己肚子里面咽,暗暗勸告自己,自己也會有老的一天。隨著年齡的增大,兩位老人基本臥床不起,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單慶玉的公婆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盡管自己身體也不好,還要承擔(dān)照顧自己家和二哥家晚輩的重?fù)?dān),但單慶玉硬是咬牙堅(jiān)持了下來,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單慶玉每天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公婆床前,服侍公婆吃好早飯后再送小孫子上學(xué),晚上接好小孫子伺候老人睡下后還要收拾家務(wù)到半夜才能入睡。2002年,單慶玉的婆婆含笑謝世,如今公公還是跟著單慶玉夫婦二人一起生活。鄰居都夸老人有福氣,單慶玉的公公卻說:“都是媳婦照顧得好,讓我多在世上活了幾年!
32年來,單慶玉用自己一言一行詮釋著一個孝順的晚輩、一個偉大的母親,一個賢惠的妻子最無私的奉獻(xiàn),在她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中華民族最光輝的美德。
三、獲得的主要榮譽(yù)
2019年5月,入選“威海好人榜”。
責(zé)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