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玉,女,1949年7月出生 ,濱州市濱城區(qū)濱北街道辦事處梁家灣村村民。李同玉已經(jīng)年近古稀,卻還照顧著無兒無女的九十七歲小姨。
李同玉小姨張清英從年輕時便患有癲癇,身體不好,老伴去世后一個人獨居。李同玉放心不下,便把小姨接到了家里悉心照顧。夫妻倆給老人收拾好單獨的房間。在張清英80多歲的時候突發(fā)腦血栓,從醫(yī)院回來后,李同玉夫妻倆悉心照護,按時給老人吃藥、做檢查,老人身體很快得到了恢復(fù),精神和氣色比生病前還好。受腦血栓后遺癥的影響,有一次張清英不小心摔倒,送去醫(yī)院發(fā)現(xiàn)股骨頭斷裂,醫(yī)生不建議做手術(shù):“這個年紀做手術(shù)風險太大。做手術(shù)的話有可能下不了手術(shù)臺。”李同玉便把小姨接回了家。從此,張清英不能下地走路,李同玉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外甥閨女照顧俺可細心了,俺在這里住著可好了……”說起這些年的生活,張清英逢人便不住說。熟悉的人,知道她們是小姨和外甥女,而在更多人眼里看來,她和李同玉更像是一對母女。午飯時間,李同玉把燉魚、燉肉和炒菜端上桌,再給張清英盛出來端到她面前!靶∫滔矚g喝點酒!笔⒑蔑埐说耐瑫r,李同玉每天給老人倒上一兩白酒,再叮囑她:“多了不行,對身體不好,就這些,慢慢喝! 以前,張清英不吃肉,來到這里以后,可口的飯菜讓她胃口好起來,有時會主動喝點骨頭湯、吃點肉。給張清英做飯、洗衣、洗澡、梳頭、按時吃藥……這是李同玉多年如一日在做的事。家里的開支除了丈夫的退休工資,就靠夫妻倆養(yǎng)魚、養(yǎng)鴨子來支撐,平日十分忙碌。但對于照顧張清英,夫妻倆沒有一句怨言。
自從把小姨接到身邊,李同玉已經(jīng)有七八年沒出過遠門,甚至幾年前一次生病需要住院,考慮到照顧老人,她最終還是沒去!靶∫踢@個歲數(shù)了,腿腳也不行,身邊不能沒有人,別說出遠門了,雞窩子都沒空打掃,家里屬我最了解她,我得守著她!崩钔裾f。“冬天生上爐子,因為小姨不能下地看管,一會兒就滅了。冬天的晚上我從來沒有早睡晚起過,每晚都是睡到十二點以后,給她的爐子添上炭,早晨早早的起來再去看看爐子,一般爐子都不會滅。那樣小姨在屋里也就不冷了!冷的話老人容易生!”
張清英已在外甥女家里住了13年時間。當年,老人剛剛來到家里的時候,李同玉的女兒張李莉正懷孕,如今小外孫已經(jīng)13歲了。跟父母一樣,住在家里的女兒也從未嫌棄過老人,不僅幫著母親照顧老人生活,有空時還常跟姨姥姥說話聊天!拔液屠蚶蛩帜昙o大了,抱不動小姨了,現(xiàn)在多虧了莉莉!崩钔裾f。每到陽光好、風小的天氣,張李莉便把姨姥姥抱下床,推她坐輪椅到屋外面遛遛彎兒、曬曬太陽。張李莉的兒子平日上學不在家時,張清英總會念叨自己的重外甥,孩子在家時也跟張清英十分親近!靶∫虥]有孩子,我當然得養(yǎng)著她,讓她吃好、喝好,她高興,我也就安心了!崩钔裾f到。
入選2019年6月份“濱州好人榜”。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