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強,男,1979年生,河口區(qū)藍楓應急救援隊隊長,一名中共黨員,同時也是一名特種兵退伍軍人,工作、生活中踐行入黨誓詞和對黨的承諾,銘記“志愿服務為他人,愛心奉獻樹文明”服務宗旨,吸納志同道合的百余名同志組成河口區(qū)藍楓應急救援隊,共同為志愿服務奉獻自己的一己之力。在求助者那里,他沒有自己的時間,作為河口區(qū)藍楓應急救援隊隊長,他和他的團隊同志們找過離開親人外出回不了家的老人,挽救親人的焦急;對馬路上拋錨的車輛、心急的車主提供維修、拖車服務;在今年第九號臺風“利奇馬”來臨之際,他和隊友們奮戰(zhàn)抗臺一線,為廣大被困人員和車輛帶去了溫暖和希望。
8月10日19:20,左志強接到一個求助電話:“我父親在東營港藍色經濟開發(fā)區(qū)以北的灘海地區(qū)蝦下池被困,沒有車輛無法離開,請求支援!”接到求助信息后,正在河口城區(qū)實施救援的左志強感到事態(tài)緊急,馬上在微信群聯(lián)系了另外兩輛性能較好的越野車一同趕往40公里外的蝦池。藍色經濟開發(fā)區(qū)距離河口城區(qū)有30多公里而要到達受困人員所在的灘海地區(qū)蝦池還有10多公里的土路。由于臺風前已經下了一整天的大雨,整個土路泥濘不堪。21:00,三輛車終于趕到,成功將受困在蝦池的人員救出。就在大家準備撤離的時候,左志強又接到另外一個蝦池工作人員的求助。左志強果斷作出決定,先將這一部分受困人員送出,然后再返回接剩下的受困人員。由于受困人員人數(shù)多,左志強又兩次返回受困地點。第二次返回時已是次日凌晨一點多,在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陷車和拖車后,渾身泥水的救援隊員最終在11日凌晨3:30安全返回。這次救援,三輛車往返180多公里,成功將18名受困人員安全送達居住地。
早在臺風來臨之前,左志強已經開始在微信群里召集救援志愿者,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有20多人報了名。臨近中午,雨越下越大,路面遇險的車輛越來越多,河樂小區(qū)告急……河康小區(qū)告急……海寧路告急……救援信息不斷傳來,很多隊員顧不上吃飯一直奮戰(zhàn)在應急救援一線。他們穿梭在河口的大街小巷,忙碌在各個告急路段。截至中午,各路隊員已經相繼救援了30多臺車輛。
救援一直在繼續(xù)。11日下午,隊員楊繼光和孫曉村巡視到渤海路段時,發(fā)現(xiàn)一輛轎車停在主路上并開著雙閃。一問得知,孩子誤將藥片塞入鼻腔無法取出,結果在趕往醫(yī)院的過程中車輛涉水突然無法啟動。情況緊急,兩名隊員立即聯(lián)系醫(yī)生,并將孩子送往醫(yī)院緊急就。
12日中午,一名隊員向左志強求助,河瑞小區(qū)一棵大樹倒伏,壓住了兩臺汽車。幾名隊員立即趕往小區(qū),隊員們一邊用越野車和拖車絞盤拖拽,一邊用自己的身軀抗拉,奮戰(zhàn)了近3個小時,才將樹下的汽車解救出來。這時,大家?guī)缀趵郯c,卻沒有一個人抱怨:“能為群眾解決難題,再累都值得!”
剛剛解決這個大樹的問題 ,又有車輛遇險的消息傳來,大家趕緊趕往下一個救援地點。截止12號晚上九點,隊長左志強已經連續(xù)巡視值守了將近四十個小時,這讓很多隊員都感動不已,他的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堅強斗志振奮了隊內的每一個隊員。
從8月9日開始,截至8月13日晚上八點,河口藍楓應急救援隊在隊長左志強安排指揮下抗擊臺風“利奇馬”過程中,累計出動車輛六十余臺次,人員二百余人次,救援社會受困車輛八十余臺,轉移受困群眾四十余人,排除小區(qū)險情五處,河口藍楓應急救援隊一心為群眾免費服務的團隊作風,出色的響應速度,高效的救援質量,得到了所有受助群眾的一致好評。
責任編輯:金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