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煙臺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崔海艷,女,1979年7月出生,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員工。16年來,她無怨無悔地照顧截肢且患有重病的婆婆,無數個夜晚奔波兩地,照看重病的父親和患病的母親,以實際行動影響和教導兩個女兒,以愛傳承溫情。她用自己孝老愛親的行動深深震撼著身邊人,也讓孝老愛親的精神得以傳承。
因愛初見,不畏困苦
“媽”,一聲媽,一份情,一輩子。簡陋的房屋里,一對新人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這個被崔海艷叫媽的老太太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崔海艷回想起剛剛認識丈夫的時候,丈夫的母親曾患有骨癌做了截肢手術,父親因突發(fā)心肌梗塞去世不久。丈夫是個堅強又孝順的人,作為當時家里唯一的頂梁柱,為了讓母親能夠重新振作起來,他東拼西湊借了錢給母親安裝了假肢。崔海艷家里人得知男方家庭情況后強烈反對,可她毅然決然,為愛奔赴,認準了這個人,認準了這個家,義無反顧的牽起他的手,用愛支持他、溫暖他。
之后的日子里,崔海艷遵照醫(yī)生的囑咐幫助婆婆使用假肢走路,婆婆剛安好假肢站立的時候有些害怕,她扶著她說:“別怕,以后的日子有我在!彼鲋牌乓徊揭徊角斑M,日日幫助婆婆進行試驗、磨合,待婆婆的情況有所好轉后,才與丈夫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沒有富麗堂皇的場廳,沒有熱烈隆重的儀式,有的只是相伴一生的誓言和共同面對困苦的決心。
對抗病魔,譜寫溫情
16年的晨起暮落中,崔海艷把孝道摻進了柴米油鹽,把真情融入了生活點滴,日復一日用實際行動詮釋孝老愛親的人間大愛;楹,她擔起了日常照料婆婆的重任,給予婆婆精神上的慰藉。經過幾年的勤儉持家,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生活漸漸有了好轉。
天不如人愿,2018年11月,婆婆不幸查出胃癌晚期,醫(yī)生說不治療生命僅能維持3-6個月。而當時崔海艷也剛剛做了一個小手術在家休養(yǎng),聽到這個噩耗后,她拖著病體帶著婆婆到處求醫(yī),采用放療、化療和藥物治療結合為婆婆治病,高昂的醫(yī)療費用壓得她和丈夫喘不過氣,難以支撐。親戚朋友都勸她放棄,但她始終堅持。“只要有一絲希望,我也絕不會放棄!2019年1月,她進行了第二次手術,在此期間,婆婆因化療需要照顧,她只能一邊養(yǎng)病一邊侍候婆婆,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都壓在她瘦削的肩膀上。胃癌患者腸胃功能紊亂,婆婆經常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她不怕臟、不怕累,天天給婆婆收拾、清洗?紤]到婆婆平時不能出門,一有時間就用車拉著輪椅帶婆婆出門逛逛,舒緩心情,對于婆婆提出的要求都盡量滿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生病至今,已與病魔斗爭了3年多,已然超出醫(yī)生所預計的生命期限。
盡管生活充滿了磨難,她仍然充滿信心,積極對待。一聽說哪個醫(yī)院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崔海艷都會第一時間帶婆婆去,哪怕有一絲希望她都要去嘗試。治療過程中,每注射治療一次需要花費2萬元,對于已不堪重負的家庭而言,這無疑是一筆巨款,但她毫不猶豫,湊錢也要給婆婆治療。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2020年9月,崔海艷的父親確診為肺癌晚期,母親已患有多年糖尿病,并發(fā)癥多發(fā),視力模糊,亦需要人照顧。因父母不在身邊居住,她只能于牟平和福山不停的兩地奔波。父親的病讓本就對父母倍感虧欠的崔海艷感到十分愧疚和痛心,多少個奔波在牟平區(qū)與福山區(qū)之間的夜晚,多少聲無奈的嘆息,多少滴內疚的淚水,都挽回不了癌細胞漸漸擴散的父親,2021年5月,父親病逝,因擔心母親太過悲痛,情緒不穩(wěn),她想把母親接到自己家來照顧,可是母親執(zhí)意拒絕,她拗不過只能遵從母親的意愿,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擠出時間回去照顧母親,省吃儉用,補貼母親的藥物費用。
面對多重磨難,崔海艷選擇堅強面對,默默付出,對抗病魔,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至純至愛、至善至孝,這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情誼……
以愛為引,傳承孝道
多年來在崔海艷的教導和熏陶下,她的兩個女兒小小年紀便十分孝順懂事,在正是需要母親陪伴的年紀格外獨立,懂得體諒,知道分擔母親的勞累。大女兒年僅14歲便獨立住校,只在周末、節(jié)假日、寒暑假回家,但女兒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重病臥床的奶奶身邊,給奶奶按按摩、聊聊天、講講學校的趣事哄奶奶開心,幫著做做家務。孝順的大女兒已經能夠代替母親來照顧奶奶,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她才能停下她疲憊的身軀,得以短暫的休息。
崔海艷的小女兒年紀還小,剛上幼兒園中班,正是離不開母親關愛的年紀。因工作需要,上夜班時她無法陪伴自己的女兒,但女兒乖巧懂事,能夠體諒媽媽,不哭不鬧。她每次上班前都會將準備好的飯菜裝進保溫飯盒里,放在婆婆身邊。小女兒放學后,一回家就會乖乖陪著奶奶,照顧奶奶吃飯,靜靜的在床邊守著奶奶。小小年紀,她已經開始懂得理解媽媽的不易,用自己的懂事無言的表達著對奶奶的孝順和對媽媽的愛。崔海艷的愛是一種指引、一種方向,引導女兒們將孝傳承,以愛譜寫教育,用孝譜寫人生。
丈夫工作繁忙,大女兒住校,一家人聚少離多。一個熱炕頭、一張小方桌、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飯菜,便是這個家最幸福的時刻。一個人讓這個充滿磨難的家有了溫暖,一雙手讓這時光有了溫度。我們無法切身體會崔海艷多年來的不易,但我們知道她是積極的、樂觀的、幸福的,她的孝與愛是真正的源于心、生于情、踐于行。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