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東營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東營市廣饒縣齊筆文化工藝品廠總經理魏玉芬是中華齊筆的第五代傳承人,1954年出生于北京前門大街的“魏氏制筆世家”,父親魏守先當時工作在“北京第一制筆廠”,后來,父親響應國家支援地方建設的號召,申請回原籍工作,于是在魏玉芬9歲時,隨父親從北京回到故鄉(xiāng)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張淡村。從事毛筆行業(yè)以來,她先后獲得了“三八紅旗手標兵”“十大創(chuàng)業(yè)女明星”“山東省最具文化力的十大女企業(yè)家”“齊魯最美巾幗手工匠人”榮譽稱號。50多年來,魏玉芬潛心齊筆,矢志不移,愿將一生心血付齊筆,惟愿匠心永流傳!
巾幗勇承傳家志,誰說女兒不如男!
父親魏守先被譽為京津地區(qū)“中華齊筆”制作大師,出生于制筆世家,長期沐浴在齊筆文化和齊筆制作工藝的陽光里,魏玉芬從小對齊筆文化和制作有深厚的感情。從12歲開始見習制作,17歲正式學徒,每時每刻都在接受著父親制作齊筆的嫡傳。在毛筆制作行業(yè),傳統(tǒng)上有個老規(guī)矩,只傳男不傳女,當時,父親已有四個女兒,還沒有男孩,為了傳承齊筆文化和工藝,只能讓魏玉芬學做毛筆。然而女孩學徒談何容易。按照齊筆制作的工藝要求,首先必須能正確使用制筆工具,因為手勁小,握力也沒有男孩大,時常用骨頭梳子把手戳破,為了掌握好各種技藝,她忍著疼痛,堅持練習。在父親的耐心指導下,力排萬難,用了五年的時間終于學成。掌握了毛筆“水盆”制作工藝中的全部技術、工藝技巧。
不為利益為效益,傳承手藝不遺余力!
丈夫郭明昌和魏玉芬一樣,都出身于毛筆世家,祖輩同事間的友誼及他們之間風雨同舟的經歷使他們走到了一起,結為百年之好。結婚后,又順理成章的共同從事毛筆制作,那時,制筆所采取的還是家庭作坊式的自產自銷模式。在家制作出成品后,由丈夫郭明昌外出銷售。當時各地小學都有書法課,學生的用筆量很大,毛筆暢銷一路看好。隨著當?shù)卮笈锸卟朔N植的興起,對于毛筆制作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人們普遍認為,種植大棚蔬菜比毛筆制作,投入與產出的比例相差懸殊。種植蔬菜大棚投入少,獲得的利潤卻很豐厚。另外,廣饒縣大王鎮(zhèn)的許多行業(yè)如造紙、橡膠、石油化工等,蓬勃發(fā)展,周圍很多人都去招聘去務工了,村里從事毛筆制作的人也改行了。隨著電子化產品的出現(xiàn)和廣泛應用,多種書法工具不斷創(chuàng)新涌出,除文化藝術界有時用毛筆外,其他使用毛筆的部門越來越少了。在這種情況下的齊筆發(fā)源地大張淡村,雖然還有些人在從事毛筆制作,但銷量卻大減,但是不管怎樣,魏玉芬由于內心對于這門技藝的熱愛,和丈夫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堅持下來了。
以筆為業(yè),可以立誠信,可以興經濟!
自2003年成立第一家公司山東齊筆文化有限公司以來,魏玉芬一直在公司工作,主要負責毛筆的生產、驗貨和保管。2011年公司擴大規(guī)模,注冊成立了廣饒縣齊筆文化工藝品廠,2012年,廣饒縣齊筆文化研究協(xié)會成立后又擔任副會長,幾年來,她堅持“手藝立品、誠信立名”,有了獨樹一幟的傳統(tǒng)手工藝,還要扎扎實實地做好誠信用料、誠信經營、誠信銷售和服務,才能真正樹立起齊筆品牌,為企業(yè)負責、為群眾負責。各級領導對齊筆的傳承和發(fā)展給予了大力支持,搭建了很多很好的宣傳平臺。中央電視臺四套《遠方的家》欄目“沿海行”第15集就專門介紹了魏玉芬的齊筆制作事跡。山東電視臺、東營電視臺、東營教育電視臺、廣饒電視臺、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大眾日報、齊魯晚報、新華網等都相繼報道了魏玉芬的事跡、齊筆文化和齊筆工藝。
當前,為了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公司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又不斷推陳出新。2007年,“齊筆制作技藝”列入東營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6月參加的山東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中,魏玉芬制作的特大號毛筆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并頒發(fā)證書,同時授予“齊筆”傳承人稱號。經山東省政府認定,獲得 “私營文明企業(yè)”榮譽稱號。經廣饒縣工商局等部門認定,獲得 “樂安老字號”榮譽稱號。
制作毛筆全是手工操作,一些從事制筆的老藝人相繼離世,而大多數(shù)年輕人又覺得學做毛筆不僅枯燥無味,而且賺不到錢。面對這個問題魏玉芬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好在在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正在創(chuàng)辦齊筆工業(yè)園區(qū),面向全國的有志青年包括殘疾人招生,學生畢業(yè)之后,直接留在毛筆廠工作。作為齊筆之鄉(xiāng)的大王鎮(zhèn),正大力推動文化傳承,讓齊筆文化連同書法一起走進課堂。孩子們在指導下手工制作毛筆,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更體驗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魏玉芬成立公司以來,在她的帶動下,當?shù)貜氖麓隧椉妓嚨娜艘渤闪⒘讼嚓P機構,保護傳承該技藝。2009年大王鎮(zhèn)在紅色劉集設立了“齊筆展廳”,現(xiàn)場展示齊筆的產品及制作工藝,使齊筆發(fā)展步入嶄新的一頁。圍繞齊筆制作技藝這一項目開展了研學旅游活動,截至目前參與人數(shù)達900人。同時積極推動齊筆進校園,先后在大王鎮(zhèn)中心、實驗、育才等幾所小學開設齊筆工藝館,分批次進行校園授課,2019年到2022年以來每年進校園70多次,參與學生680余人。這幾年來積極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公益活動,共捐贈齊筆3000余套,并積極與其他非遺項目融合,探索非遺保護新模式,實現(xiàn)“非遺+非遺”的效益最大化。
2020年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緊張形式,魏玉芬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疫情防控捐贈醫(yī)用口罩1000個,免洗皮膚消毒液30L(30瓶)同時為本村(大王鎮(zhèn)大張淡村)防控執(zhí)勤勸導點愛心捐獻火腿、方便面、牛奶、茶葉等物資價值10000余元。并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時間向本村捐款200元并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25日,作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勸導工作中在本村防控勸導點24小時輪流值班沖在第一線盡職盡責,以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號召徒弟將169桶消毒液(1690L)、169箱雞蛋價值9000余元的物資捐贈到所在村(杜前村)每一戶村民手中,攜手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通過不斷保護傳承和發(fā)展,廣饒齊筆制作技藝已經成為當?shù)靥厣a業(yè),為廣饒縣贏得了“齊筆之鄉(xiāng)”的美譽。近年來,齊筆傳承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緊隨時代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先后推出《梅蘭竹菊》《精品文房四寶》《龍鳳呈祥》《紅船領航 崢嶸歲月》《一書一筆中華齊筆套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黃藍交匯》《龍鳳龜鶴》等作品,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齊筆的發(fā)展推動了中國書寫文化的進步,傳承了中華文明。幾千年來毛筆在文字書方面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雖然毛筆在當前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有所降低,但作為中國書法繪畫事業(yè)必需的工具,齊筆正以其獨有的使用性和藝術欣賞性越來越成為人們珍貴收藏之寶。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