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wǎng)
|
海報新聞
大眾網(wǎng)官方微信
大眾網(wǎng)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wǎng)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lián)通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fā)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煙臺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姜玉龍,男,1965年2月出生,煙臺市牟平區(qū)?山保護區(qū)管理保護科科員。
1988年,23歲的姜玉龍從部隊退伍來到?山保護區(qū)玉泉寺林場,這一待就是30多年,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始終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地看護著這片山林,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如數(shù)家珍。
30多年來,姜玉龍扎根深山、護育山林,樸實憨厚的他,一年365天以樹為伴,用腳步丈量青山,用雙手換來蒼翠,“森林平安、我心也安”這是他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樸素無華的一句話道出他的初心,他也被大家稱為玉泉寺林場的“守護神”。
每天清晨,嘹亮的軍歌都會回蕩在?山保護區(qū)的山林之間,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上,姜玉龍一邊聽著軍歌,一邊巡山,每天上山巡邏已經(jīng)成為了他的習慣。除了日常的巡邏,去每個瞭望哨走一走也是姜玉龍的工作,特別是在防火期,更是要頻繁來往于多個瞭望哨之間檢查防火,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讓許多護林員都敬佩不已。日復一日的巡山護林工作,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雖然現(xiàn)在很多山路都進行了修繕,但畢竟山路崎嶇,即使有了汽車、摩托車等車輛輔助,姜玉龍每天也得步行十多里地,膠鞋穿壞了一雙又一雙。
防火是林場的底線工作,消防器材則是滅火救災的保障,作為器材管理員的姜玉龍,對于林場所有的消防器材他都了然于胸,管理得井井有條,特別是防火期期間,更要對器材的檢修保養(yǎng)嚴格要求。他常說:“這些器材是林場最珍貴的東西,防火期期間,我們每半個月檢修一次,包括有沒有油,加沒加滿,哪個輸油管或者火花塞是沒有問題,都得檢查一遍,確保一旦發(fā)生火情,我們立刻拉得出,用得上!
姜玉龍的家離林場雖然只有3里路,可他經(jīng)常幾個月不回家,妻子不放心,趁著果園農(nóng)活少,到林場來看他。由于姜玉龍常年不在家,家里的大事小事、地里的重活累活全都壓在了妻子姜春花的身上,雖然有時候也會感到委屈,但對于本就是從林場里退休的姜春花來說更多的還是理解和支持。2022年防火的工作繁重,姜玉龍和同事修建了7座攔河壩,清理了幾百畝林下可燃物,栽種綠化樹木2500多棵,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每天十幾塊錢的糖尿病藥和老伴支撐著他57歲的身體,醫(yī)生強烈建議他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可他卻放不下林場的工作。
姜玉龍說:“都說360行,行行出狀元。那些科學家研究出好的科技是他們的貢獻,工人生產(chǎn)出質(zhì)量好的產(chǎn)品,這是對社會的貢獻。我自己的話,就應該看好這片大山,讓樹越來越好,長得越來越健壯,不發(fā)生火災和病蟲害,這是我對社會的貢獻。工作沒有高低貴賤,把工作干好,無愧于心,就很滿足了,而且我現(xiàn)在很自豪,因為我的這份工作是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事業(yè)。”
30年的時光匆匆而過,姜玉龍把自己的青春和熱情扎根在了這片山林中。他從大山里走出,最后又走進了大山。他是大山的孩子,也是大山的“守護者”。30多載春秋,他把青春奉獻給了大山,換回來的是綠樹成蔭、蟲鳥和鳴,他因熱愛而堅守,因堅守而不凡。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