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聚焦消費者維權
拿不出確鑿證據、渠道不暢成本太高、程序繁瑣漫長……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現象普遍,有的嫌麻煩放棄維權,有的計算成本得不償失,也有人堅持維權、卻屢屢陷入“囧途”。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專電題:維權路“囧”為哪般?——代表委員聚焦消費者維權
新華社記者王曉明、王春雨
拿不出確鑿證據、渠道不暢成本太高、程序繁瑣漫長……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現象普遍,有的嫌麻煩放棄維權,有的計算成本得不償失,也有人堅持維權、卻屢屢陷入“囧途”。兩會代表委員建議,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重執(zhí)法、監(jiān)督、懲處環(huán)節(jié),在全社會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氛圍,讓商家不敢再昧良心,讓消費者不再因維權頭疼。
“追回一只雞,得殺一頭!
丁志軍家住吉林省磐石市,在長春市黃河路科技城購買了一臺品牌筆記本電腦;丶覄傆靡簧衔,明顯感覺外殼越來越燙手,逐漸連鍵盤都不敢再碰……第二天,他帶著電腦返回長春。
商家給出的答復是:感覺電腦熱,是你自己的問題,想要退換必須到指定部門進行檢測,并提供市內三處指定檢測點。
跑遍了三個地方,都是大門緊鎖,丁志軍再次返回商鋪才被告知:今天是周末,檢測點都不上班……
無奈只能住一晚,第二天再次前往檢測點。檢測人員拿著電腦看了半天,說表面上看不出問題,如果說電腦熱就要拆開看看風扇,但如果拆開后風扇沒問題,電腦也就不能再退換了。
帶著糾結的心態(tài),他又到下一個檢測點,工作人員給出同樣答復。“我把心一橫,拆開,如果查不出問題就認了!倍≈拒娬f,“結果是檢測人員說,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太早,明顯是過期下柜產品!
經過反復交涉,商家終于同意退款。在維權過程中,丁志軍住店、路費、檢測費等成本,加起來花了300多元。
從丁志軍的案例看,為了一個幾千元的電腦,花幾百元的費用維權,還算值得。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專職副主委郭乃碩說,在商品房、汽車、網絡購物、金融消費等領域,消費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維權困難、成本高,有時候是“追回一只雞,得殺一頭牛”。
路“囧”為哪般?
“拿不出確鑿證據,是維權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比珖䥇f(xié)委員、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婕說,比如食品類消費,消費者吃完肚子痛才知道有問題,沒有證據只能吃啞巴虧。
杜婕認為,維權費用高、渠道不暢,也阻滯了很多消費者維權的積極性。她說:“雖然國家不斷暢通維權渠道,但絕大多數消費者,對于較小金額的權益受損,通常采取‘算了’的做法,以免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成本。”
目前,解決消費糾紛的主要途徑有協(xié)商、消協(xié)調解、行政調解、仲裁和訴訟等五種。郭乃碩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商家和消費者友好協(xié)商,“但一些商家往往為了眼前利益,寧愿犧牲品牌形象!彼f。
“維權困難,程序也太復雜!比珖舜蟠、華夏董氏兄弟集團綏棱農場執(zhí)行董事董配永說,現實中,監(jiān)管部門對不同類型侵權行為的維權途徑缺乏明晰規(guī)定,致使消費者往往求助無門。
保修3年、6年、終身保修……商家的承諾都很好聽,執(zhí)行中往往百般推托。郭乃碩說,比如一些產品出現問題需要返修,商家經常會要求消費者支付更換零部件費用,消費者很多時候并不堅持主張,或者干脆重新再買。
從市場“病根”入手
商家急功近利,監(jiān)管流于形式,消費者患得患失……代表委員認為,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還不成熟,公平、誠信的市場氛圍還沒有真正營造起來,在這個階段必須重執(zhí)法、監(jiān)督、規(guī)范、懲處,從“病根”入手逐漸打造健康市場環(huán)境。
郭乃碩建議,建立完善的保護消費者權益機制,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對其合理訴求要充分保護,對不法商家要加大懲治力度。
“要把促進消費和保護消費有機結合起來!倍沛颊f,這是市場機制不斷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她建議,進一步健全法規(guī)、規(guī)章,特別是在一些新興的消費業(yè)態(tài),如信息消費、文化消費、金融消費中,要防止詐騙、誘導消費等行為。
董配永認為,打通消費糾紛解決渠道,關鍵是要建立“金字塔”式消費維權結構,“塔基”是友好協(xié)商。
“受侵害的消費者也應勇敢捍衛(wèi)自身權益。”杜婕說,消費者越是嫌麻煩、不當回事,越是滋長部分商家僥幸心理。
代表委員建議,綜合運用輿論監(jiān)督力量,督促商家誠信經營!白プ〔「尾⊥,只有不斷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huán)境,讓消費者不必再維權,才是治本之策。”杜婕說,要走的路可能很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本文相關新聞
熱點圖片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